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72章 开什么玩笑?!

第572章 开什么玩笑?!(1/2)

目录

第572章开什么玩笑!

众所周知,被惯坏的孩子,那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登了鼻子就上脸。

这么些年的所谓‘苦日子’过下来,好不容易熬到黄老学日薄西山,眼看着就要淡退出朝堂中枢,法、墨各家又都支棱不起来,儒家顿时就觉得自己行了。

——现如今,儒家甚至已经生出‘下一个指正学派必然是我’的蜜汁自信了!

而在这个迷之自信的驱动下,儒家也就开始了一系列的骚操作。

单就是刘荣得到确切消息,说明儒家‘自命不凡’的奇葩事件,就不知凡几。

比如在关东,某些偏远地区——也就是距离关中遥远一些的地区,已经开始出现儒家出身的官员,以‘圣人之学’作为指正纲领,并基于此排除异己,打压其他学派出身的官员了;

还有齐、楚、吴等地——尤其是鲁地,儒家已经开始打造自己的基本盘,将那些没有明确学术出身的官员,往自己的政治阵营扒拉。

搞得好像儒家登上历史舞台,已经是水到渠成,只欠东风的必然事件。

政坛尚且如此,学术界那就更别提了。

——过去这一两年,凡是儒家出身的士子,那都是鼻孔朝天,拿下巴看人的!

逢人必说‘孔夫子曰’‘圣人有言’,都只是寻常;

若是和其他学派出身的士子同赴一宴,期间发生了学术方面的辩论,更是动不动摆出一副‘你不配和我辩论’的傲娇姿态。

就好像‘儒家出身’四个字,就等于谁都说不过他、辩论不过他,又像是‘儒家’二字,就是这人世间唯一的金科玉律,世间真理。

虽然儒家内部,依旧以除《乐经》之外,尚还保有传承的其余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为准,分为五大流派,又根据地域、师承,进一步分化为数十小流派;

但在有关汉家未来的执政学派、华夏未来的学术话术人等话题上,儒家却是上下一心。

——合该我儒家,成为汉家未来之唯一显学!

在这种近乎自负的心理状态下,儒家做出再奇葩的事,也就都不足为奇了。

就说此番,儒家居然胆大包天到借着刘荣的皇长子降世、刘荣明确表示立嫡不立长的机会,开始尝试通过舆论施压,从而干涉汉家的皇位传承!

在后世——或者说,是按照原本的历史时间线,于汉武大帝一朝得以‘独尊’之后,儒家在之后的千百年间,确实没少干这种事。

毕竟人家掌握话语权嘛!

张口一句‘圣人有言’,一个人的好坏、对错,便全都由人家说了算。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今的儒家,可还远远不是历史上,那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彻底垄断华夏学术界、思想界,甚至政界的庞然大物!

黄老学纵然日薄西山,却仍旧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法、墨虽然上不得台面,支棱不起来,却也都还存在,并且得到了当今刘荣肉眼可见的扶持和保护!

尤其相较于历史上,决心‘独尊儒家’的汉武大帝——当今刘荣对儒家的态度,向来都没有那么友好!

甚至就连扶持、保护法墨,以及为黄老学力所能及的续命,都是当今刘荣出于制衡儒家、压制儒家的目的,才采取的举措!

在华夏封建时代,一个学派要想得以显赫,是绝对离不开掌权者,尤其是至高统治者的全盘支持的。

哪怕是战国时期,也同样如此。

——便说孔圣仲尼,门下弟子三千,达者七十有二,周游列国。

说是周游列国,不过是把话说的好听了点,给孔圣留些体面而已。

话说难听点,其实就是仲尼带着门徒,遍天下的兜售学问。

为何周游列国

为何不随便找个诸侯国,便就地安顿下来,并致力于改变那个国家

是不想吗

当然不是。

孔夫子之所以‘周游列国’,既不是因为非要搞‘环球旅行’,非要亲自走过每一个诸侯国,也不是因为沿途经过的各国不受孔夫子待见。

而是孔夫子兜售的学问,也就是儒家学说,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根本没有诸侯愿意买账。

——什么仁义道德

——什么孝悌人伦

——这特么是春秋战国!

——列国之间征伐不休,吃人不吐骨头,比着谁更不要脸、谁更能突破下限!

如此乱世,危急存亡之秋,你给我说要做君子、要修道德

君子能有几乘战车

道德能当多少兵使

简直玩闹……

就这样,孔夫子一路走,一路碰壁,始终不受各国掌权者待见。

懂点礼貌的,或许还能盛情款待一场,再送孔夫子一行上路,继续‘周游列国’;

不懂礼貌的,直接就当不知道有这么个人、有‘孔夫子莅临x国’这会事儿,自顾自歌舞升平,接着奏乐接着舞。

考虑到史家笔削春秋,儒家又是古华夏唯一得以‘独尊’的学派,作为这个学派的始祖,孔夫子的光辉形象具有强烈的必要性,也未必就不能大胆猜测:在孔夫子‘周游列国’的过程中,被某国国君粗暴驱逐的案例,就算不多,也未必就完全没有。

就这么一直走,一路走,碰的头破血流,鼻青脸肿,孔夫子终于来到了鲁地。

最终,孔夫子找到了自己唯一的归属:让儒家学说在鲁地扎根,并在鲁国施展自己的理想和保护。

孔夫子尚且如此,更何况后人

——得不到统治者支持,孔夫子尚且不得不‘周游列国’,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愿意支持自己的鲁国,更何况眼下,这些个整天意淫的徒子徒孙

要知道就连原本的历史上,汉武大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同样是最高统治者一意孤行式的全方位支持,才让儒家彻底支棱起来;

若没有汉武大帝独尊儒术,儒家再怎么靠人海战术掌握话语权,那也是半点用都没有的。

毕竟话语权这个东西,就好比鸡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