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 春晚(2/2)
“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
“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Oh越过谎言去拥抱你~”
循序渐进的情感终究还是随着摇滚的洪流爆发,千家万户的电视机屏幕当中,怀抱着一把吉他的周易就好像是在迷茫中朝希望伸出手的旅人,以歌声激励着无数听众——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
“Oh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靠近你~~~”
矗立在春晚舞台之上的大屏幕中,2006年一年以来所发生过的所有平凡事、大事、名为普通人的英雄、努力上进的学生等等,都在周易的歌声中宛若恒星般闪烁着耀眼夺目的光芒!
那是最能触动人心的温暖,也是以春晚这个舞台做年终总结的意义。
坐在台下观众席的赵萍、周耀国亲眼目睹了儿子那在全国最大舞台上挥洒自如激励他人的模样,无形的自豪与感动不自觉冲破了二老心房,湿润了眼眶——
尤其是在当周易背后的大屏幕画面聚焦到周易本人身上后。
自从不当演员后已经鲜少展露感性一面的程好看向台上的男人,眼中也隐约能见到泪光闪烁。
这一刻,他就是那颗夜空
中最亮的星!
“好听!!!”
“好听!还得是周易的现场,虽然比cd有瑕疵,但感情实在是太充沛了!”
“不枉费我等这么久啊!!!”
“周易牛逼!”
“我就说摇滚才是周易的舒适区!可惜他自己打死都不认……”
得益于腾讯、搜狐等门户网站与春晚强强联合举办的活动,各大聊天室、qq群以及实时更新的新闻播报
在正主具备强统治力的情况下,这种行为鲜少会在大过年的引起人反感,反而会让更多本不是粉丝的路人对周易生出好感。
当一曲终了,并没有下台的周易也仅仅只是把吉他从身上给取了下来,目视前方的同时,一手将吉他当拐棍拄着。
自舞台两侧登台的舞美演员们仿佛就这么台上演起了情景剧——
有人在写书法帖、有人在临摹画;
有人弹古筝、有人弹贝斯、还有人在拉小提琴、有人在拿望远镜看星星——望远镜的方向恰好对准了周易。
更多的人,则是做起了在电脑前敲键盘的网民、打电话的路人。
现场有许多上了年纪的人不明所以,可电视机前的新一代网民们却都齐刷刷瞪大了双眼——
“卧槽!”
“周易什么背景??!春晚的舞台他敢这么排???”
“春晚不应该是合家欢?这舞美能过的?”
“他给审核了?”
这真不能怪他们大惊小怪。
如果这是什么音乐颁奖礼的舞台,那出现这种舞美完全不会有人在意。
可这是春晚,以团结、合家欢着称的春晚。
你周易什么意思,大过年的搁春晚上骂人呢?
尤其是那些与周易对着干的记者、公知们,瞧见这一幕时脸都绿了——
“总在盼望,总在失望,日子还不都这样~
“俗的无畏,雅的轻狂,还不都是一副臭皮囊~~~”
大过年的看个春晚还能被周易指着鼻子骂,至于吗?
别说什么周易没这个意思,到底骂没骂他们心底还不清楚吗?
大家都是文化人,什么拐着弯骂人那都是基操。
严查!
必须严查!
这能过审百分百不对劲!
这属于是周易自己夹带私货!!!
这是严重破坏春晚和谐氛围的事情!!!
“谁的故事有营养,大俗或大雅的都在理直气壮!
“洒狗血或白雪的现场,都邀我观赏,还真是大方~~~”
伴随着周易那肆意的高音,舞美演员们一个个凑到了周易身边,双手就不断朝他身上扒拉着——似是真在邀请他去看剧。
一边是阳春白雪,一边是下里巴人,可任凭他们如何拉扯,周易却始终站在中间。
“他们说快写一首情歌雅俗共赏,落笔传神还要容易传唱
“上得厅堂也下得厨房,就像我一直在找的姑娘~
“有没有一种生活雅俗共赏,情节起伏跌宕让人向往
“满纸荒唐中窥见满脸沧桑,触到神经就要懂得鼓掌~”
似讥似诮的嘴角明明没有说一句话,却足以让现场乃至于电视机前的许多人自己自动对号入座——脸都绿了的那种。
可对于普通不了解其中调调的人来说,他们只会觉得自己听了一首还挺好听的歌曲,在歌曲与这一出音乐剧结束之际,纷纷送上了掌声,雷鸣般的掌声。
能想到更深一步的人,心底则是愈发恼怒——
能让周易这个舞台登上春晚,这简直就是胡闹。
这绝对不是导演组能够决定的事情。
毫无疑问,这是来自于更上一层的允许。
或许是他们对周易差点中枪死亡的欣赏,或许这是因为国内舆论而给他的补偿,无论如何,这都代表了他们明确表示出周易的地位在进一步被拔高。
对于公知们而言,这是最令他们感到难受的事情。
他妈的!
春晚真成他家开的了!
而唱完了《雅俗共赏》后,最后一首《千里之外》周易是笑着唱的——
那笑,就像是在对所有敌对者的嘲讽。
“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我等燕归来~
“时间被安排,演一场意外,你悄然走开~”
先是代表俗的流行摇滚《夜空中最亮的星》激励所有人,再是以《雅俗共赏》借助春晚表达自己的个人态度,最后以《千里之外》的雅收尾——
大俗,或,大雅。
同样的,这也是春晚一直在面临的难题。
与周易相同的是,春晚每年也在国内被变着花样骂。
“让我们欢迎,刘焕!”
三连唱的周易在众目睽睽之下客串起了主持人,侧
身一抬臂,让所有人的目光都随之聚焦到了缓缓自舞台上升起的刘焕,后者再一次让人听到了其当年吟唱《弯弯的月亮》时的大师级细腻情感——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
“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
二人合唱的舞台在春晚历史上留下一抹难以用言语形容的经典,也让电视机前的许多人在那一瞬间都打好了要怎么批评的腹稿——
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连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都不愿意遵守也就罢了,大过年的周易还压着他们嘲讽,这实在是太过分了!
不知道图个吉利吗?!
《一问春晚:春晚是否已经成为了个人形式主义表演的舞台?》
《周易缘何能够在春晚连唱三首?》
《春晚直播犯下的28个错误!》
《平均每10分钟犯错一次,春晚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