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 第42章 安庐商社

第42章 安庐商社(1/2)

目录

曾经的“失血”,让英国人至今还记忆犹新。白银外流,通货膨胀,经济危机,英国政府只要想想都会感到害怕。

尤其是在此时奥地利帝国的崛起,让他们更加无法接受这种情况的回归。

事实上主要是英法不愿意和奥地利帝国“同流合污”搞纸币,他们的经济规模严重受限于贵金属货币的数量,所以他们必须把金银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不过奥地利帝国就没那么多忌讳了,实际上奥地利也有自己的循环体系,并且内需强大,并不依赖外部市场。

与太平天国做生意和与清朝做生意,对于奥地利帝国本身来说差别不大。奥地利帝国吞不下整个市场,手上的战争物资在此时也不愁卖不出价钱。

对等关税,对于英法来说可能很难接受,但对奥地利帝国却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毕竟对方的生丝和茶叶的价格高,卖出的钢铁、火药、明矾价格就加高一点。

(明矾止血,在此时也算军需,前面提过。)

想发战争财还是很容易的,不过弗兰茨所没想到是向清朝和太平天国倒卖物资的德意志国家不止奥地利一个。

普鲁士人居然比他下手还早,如果不是德和洋行和礼和洋行已经开办多年,弗兰茨都要怀疑是否还有穿越者的存在。

其实普鲁士方面可能确实有高人已经预测到了这场战争,更主要的是普鲁士人一开始就不具备像英法那样卖鸦片的能力,所以他们就选择了其他暴利商品。

比如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又比如军火。

普鲁士的商人和奥地利帝国的商人一样是两头跑,毕竟不怎么卖违禁品,所以也没什么限制。

在这之前弗兰茨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在远东地区最大的竞争对手居然是普鲁士。

不过让他意想不到的还不止是这些,奥地利帝国最吸金的生意居然是银行业。

仅仅是短短几年的时间,弗兰茨建立的洋行就吸金数千万两白银,这让奥地利帝国在远东地区的很多生意直接变成了无本生意。

如果把这些贵金属运回奥地利帝国本土无异于发现了一座巨大的金银矿脉,他的货币改革甚至都显得有些多余。

其实弗兰茨一早就知道清朝官员肯定会搞资产转移,所以他在建立洋行之初就特意对安全性和隐秘性进行着重宣传。

奥地利帝国的洋行名字甚至就叫安庐商社,外国人可能听不懂,但是对于有些文学功底的清朝官员和商人来说却不难理解。

其实弗兰茨最开始打算叫“桃花源”的,不过由于钩子太直没能成功。

不只是弗兰茨的安庐商社,几乎所有的列强银行都在此时赚得盆满钵满。此时的洋行对于钱庄、票号就是降维打击。

洋行享有治外法权,不受清政府管辖,更无权干涉其内部运营。

反观钱庄、票号在朝廷眼中没什么地位,想让它破产就能让它破产,想将其抄没就将其抄没,储户信息的保密更是一个笑话。

洋行大多有国家作为后盾,在此时的乱世显得尤为可靠。而那些所谓百年老号,几代人积累的商誉和人脉在刀锋和强权面前实在过于脆弱。

另外就是清朝贪官也确实多,这些钱是不能摆在明面上的,所以洋行完美符合他们的需求。

清朝的政治制度也决定那些即便是有合法收入的人也无法完全信任政府,他们也不确定自己什么时候就会得罪什么落得个锒铛入狱或者是家破人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