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消息到达京师(1/2)
此时的关中大地,尤其是以华州为中心的数县,完全是一副人间炼狱的景象。
建筑物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幸存者或站在、或坐在废墟上,眼神空洞迷茫;亦或者哭喊着。
尤其是地震发生在寒冬腊月的深夜,绝大部分人根本来不及逃脱,被倒塌的房屋所掩埋。
而且这里又地处黄土高原,很多百姓居住在窑洞之中。
窑洞虽然有冬暖夏凉的效果,但在这特大的地震之下,根本坚持不住,轰然倒塌。
尤其是那些建立在半山腰的窑洞,山体滑坡,直接就将窑洞掩埋。
一眼望去,尽是黄土。
连人埋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救?
而作为历史悠久的大雁塔,也在地震之中没了两层。
按照后世的考察研究推测,此次地震,震级在8-8.25级,属于是特大灾害。
民间伤亡损失极为惨重,官府的损失伤亡也不小,衙门尽皆倒塌,人员死伤惨重。
在这种规模的自然灾害面前,管你有多么大的权势,有多少的财富,都没有用。
天地伟力面前,大家都是一样的。
随着天色渐渐亮起来,幸存的人们这才看清楚遭受到的破坏是有多么的严重。
当然,地震并不是只在深夜中发生过就结束了。
据史料记载和后世的确认,此次大地震之后,余震持续二十余年。
而现在,幸存的人们和惊弓之鸟没什么区别,对地震的恐惧深入骨髓,哪怕只是余震,也让他们满脸的恐惧。
天已经亮了起来,幸存的人们自发的组织起来清理废墟,救援被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同时等待官府的救援。
不过,常年以来,官府的效率大家都清楚,现在最主要的还是自救。
平时那些颇有威望的乡老、士绅、读书人在百姓们的推举下接过主持大局的重任。
当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的。
在现在的情况下,法律道德这些都是没有用的,他们尽情的释放着心中的恶。
搜集抢夺粮食、银钱,强迫、侮辱妇女等。
总之现在的灾区是乱象与基本的秩序共存,而这秩序是幸存的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的秩序,能够维持多长时间还不知道。
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一旦到时候瘟疫横行,粮食短缺,那么这最基本的秩序都维持不下去。
因为在生存面前,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华州知州杨綵运气比较好,没有死在地震之中。
他集合幸存的官吏,组织幸存的百姓,第一时间开展自救工作。
他将任务分配下去,救援被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从废墟中搜集粮食,药材,然后派人联系富户“借粮”。
他是个头脑清晰的人,并没有因为这突然袭来的大地震乱了阵脚。
将当下事务按照轻重缓急做出了确定。
一方面就是救人,另一方面就是集中资源,再就是派人确定辖区内的受灾情况,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保护好银库。
当然,派人向朝廷汇报情况是必不可少的。
哪怕杨綵现在还不清楚辖区内的受灾情况,但就根据他所看到的建筑物以及基础建设的破坏情况,也能看的出来,这次的受灾程度已经超过了地方官府能够独立解决的范围了。
必须请求朝廷施以援手才行。
但他也清楚朝廷的效率,针对自然灾害,朝廷是有一套相对应的规章制度的。
地方官府上报受灾情况,朝廷派出钦差核查,这一步主要是为了防止地方官员谎报灾情,毕竟从古至今,地方官员夸大灾情,谎报受灾情况,骗取朝廷赈灾钱粮的情况屡见不鲜。
等到钦差核查完受灾情况之后,朝廷才会正式调拨赈灾钱粮。
这一套流程下来,少说两三个月乃至三四个月就过去了。
而救灾,就是要抢时间,时间就是生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