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5章 孙大人真是花里胡哨,尽做些无意义的事(1/2)
卷子还有不少贴近生活的题目,比如作坊在你的管理下蒸蒸日上,越大越强,东家非常欣赏你,想给你1利股或者50两,你会选择哪一种?
又比如有一间供应麻袋的作坊,通过七姑六婆找到你,希望能成为作坊的供应商,如果成功,会给你一笔好处费,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办?
这间麻袋作坊的麻袋甚至比之前使用的麻袋供应商质量还好,价格还便宜,还给你好处费,你是不是心动了?
又比如,作坊的一个伙计,偷了同事的100文钱,被你发现后,向你哭诉:上有残疾的爹妈,下有生病的幼儿,中有懦弱无能的媳妇。
之所以偷钱,是没办法中的办法。这时候,你会怎么做?是根据作坊规定辞退伙计,还是网开一面,给伙计一次机会呢?
.....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在经营作坊中遇到的,孙山一一给王县丞解释自个的想法,也欢迎他们发表意见。
这些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的问题,答案多种多样,就要看站在谁的角度想问题了。
王县丞瞪大眼睛问道:“大人,你也没有确定的答案,咱们怎么选?”
孙山给的答案很有道理,王县丞觉得自已给的答案也好有道理。那么卷子的答案怎么确定?如果没有确定的答案,如何评卷子?如何选出优秀的人才?
这时候邓教谕看白痴一样看着王县丞,斩钉截铁地说:“王大人,卷子是孙大人出的,当然按照孙大人给我们解释的打分了,当然按照孙大人的答案来选出可用之才了。”
鸟粪是孙大人发现的,作坊是孙大人筹备的,卷子更是孙大人出的,不按照谁大人的建议答案,难道按照他们这些人的来评?
而且孙大人是沅陆县的一把手,不听他的听谁?
最重要孙大人给的参考答案言之有理,更应该按照孙大人的标准选拔人才了。
王县丞不能仗着地头蛇的身份,倚老卖老,不听孙大人的建议。
邓教谕毫不犹豫地站在孙山这一边,好让王大人明白谁才是沅陆县的老大。
孙山欣赏地看了一眼邓教谕,下次一定要把他拎上,如此善解人意,即使是个书呆子,孙山也不会介意。
王县丞,吴主薄,梁巡检:....
邓教谕说得如此露骨,他们还能说什么?
总不能反对孙山吧。
何况鸟粪作坊还真是孙山筹办的,他们这些人哪里有资格冒头。
识时务者为俊,梁巡检先跳出来说:“教谕说的对,大人不仅卷子出的好,给的参考答案也非常好,作坊运作过程中,往往遇到卷子上的问题。如今把这些问题划为考题,很好地考出管事的做事能力。”
之后吴主薄也以孙山为中心,按照孙山的意思选拔人才。
至于王县丞,此时一比多,完败系列。
只好心不服口服地说:“是,大人说的对。大人出的卷子,就应该按照大人的参考意见选管事。下官明白了。”
于是众人很快同意答案,根据答案评阅卷子。
五人分别开卷子,分别打分,而且相互不干涉。
批改完卷子后,才汇总,才知道谁怎么打分。
孙山给的参考建议解释的很好,然后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
一圈下来,竟然没一个人能接近意思。
不,不要说全部接近参考答案,就算一半接近参考答案也没有。
应聘者给出的答案不是虚溜拍马,就是胡说八道,有些甚至空白在哪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