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白衣披甲 > 678 活爹

678 活爹(1/2)

目录

时光如溪水般静静流淌。

不知不觉间,料峭春寒已被和煦的暖风取代。

光秃的枝桠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像是一夜之间被春风点染的水墨画。

枯黄的大地渐渐披上斑斓的彩衣,沉睡的万物都在暖阳中舒展着腰肢。

医院小花园里的连翘最先感知到春意,金灿灿的花朵开得热烈奔放。

住院部的老人们总爱坐在长椅上,看着新生的绿叶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这样就能让沉疴也跟着焕发生机。

就连终日忙碌的医护人员,脚步似乎也比冬日里轻快了几分。白大褂的衣角掠过走廊时,偶尔会带起一阵带着花香的微风。

“小苗,你什么时候走?”

晚餐时分,急诊外科医生终于忍不住问出那个大家都心照不宣的问题。

苗有方迟早要离开,最晚不会超过七月——这件事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普通实习生来来去去本不足为奇,但苗有方却是个例外。

这个年轻人实在太能干了,标准的核动力驴。

自从他来了之后,科室的工作量直接减半。

特别是前阵子罗教授专门给他配了台病历机器人,那台机器就安静地坐在办公室角落,不知疲倦地处理着堆积如山的病历。

平时都是有模版,直接贴上去,修改几个关键点就完事。

大家也都知道病历太糊弄了,但没办法,谁都没时间一个字一个字的敲上去。

但有了ai之后,工作被加速,活少了很多。

苗有方一旦走,ai机器人会不会也被罗教授收回去,这件事变成了大家心里的一根刺。

“还不知道,要看罗老师的意见。”苗有方抬头,露出了一个笑容。

“你看什么呢?”急诊外科医生问。

“南河肿瘤医院韩老师的手术视频。”

“我看看。”急诊外科医生凑过去,“你不看协和的,看南河那面干什么。”

“罗老师说那面患者量大,韩老师的手术水平已经是世界顶级了。看别人的,最多看看协和钱主任的手术,再多就没意义了。”

没意义了?

急诊外科医生明显一怔,这话的分量实在太重。

善解人意的苗有方没多解释,只是将手指按在手机屏幕上,把手术视频拖回最初的胃左动脉手术片段。

画面中暴露的术区情况相当复杂,血管神经纵横交错。

急诊外科医生盯着屏幕暗自估算——若是自己主刀,少说也得四五十分钟才能理出个头绪来。

然而!

手机屏幕里,术者的操作快得令人眼花缭乱,化繁为简。

只见器械几个起落间,原本错综复杂的术区顿时豁然开朗。

短短一分钟,血管骨骼化的操作就已完成了大半。

急诊外科医生死死盯着屏幕,整个人如遭雷击——他完全跟不上术者的节奏,甚至连操作顺序都没看明白。

“这……这就是苗医生常说的南河韩老师?“急诊外科医生声音发颤。

视频中术者的水准早已超越了单纯靠手术量堆砌出来的经验范畴,那位韩老师的天赋之高,简直像是站在摩天大楼顶端俯瞰众生。

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得像经过计算机测算,却又带着行云流水般的艺术感。

“这也太强了吧。”急诊外科医生感叹。

“嗯,罗老师说这位韩老师是南河省普外科医生们的活爹。”苗有方道。

说到活爹这个“描述”的时候,他的眼睛里冒着光。

苗有方也想当别人的“活爹”。

“活爹?”

“嗯,据说韩老师人特别好,下面谁下不来台,一个电话他就过去救台。罗老师说他救台的习惯就是要和韩老师学,准备当江北省外科医生的活爹。”

“……”急诊外科医生怔了一下,哈哈一笑,要是真有这么一位,让自己当着面叫一声义父都是上赶着的。

“小苗,你能看懂?”

“罗老师给我讲了两遍,大概能懂。”

“嗯?就讲两遍,你能懂?”急诊外科医生还是不解。

“哦哦哦,是这样,罗老师把患者的3d打印模型做出来,他在机器人身上做了两遍,我看得清楚。有什么局部解剖的问题,直接问罗老师就可以。”

“!!!”

这事儿急诊外科医生还真不知情。

3D打印手术模型?

那岂不是意味着苗有方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就有源源不断的“虚拟大体老师“供他练手?

这培养条件,简直奢侈得令人发指!

急诊外科医生心里泛起一阵酸涩。

回想自己当年,能摸到几台像样的手术都得靠运气,哪敢奢望这种量身定制的手术模拟训练。

以至于职业生涯还没熬到拼天赋的阶段,就被困在了技术瓶颈里。

他盯着苗有方修长的手指,那上面未来会留下长期握持器械形成的薄茧。

同样的茧子,自己手上也有,可背后的故事却是天壤之别。

窗外的阳光忽然变得刺眼起来,急诊外科医生眯起眼,把一声叹息咽回了肚子里。

“小苗啊,唉。”急诊外科医生叹了口气。

“……”苗有方沉默。

“你一定要去协和么?不能一直跟着罗教授?”急诊外科医生问道。

“还是要读一年的,到时候看具体情况。”

“好吧。真是舍不得你啊,你在这面帮忙,我已经有俩仨个月没摸切开包了。”

急诊外科医生有些惋惜,等苗有方一走,再难找到这么能干的牛马。

“医生!医生!!”

外面传来患者家属急促的喊声。

急诊内外科医生同时“闪现”,出现在走廊里。

“内科,内科!”护士在急诊抢救室外大喊。

急诊外科医生笑笑,悠然自得的坐回去,只是可惜苗有方跟着跑过去看患者。

这孩子真是好样的,而且运气是真棒,能在这个时间点碰到罗浩这种老师。

急诊外科医生心中羡慕,并且是越琢磨越羡慕。

要知道从前外科医生都是先看,后拉钩,那群狗逼老登主任们把主刀当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甚至有极个别的临到退休都不肯放手下医生做哪怕一台手术。

主打一个我退休后哪怕洪水滔天的戏码。

可小苗在他这个年纪,有全国顶级外科医生的手术视频,有无限量的大体老师,还特么是3d打印,还原手术视频中的情况。

这条件,得天独厚啊。

就算是一头猪,估计也喂饱能上台做手术了,何况是苗有方这么机灵的一个小伙子。

“老师,我看了一眼,怀疑是脑疝。”苗有方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门口,恭敬的和外科医生说道。

“啊?”急诊外科医生挠挠头,虽然没有外伤,但脑疝还是要收入神经外科,属于外科疾病。

他起身,准备去看一眼,然后联系神外的老总。

“血压测不到。”

“测不到?有出血?”急诊外科医生问。

“不是,老师,是高压太高,测不到。我怀疑是机器故障,用水银血压计测,捏到最高,能听到声音。”

“!!!”

临床用的水银血压计的最高刻度值是300毫米汞柱,测不到意味着患者的血压至少在300毫米汞柱!

不是开玩笑?

赶去急诊抢救室,患者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散大,其他查体支持脑疝。

而且患者母亲的叙述更让急诊外科医生有些懵,患者24岁,大学刚毕业,既往健康,无疾病史,突发重度高血压合并脑疝。

“患者平时有什么长期服用的药物吗?或者,最近吃了什么不应该吃的药吗?”

在急诊外科医生琢磨的时候,苗有方已经开始询问病史。

“没有,我儿子身体健康,从来没来过医院。”

患者的母亲说的很坚定。

挂上甘露醇,苗有方一边捏着甘露醇,一边送去做ct。

急诊外科医生想要把患者的手机拿下来,可患者虽然已经进入昏迷状态,可他的手还是死死抓住手机,掰都掰不开。

手机好像在某个直播间。

我艹,难道刚刚抢救过程全被直播了?急诊外科医生一怔,马上叫人来把手机给取下来。

好在不是直播,而是患者发布的某个视频的后台页面,能看见点赞和打赏。

原来是做自媒体的,急诊外科医生心里想到。

不到二十分钟,检查结果陆续回报,的确是脑疝。

给神外打电话,让他们老总下来接患者。

“我能看一下患者的手机么?”苗有方客客气气的和患者母亲说道。

患者母亲已经哭的发懵,但出于对医生的尊重,还是把手机交给苗有方。

苗有方用患者的手打开锁屏,看见了短视频账号,记录下来后把手机还给患者母亲。

很快,患者被神外的老总带走。

脑疝,恶性高血压,肯定是要降压后上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