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全国播放,邵氏在内地布局(1/2)
一月六日晚,九点三十五分。
当千家万户的电视机屏幕上,两集电视剧结束,并没有出现晚间新闻的音乐。
而是出现了一行沉静而充满力量的字幕: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没有铺天盖地的预告轰炸,没有明星大腕的站台吆喝。
这部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纪录片,就这样在央视一套的深夜档悄然登场。
然而,它的平静开场,却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了滔天巨浪!
画面伊始,江南水乡的薄雾、乌篷船、船娘摇橹的倒影……那如诗如画的镜头,瞬间攫住了观众的目光。轻柔而富有磁性的旁白响起:“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
仅仅一个开头,那份独特的韵味和美感,就让人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随后,云南深山寻找松茸的傈僳族老人,东海渔民搏击风浪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陕北窑洞前揉搓面团的农妇……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道道充满烟火气的食物,在克制而深情的镜头语言下,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那份深植于血脉的勤劳与坚韧。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
当这句后来成为经典的旁白响起时,无数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无论是正在加班的工人,还是准备休息的学者,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被这充满哲理的总结所吸引。
一集结束,片尾字幕缓缓升起。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直到结束,很多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没有反应过来。
这.......就完了?
他们完全还没有看够。
纪录片竟然拍的这么有生活气息,很多场景,很多人物,都是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看到的。
而不是那些高高在上,虚幻的都市繁华。
这是真的他们的饮食,日常。
巨大的共鸣和期待感随之升起。
紧接着,央视总台的热线电话,如同被点燃的引信,瞬间炸开了锅!
“喂?是央视吗?刚才那个《舌尖上的中国》太好看了!什么时候重播?”
“请问第二集什么时候播?我爸妈看得眼泪都下来了,说想起了老家……”
“你们拍的太好了!那个找松茸的老爷爷,那个做鱼的师傅……太真实了!”
接线员们忙得不可开交,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几乎没有间断。
负责记录反馈的工作人员手都写酸了,厚厚的记录本迅速被填满。
光电总局,局长办公室。
吴冷曦一直守在电话旁,紧张地等待着反馈。
当第一波收视率初步数据和观众反馈如潮水般涌来时,他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又无比欣慰的笑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