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5章 百废待兴(四,感谢书友‘用户10449579’的大力支持)(1/2)
看着是挺残忍的是吧?
其实除了要国有的那些行业外,其它的重工业并没有阻止本地华人资本进入,而是这些华人资本没实力、也不敢进入。
重工业动辄就是几百、几千万美元的投资,哪个华人资本敢来冒险?
就算是古晋王家在巅峰时,也只是进入金融、海运、农业这些行业,而不敢进入重工业。
或许有当时英国殖民者的不允许,但就算是英国人放开,也没几个敢进入。
主要还是抗风险能力差了,这要是赚钱了还好说,可要是亏了,基本上得把大部分家产亏进去。
所以婆罗洲的情况,后面十有八九会以国有资本和大型财团占据国民经济的绝大部分行业,普通资本则是云集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以及第二产业的轻工业。
当然,后续也有可能会有一些普通资本崛起,但那都是以后的事了。
。。。。。。
“张会长,总部那边真的决定要在婆罗洲新建十所大学?建成后还都捐给自治政府?”
李志阳和陈露两人在婆罗洲只待了四天就离开了,他们还得赶回美国去处理资产和后续投资的问题,自然也没时间在这里多待。
只不过他们刚走,正忙着把在新福(诗巫)一些学校搬迁到古晋的张杰汝和吴灿二人就急急忙忙来找张亮。
两人一人分管教育,一人分管宣传。
最初并不是南华联合会的人,但都在两年前加入了南华联合会婆罗洲分会,自然也就是自已人了。
之前军管会是建过几所大学,但都规模不大,分别有一个师范学院、一个医学院以及一个军校。
如今得知南华联合会总部要捐建10所大学,两人自然坐不住了。
“原来是张委员和吴委员,这件事的确是真的。是总部这边提议,有李长官夫妇出资,九个省市各一所专科类大学,外加一所综合类大学。”张亮笑着解释。
“真的?李长官夫妇实乃大德啊。什么时候可以到位?”张杰汝连忙问道。
“五年内吧。
现在还得先把筹备组组建好,然后选地修建,没那么快的。”张亮知道眼前两人为何如此激动,但还是把情况说清楚了。
“五年?倒也不错了,只是对这筹备组的事,可是由我们教育部门统一负责?”张杰汝连忙问道。
“牵头由自治政府派人,你们教育部门肯定要参与其中,但这件事没这么简单。
后面总部也会派人,到时候共同成立一个总的筹备小组,然后再分工。”
“是该如此,是该如此。只是这大致规划?”张杰汝继续追问。
“按照总部那边的意思,东海、东南、山南和沙州四省各建立一所师范学院,统一开设教育、文学和法学三院。
中州、越州、古晋和东山四地各建立一所理工学院,统一开设数理、工学、化学和农学四院。
兰芳开设一所医学院,开设基础医学、公共卫生、药学、护理和生物五院。
至于综合类的大学,命名为南洋大学,开设文学、法学、数理、工学、化学、经济、建筑、生物、历史九院。
这些都是暂定的,后面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细微调整。”张亮把情况介绍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