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圆满结局(2/2)
罗峰冷笑一声,"告诉香港,全面切换
b
计划!"
罗峰又转身,"兄弟们,今天不奠基了,去码头卸货!"
当兴华集团的码头工人扛着一个个集装箱下货轮时,海关的人都看傻了眼。罗峰站在跳板上,"这批货是从新加坡转口的元件,手续齐全,如果张老板不愿意信,让他到法院告我!"
张启明真的带着律师来了,看着一箱箱,每箱上都贴着已完税标签的货物,他的脸青一阵白一阵,"罗峰,你别得意太早。"
"我从不得意。"
罗峰递给他一根烟,"但是我知道做人不能太损,你如果想合作,明天到我办公室,如果还想磨蹭,我倒很想领教领教。"
当晚的庆功宴上,杜晓娟举起酒杯,"真有你的,连新加坡的关系都打通了。"
"不是我厉害。"
罗峰望着窗外的灯火,"是国家给面子,你看这条深港河,以前是天堑,现在不就是小河沟?"
罗峰忽然压低声音,"下个月我想去趟宝岛。"
杜晓娟的酒杯顿在半空,"你疯了,现在还没通航......"
"我有办法。"
罗峰掏出一张照片,是他跟台商协会会长的合影,"他们想引进我们的芯片技术,我正好去那边看看市场。"
宝岛之行很顺利,比想象的还要顺利。当罗峰站在台积电的厂房中,看着晶圆传送带上晶圆传送的光芒是蓝色的时,他想起前世美丽国对
华夏芯片封锁。
"罗先生,"
台商老板递给他份合同,"只要你肯把专利转让给我们,价钱好商量。"
"技术可以合作,"
罗峰把合同又推回去,"专利必须留在大陆。"
他指着窗外,"你看那片厂房,下个月我们就要投产了。到时候,咱们两岸的工程师可以一起搞。"
老板嘘了口汽,"你跟那些只知道赚钱的商人不一样。"
"我首先是个
华夏人。"
罗峰站起身,"赚钱是为了让国家更强。等咱们自己能造高端芯片了,就不用看别人脸色了。"
回程时飞机经停香港,徐龙豪在机场等他:"罗总,家里来电,说燕老爷子快不行了。"
罗峰赶到医院时,燕老爷子已经说不出话,他拉着罗峰的手,指了指床头柜上的报纸,头版正是兴华集团芯片厂投产的新闻。
"您放心。"
罗峰附在老人耳边,"明年的航天工程,用的就是咱们自己的芯片。"
老人眨了眨眼,溘然长逝。
葬礼上,杜晓娟递给罗峰份文件:"这是我爸转来的,国家想让咱们参与北斗导航的芯片研发。"
"干!"
罗峰擦掉眼泪,"让那帮老外看看,
华夏人能行!"
十年后,兴华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研发和制造企业。罗峰站在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拿着手里的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奖状,忽然看到台下的苏秀红正在帮女儿整理红领巾。
罗思涵已经是个大姑娘了,胸前所佩戴的是
"青年科技奖"
的荣誉章。她跑上台抱住罗峰:"爸,我们研发的量子芯片通过验收了!"
台下掌声雷动。罗峰看到杜晓娟和她的丈夫正在给儿子拍照,那孩子跟罗思涵是同学,经常一起讨论课题。
散会后,苏秀红挽着他的胳膊:"三大爷刚才打电话,说村里盖了新学校,让你有空回去看看。"
"回去。"
罗峰望着天安门广场,"明天就回去。"
车队离开长安街时,罗峰让司机停了下来。他走下车子,来到路边的小摊上,买了一份凉拌黄瓜。熟悉的味道在嘴里蔓延,恍惚间回到了星海望远镜边的那个青年,正是在
1982
年夏天,村口的小路边摆着凉菜摊的少年。
"味道怎么样?"
苏秀红笑着问。
"跟你做的一样好吃。"
罗峰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老茧磨得人安心。
后视镜里,兴华大厦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夕阳,像一块巨大的芯片,嵌在城市的心脏。而在清河县,建起的新芯片产业园里,罗军的儿子正在调试设备,罗山的女儿正在给工人们讲解图纸。
风从麦田上吹过,带来阵阵清香。罗峰知道,这盛世,如他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