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汉中再战(1/2)
同时,与上都相隔三千里之处的汉中,有一场攻防战在此即将打响。
领兵攻城的,是铁穆耳手下大将,蒙古副万户奥鲁赤。
此次南下,铁穆耳不仅拔给了奥鲁赤三千蒙古精兵,还从陕甘各地为其调集了三万兵马。
这三万人之中,虽然大部分都是汉兵,却是更擅长攻城之战的步卒。
奥鲁赤将兵马分成两路,五千人在定军山以东十余里处安营。暂时不求攻下定军山,只防其从背后突袭。
其余人马,陈兵于汉中城北,开始打造各式攻城器械。
汉中城两面临水,只有城北处地势相对开阔,适合大军攻打。
能否攻下汉中,对于只领一万兵马驻守于临洮的铁朱耳来说,已经成为他是否可以平定西北的关键。
取下汉中,不仅可以借此打通南下的门户,也意味着铁穆耳将会获得无数的粮食与财物,以支撑其后续的征战。
若取不下汉中,他就不得不防备源源不断的江南兵,自汉水逆流而上,涌入西北。
奥鲁赤在铁穆耳麾下,名声不显,却是个极为稳重的将领。虽然他拥有的兵力远远超过汉中的守卒数量,却始终不急不躁地将攻城的准备事项做到了极致。
回回炮、冲车、云梯,每打造出一件器械,奥鲁赤都要认真检查一番。
同时,游骑不住绕着汉中城巡视,细细评估城中的防守力量。
城中兵力最多三五千,但是横列于城头间的一尊尊黝黑的炮筒,引起了奥鲁赤的警觉。
这很可能便是传言之中,产自日月岛的火炮!
还好,数量不算多,不过二十尊。
据奥鲁赤了解,这种火炮虽然射程远超过回回炮,但是精确度并不高,而且很容易炸膛。
防备的方法,奥鲁赤也早有计较。
一是不能让兵马过于聚集,只要不惊到战马,就算炮弹打到人死伤也是有限。二是准备好许多的沙袋,可以阻住炮弹落地后的滚动。
好在这是攻城之战,本就无须战马参与。
至于一直站在城头上的将领,奥鲁赤并不太在意。无论是谁在负责守城,在他看来都一样。
终将都逃不过屠城的命运!
城头上的李登平放下手中望远镜,揉着微酸的眼角,打了个长长的哈欠。
这不是李登平第一次面对蒙古兵的攻城之战。
上一次的守城,是二十年前,不过十二岁的李登平,流着鼻涕跟在他叔叔李芾身边,艰难守卫潭州城。
兵尽粮绝,全家遇难,除了被叔叔强行送走的自己。
那一战,让李登平终身难忘。也让他此生绝不肯对蒙古人屈膝求生。
故宋降后,李登平依然转战湖南近十年,在最绝望的时候,遇到日月军的招揽。李登平毫不犹豫地加入其中,又凭着日月岛军的支持,将湖南境内所有的蒙古官员,悉数驱离。
虽然还未能手刃一个蒙古人,李登平却并未遗憾。他相信,终究会有自己快意恩仇的时候。
只是这一天来临之时,李登平燃起的满腔热血,却被城下的这个跟娘们似的蒙古人,搞得浑身的不耐烦。
我故意透露出城中兵力不足的弱势,也只是龟缩于城中不敢或动。都怂成这样了,对方竟然还不开始攻城!
这磨磨蹭蹭的蒙古人,是准备在吃完粮食之后,上山砍树皮充饥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