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68章 心理补偿机制

第568章 心理补偿机制(1/2)

目录

第568章心理补偿机制

首先,原本的历史上,汉武大帝走过的错误路线,刘荣显然是不可能再走一遍的。

——刘荣本就不是一个物欲很强的人。

或者说,刘荣在物质层面的欲望,并没有超出正常人的理解和认知。

好比说一顿饭。

刘荣可以接受自己吃米粥,顶多就是嘴里没滋味;

如果能吃到荤素搭配适宜,味道可口的丰盛一餐,刘荣也会满足。

若是能吃到少见的稀缺食材,并且味蕾得到极大的满足,刘荣也确实会开心。

甚至于,极个别奇特的食材,亦或是奢侈的烹饪方式——只要做出来的菜,味道对得起繁杂的工序、奢靡的成本,刘荣也同样能接受。

值那个价钱就行。

但无论如何,刘荣也绝对做不出一顿饭,让少府尚食给自己上几百道山珍海味,然后每道菜就吃一口,甚至连一口都不吃的事儿。

又好比说,一件衣服。

粗抹布——这么些年皇帝坐下来,刘荣大概率是不愿意穿的了。

但材质普通,不会让身体感觉到明显刺挠的布帛,刘荣也并非不能穿。

当然,如果可以,刘荣还是喜欢穿材质精细,穿在身上无比舒适的蜀锦。

却也就仅限于此了。

无论如何,刘荣也不可能为了一件衣服,去费远超‘服饰’范畴的开销。

说白了,刘荣的物质欲望放在后世,大概就是:夏利能开,桑塔纳也能开;

七八千的二手车能看,三五万的小品牌也不嫌弃;

十几万的新车,会让刘荣愉快,几十万的准豪车,刘荣更是乐开怀;

上百万,乃至几百上千万的豪车——只要物有所值,只要值那个价钱,刘荣也同样对其满怀憧憬。

但你要是说,让刘荣几个小目标,去买一辆纯金打造的大劳,目的纯粹就是搞排场,那刘荣就敬谢不敏了。

具体到现实当中,刘荣在物欲层面的状态,大概就是:可以吃一碗成本不到一钱的米粥,也可以吃一道成本二十钱的水煮鱼;

可以吃一块成本上百钱的肋排,也希望吃到成本数千元的鱼子酱之类。

如果原材料确实稀缺,烹饪方式确实繁杂且有必要,刘荣也不介意费数万钱,吃上一顿让自己味蕾跳舞的大餐。

但你要是说,让刘荣每顿饭都费上百万钱,用餐盘装满大半个宣室殿,然后像啄米的小鸡一般,这个叨一口,那个夹一筷,最后把剩下的全拿去倒了

刘荣只想说:小伙子,你很危险!

你的庆幸当今汉室没有路灯!

对于普通人来说,刘荣的物欲,显然已经远超‘奢靡’二字的红线。

但考虑到刘荣是皇帝,是富拥天地万物的天地共主,刘荣这么点欲望,顶多也只是‘算不上简朴’而已。

而在此之外——在饮食方面,希望自己能吃到好吃的食物、穿着方面,希望自己能穿到舒服的衣物之外,刘荣便几乎没有其他方面的物欲了。

衣食住行——衣,锦即可;

食,香即可;

住——好大一个皇宫给自己住着,还有什么好说的

行——但凡出宫就是黄屋左纛,天底下仅此一辆,要多宽常有多宽敞、要多舒服有多舒服,还要什么自行车

至于男人脑子里、裤裆里的那点事儿,那更是无需多言。

听说过封建皇帝缺心眼儿,就没听说过古代帝王缺女人。

说实在的,对于历史上,汉武大帝极尽奢靡,又是在长安城外兴建建章宫,又是把上林苑打造成后园等种种行为,刘荣是有些不能理解的。

何必呢

——未央宫不够住吗

非得搞个建章宫,显得你汉武大帝有能耐

还是你觉得,未央宫属于‘汉天子’,而建章宫才独属于你天子刘彻

这倒也罢了。

毕竟汉武大帝建造建章宫,仅仅只是单纯的败家行为,除了乱钱、大兴土木,也没什么好指摘的。

用后世人的话来说,这顶多就是瞎折腾、瞎忙活,对宗庙社稷零作用,却也不至于说是起到副作用。

但改造上林苑,那可就是正儿八经的挖国家墙角,甚至是挖宗庙、社稷根基了。

最主要的是:何必呢

为什么呢

好好一个上林苑,静悄悄做汉家的国运镇山石,为宗庙、社稷起到正面作用呢;

就非得去瞎折腾

就算想享受,想搞排场,那也不至于如此精准的切汉家的大动脉吧

合着汉家不是你天子刘彻的汉家

哪怕点钱呢

——哪怕在其他的地方,从无到有再搞一个上林苑规模的皇家林苑,专供你天子刘彻玩耍呢

那样,好歹只是败家,而不是割自家大动脉……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刘荣最终,只能得到一个未必准确,但也唯有此解的可能性。

——精神空虚。

人在精神空虚的状态下,大概率会做许多没必要,但能给自己心理安慰的事。

比如年幼时,品尝过长久饥饿的人,往往会在长大后,本能的囤积食物。

有意义吗

没有意义。

在这个人长大后,华夏已经不再会有人饿死,也根本没有囤积食物的必要。

甚至就连这个人自己,其实也非常清楚:时代变了,世道变了,已经不会再饿死了。

但即便明知如此,这个人也还是会本能的去囤积粮食。

因为只有这样,这个人才能感到心安,才能按捺那段童年记忆,带给自己的痛苦回忆。

又好比说,一个曾经穷困潦倒,物质极度匮乏的人,在获得成功后,往往会出现报复心消费的心里。

明明只有自己一个人,一辆车就够,但他就非得买好几辆换着开;

明明一套房就够自己住,一栋别墅甚至都住不过来,可他偏偏就要囤一大箱子房本儿。

究其因,不外乎后世那句妇孺皆知的:穷怕了。

生怕这泼天财富是一场梦,所以恨不能在想象力允许的前提下,将这个美梦做到极限。

这样的人、这样的形态,也就会被人们称之为:暴发户,暴发户心态。

你不能说他有错,只能说,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而在刘荣看来,历史上的汉武大帝‘报复性消费’,无节制的挥霍,以及超出合理范围的极尽奢靡,就是因为类似的心理。

刘荣记得,这种心理有一个专业名词,大致是‘心理补偿机制’之类。

即:一个人越缺什么,就越显摆什么。

没钱的时候装有钱,失败的时候装成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