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晋末长剑 > 第九十二章 实操

第九十二章 实操(1/2)

目录

邵勋确实收到了信,时已冬月下旬。

夏天的时候,他在西苑避暑。

深秋之时,又在西苑围猎、讲武,一直到上个月才结束。

而到了这个月又在此接见了康居诸城邦的使者。

应该让这帮粟特人失望了吧,因为他只愿意给予册封,至于派兵插手中亚局势,则明确地拒绝了。原因无他,条件不成熟——截至上个月,龟兹镇三千五百步骑的员额才全数招募完毕。

坏消息是,最后一批人上个月才走。

好消息是人数超出了最初的计划,龟兹镇兵的数量将达到四千,调整后的兵员数额为步兵三千、骑兵一千。

龟兹镇的组织架构已经非常齐全,西域都护府已在那边办公多时了。

曾经的龟兹属国尉头、温宿已经彻底消失,杨勤拒绝了逃亡在外的尉头王、温宿王的回归,将两国并为一镇,由西域都护府直接管理。

不过这批人目前还在整顿,无法大战——其实整顿都说得好听了,他们大部分时候在种地,只有秋收后才开始操练,恰好这会器械也打制得差不多。

而平时种地之余,据闻弄得有点乌烟瘴气。

黄沙御史邵璠私下里奏报,龟兹镇时常闹出妇人打斗争夺夫婿之事,有损国威。好在先后去了三千余人后,精壮男子没那么缺了。最后一批抵达龟兹,当地差不多就能形成稳定的四千户家庭,大梁朝在西域算是有了一个相对稳固的据点,可以以此为基,慢慢辐射四方了。

龟兹镇兵要想能打仗,还得需要至少两年。

因此,他现在爱莫能助,虽然他真的很想做些什么——考虑到这会最重要的就是稳定地方局势,因此其他节外生枝的行为都不可取,还没到时候。

“礼之你带着康居人四处转转吧。”邵勋行走在山林间,随口说道:“先在洛阳转转,然后再去汴梁。若他们不急着走,还可去邺城、广陵看看,若急着走,那便算了。”

“遵命。”鸿胪卿王丰恭声应道,心中却想着这些人肯定不乐意在这四处瞎逛,既然得不到援助,那就赶紧回去复命。

“册书都接了吗?”邵勋又问道。

“接了。”王丰回道。

其实有什么接不接的?你敢给,人家就敢收,又不掉一块肉的。

至于回去后怎么处理,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而且,听说康居国现在只剩南边的部分国土相对安宁了,而这部分国土其实也是康居强盛时开疆拓土得来的,以粟特人为主,而康居国的“龙兴之地”在北边(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如今屡遭匈奴部落侵袭——天可怜见,花了这么长时间,鸿胪寺终于知道狯胡人一般在哪活动了,而这也正是他们为什么出现在首批西征大军背后的原因。

“接了就好。”邵勋说道。

册书这种东西,有时候看起来像是一张纸,一文不值。

比如晋武帝司马炎时期,有康居王使者来洛阳,献上贡物,接受册封,但那真就是一张纸而已,因为司马晋连西域都没有,康居使者还是借道来的。

换到大梁朝就有点不一样了,因为他们真的如同历史上的前秦、北魏一样攻打西域了,而且更进一步,在龟兹设立军镇了。

“汉时创下的威名,时过境迁,再不勠力经营,西域不复为我所有矣。”邵勋站在山岗上,俯瞰草地上奔腾着的西域骏马,说道。

其实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控制西域,可能就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执念吧。

整个后汉在西域其实是呈收缩态势的,但依然有存在感。

曹魏、司马晋不是没努力过,但力不从心。

现在西域诸国对中原王朝的敬畏可能已经降低到一定程度了,需要他邵某人来“充值”。

历史上前秦吕光狠狠充了一下值,攻克龟兹。但因为苻天王在淝水败北,国家都没了,不得不带着抢来的财货撤军,充值卡里的余额并不多,直到唐朝往里面顶格充了一大波钱,重塑汉时威名,并且深入移民、驻军、派官,比汉时控制得更加彻底。

“我做下此事,对得起后来者了。”邵勋看向王丰,笑道。

王丰赔笑了一下。

他没法理解天子这么说的深刻含义,因为他并未站在历史的高度看问题。

“下山。”邵勋大袖一挥,说道。

做了这些事,我接着奏乐接着舞不过分吧?

******

回到精舍小院后,邵勋先抱着山宜男调笑轻薄了一会,然后便坐了下来,给念柳写回信。

他前几个儿子,基本都熟读《管子》、《商君书》、《盐铁论》,对财政是有一定认知的,因此邵勋先以《管子》中一句话开篇:“币重则民死利,币轻则决而不用,故轻重调于数而止……”

“高昌顷者银钱聚集,物值翔踊,势所必至也。欲纾其困,其法有三——”

“其一乃斥银钱于外域,散其有余。”

“其二曰敛泉货于官帑私箧,锢其流布。”

“其三曰务本业,广田畴,蕃孳牧,俾粟麦充溢,脯酪丰盈,牛马充栏,布帛殷阜,铁冶缮治,资生之具饶衍,则物价自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