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威远炮(2/2)
也许是全速之中来不及注意落下的同伴,也许是蒙古人英勇的气概不允许他们阵前退缩。其他骑兵依然纵马而来,恨不得将眼中熊熊的战意化为箭矢,一一收割城上守卒的性命。
最终,有一个幸运的骑兵,躲过十数息之间便发射出的近千发小铅弹,冲入离城墙百步之内,张弓便射。
这唯一攻上城头的箭矢,却直奔李登平而来。李登平骂骂咧咧地将脑袋缩回垛口,再探出头时,那蒙古兵已经被三根弩箭同时射中。
只留下一匹战马,踯躅于城前。
与此同时,数颗怒射而出的大铅弹,又将敌方正在推进的攻城车,砸了个粉烂。
大概是这支悍不惧死的蒙古兵,激起了其他官兵的血性。攻城的步卒,齐齐发出一场冲天般的吼叫,或扛云梯,或持木盾,如开闸的洪流般向城墙急泄而至。
看来,对方是准备毕此功于一役。李登平昂然站起,大声喊道:“火炮继续,注意降温!弓箭手准备!”
跑来一亲兵,在他身侧不停地挥舞着小旗。
李登平手下配备的弓箭手不多,只有两支百人队。这是一个比炮手还难培养的兵种,费时费力还费箭,远不如弩兵好用。
但是弓箭的射程与射速又超过弩矢,所以李登平还是安排了一些,以弥补火炮与弩箭之间,射程无法覆盖的空白地带。
轰——
击碎了官军最后一架攻城车之后,全部火炮都换上了小铅弹。
每一轮射击,便有千颗小铅弹散向城下的兵马。每一炮轰出,都有敌兵不停地倒下。
只是小铅弹虽然覆盖面广,杀伤力却是有限,大多士兵哪怕挨上数发,也依然可以强撑着继续跑动。
不过这些受伤的士兵,若得不到及时的救助,铅弹混入血肉之中后,恐怕非死即残。
数轮弓箭过后,敌兵终于攻至城下,进入了火炮攻击的死角。
火炮的轰鸣声渐渐缓下,但时不时还会射出数颗炮弹,攻向押阵于后的蒙古骑兵。
敌方的弓箭开始漫向城头。
支撑而起的木幔与盾牌之后,探出一支支弩箭,肆意射杀城下的官兵。但难免也有流矢穿透这些防护,使得守卒开始出现伤亡。
便有医护兵冲上来,将其拉开,进行救助。
亦有弩兵立时补上空缺。
杂乱的吼叫声中,终于有带着铁钩的云梯搭上城头,官兵顶着弩箭,一手举盾一手扶梯攀爬而上。
“火油!”
一声令下,等候已久的辅兵手持喷筒,将火油顺着云梯倾注而下。
待得一溜官兵上了云梯之时,一把火点燃。空气中便弥漫出令人作呕的焦臭味。
夹杂于断断续续的炮火声中,全身燃火却无法扑灭的官兵,其惨叫声更加令人动容。
自日而暮。
汹汹而至的浪潮,在始终无法击溃这座城墙之后,在突然猛烈的炮火声中又崩溃而去。
城下留着无数令人不忍目睹的尸首。
城门缓缓打开,两支百人队各分左右,在这些尸首之中寻找着从墙上被射落的袍泽。
城头上并没有人有空有这场暂时的胜利而欢呼,辅兵急涌而上,帮助医护兵救助伤员,为守卒送来热汤饭食,补充器械火药。
杂而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