首页 > 都市言情 > 从1987开始 > 第2384章 没毛病

第2384章 没毛病(1/2)

目录

易飞说道:“方大哥,这些事你不用管,好好的做你的研究去,那也不叫背后下黑手,是因为动了人家的蛋糕,这都正常,并不是每个人都把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的,有的人是因为自身利益,有些人是跪得久了,膝盖直不起来了,觉得国外的月亮都是圆的,只有我们发展更快,更强,研发出更多的新项目,他们自然也就闭嘴了,对了,周教授他们回来没有?”

多正常的事。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

别说现在,就是再过二十年,有人支持自己就有人反对自己。

做自己的事就是了。

不少人就是大本事没事没有,总想搞出点事来显得出来自己。

方凡突然跑了回来,应该是有事吧。

“他们都没有回来。”

方凡说道:“不是说秋冬准备大量种植羊肚菌吗?我回来看看改造下咱们的大棚,羊肚菌生长温度较低,咱那阴阳棚并不适用,得改造。”

控制阳棚适合种羊肚菌,阴棚的温度就保持不了。

在阴棚也种上羊肚菌,又需要光照,所以棚得改造。

所谓改造就是把阴阳棚中间的那堵墙给拆了,变成一个弓形的大棚。

拆倒是好拆,留下支柱,把墙面拆了就行。

就是有些可惜,棚才用了两年。

而且大量种植羊肚菌,蔬菜就种得少了。

也不能全改造,还要种些甜瓜、西瓜、草莓啥的。

易飞说道:“不用改造,再建些棚就是了,想建在市里,找刘建军副区长给弄些地,想建在文水县找易府长或赵副府长,加班加点建,不耽误事。一年羊肚菌和草菇循环种,基本能完成全年度种植。”

他这一年来基本上没有管过丽飞生物技术公司。

羊肚菌这块方凡全权负责。

目前种植量也不大,改造了几十个棚,余家岭种植了十几棚。

基本上都是处理后出口。

看方凡的意思要把所有大棚全部改造,那就没必要了。

建新棚就是了,又不是不会建,又不是没有钱投资。

地皮有的是,大不了租农村的土地。

无论关府长和易府长都是大力支持的。

“那还是建在文水县吧。”

方凡说道:“易府长也跟我说过好几次,余家岭周边找几百亩地还是容易的。”

易府长一直想推广羊肚菌。

可那玩意不好种,小易总的意思还是推广香菇的种植。

一口吃不了个胖子。

在文水县大面积种植,易府长肯定支持。

他现在也在其它食用菌上有些研究。

尤其是食用菌的工厂化,小易总一向比较关注这个方向。

易飞说道:“投资在文水县没有问题,就是方大哥得一段时间呆在那边。”

羊肚菌的种植还是需要一定的技术的,不然,就算种出来了,产量也高不到哪去。

生物技术下一个研发项目是全自动温室。

这个可以在市里研究,如果在文水县大面积种植羊肚菌,方凡就得呆在余家岭。

全自动温室的项目,易飞准备以孙普辉和金向学为主力,周教授和陈老师还是以新品种和新种植方法为主,张老师和方凡则以改良菌种为主。

毕竟他们的研究方向不同。

都集中在一个项目上,并不是最好的安排。

方凡呆在余家岭没问题,就是有些偏远了。

他是农村出来的大学生。

努力读书的目的就是留在城市里,让他去余家岭有些过意不去。

“呆那边挺好啊。”

方凡说道:“说到这,小易总,我去年和你说晓秋当厂长不行,现在看来,她还可以,性格也起了变化,前不久她爸病了,我和晓秋去医院看他,那倔老头还冷着脸,晓秋扔下五千块钱直接走了,她妈妈现在好多了,追出去和晓秋说了半天话。余家岭离市里也就四十公里,现在有车来往也方便,也就一个小时的车程,那边的研发中心也建的不错,我和晓秋呆那边没问题的。”

他本身就是学农业的。

不到农村去搞什么农业。

周教授都提议在余家岭建个大的研发中心。

毕竟那里有山有水有土地。

易飞说道:“我一直认为方大嫂当厂长行,是你觉得不行,这样吧,新余家岭不是差不多建好了,房子本身就建得多,回头给你们一个院子,过两年稳定了再说。”

方凡他们还住在余家岭基地呢。

不过,这家伙住在基地挺好的。

至少能按时吃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