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魂穿村姑后,她成了首辅大人的白月光 > 第909章

第909章(1/2)

目录

次日清晨,云城的驿站笼罩在淡淡的晨雾中。

沈隽意独自坐在房中,面前的桌案上摆着一碗热腾腾的白粥和几样清淡的小菜。

他慢条斯理地用着早膳,心思却已经转向了今日的安排。

昨日镇国公派人送来的那几本厚重账册就静静躺在一旁,记录着云城近年来的军需供应和边防开支。

沈隽意伸手拿起最上面的一本,正准备翻开,门外就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姐夫!姐夫!”姜青檀的声音远远传来,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沈隽意抬起头,还没来得及开口,房门就被推开了。

姜青檀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

“姐夫,阿刚大哥来了!”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他说今天要带我去看看云城周边的地形,顺便教我一些行军布阵的知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沈隽意放下手中的账册,看着小舅子那副迫不及待的模样,不由得莞尔一笑。

姜青檀一直想从军,如今到了云城,能有谢知刚这样实战经验丰富的少年将领亲自指导,确实是难得的机缘。

“我可以去吗?可以吗?”姜青檀双手合十,眼中满含期待。

沈隽意仔细打量着小舅子,只见他今日特意换了一身利落的劲装,腰间还佩着佩剑,显然是精心准备过的。

“去吧,不过要小心。”沈隽意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此时朝阳初升,正是出行的好时候,便叮嘱道,“记住你昨天答应我的话,一切都要听阿刚的安排,不可任性妄为。”

“知道了知道了!我可不是小孩子了!”姜青檀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用力拍着胸脯保证道,“我一定乖乖听话,绝不给阿刚大哥添麻烦!你就放心吧!”

说完,他便匆匆跑了出去,轻快的脚步声在石板铺就的院子里渐渐远去。

沈隽意摇了摇头,脸上带着无奈的笑。

不过有谢知刚在身边照看,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想到这里,他转身准备回房去看姜映梨。

推开内室的门,就见姜映梨刚从外面回来,手中还抱着一大捧刚采的野花。

那些花儿色彩缤纷,有淡紫色的野菊,有粉红色的山茶,还有几枝金黄的迎春花。

她小心翼翼地将花儿插在桌上的青瓷花瓶里,动作轻柔而专注。

此时正值辰时,阳光透过窗边摇曳的枝叶洒在她身上,为她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辉。

她穿着一身淡青色的长裙,乌黑的长发简单地挽在脑后,几缕发丝在阳光中闪闪发亮。

整个人多了几分温婉明媚,如一幅精美的画卷。

“外面好玩吗?”沈隽意走过去,伸手帮她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花枝。

“好玩。”姜映梨抬起头,眸光清澈,“我刚去问了这边医馆的路,想着回头去打听打听这边的情况。云城虽然是边关重镇,但民风倒是挺淳朴的,路上遇到的人都很和善。”

“你今天还要去军营吗?”她一边问着,一边整理着花瓶中的花枝。

“暂时不去了,我正好看看昨天送来的账册。”沈隽意摇了摇头,“估计要花不少时间才能看完。”

“可要我陪你去医馆?”他又补充道。

“不用,你忙你的就成。”姜映梨摆了摆手,神情自然,“我一个人出去走走也挺好的,正好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而且你那些公务更重要,我可不想耽误你的正事。”

与此同时,姜青檀已经跟着谢知刚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了城。

一行十几人,除了谢知刚和姜青檀,还有六七个护卫,都是精挑细选的好手。

大家策马而行,马蹄声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出了城门,眼前豁然开朗。

云城周围群山环抱,地势起伏,远山如黛,近水如镜。

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山间特有的草木香气。

姜青檀深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得心胸开阔,精神为之一振。

他们一路向北,很快就到了云城郊外的一处制高点。

这里是一座不高的山丘,但位置极佳,可以俯瞰整个云城的外围防线。

谢知刚策马站在最高处,身姿挺拔如松,手指着远处的地形给姜青檀详细讲解:“阿檀,你看,从这里可以将整个云城的外围防线尽收眼底。这个位置的选择可不是随意的,是我父亲当年亲自勘察确定的。”

姜青檀听得极其认真。

“那边是东面的隘口。”谢知刚伸手指向远处一处山峰之间的狭窄通道,“你看那地势,两山夹一谷,真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我们在那里驻扎了三万精兵,配备了最好的弓弩手。就算敌军有十万人,想要从那里突破也绝非易事。”

“那边是南面的要塞。”他又指向另一个方向,那里有一座雄伟的关隘,城墙高耸,旌旗招展,“那里扼守着通往苗疆的主要通道。苗疆多山林瘴气,地形复杂,但那条路是最主要的商道,也是最容易大军通行的路线。”

姜青檀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些实地的军事知识,可不是看兵书能学到的。

“你们的总兵力是如何分布的?”他忍不住问道,似乎知道问得太敏感,他挠了挠头,“对不起,我是不是不该问……”

“这个告诉你也没问题。”谢知刚不以为然,“我父亲总共统领十万精兵。除了刚才说的东隘口一万人,南要塞两万人,还有西面的两个小据点各驻扎两千人。剩下的就三万驻扎在云城内,作为主力和预备队。”

“那剩下的一万人呢?”姜青檀追问道。

“机动兵力。”谢知刚指向山下一处较为平坦但植被茂密的地带,“你看那片树林,那里隐蔽着我们的机动部队,有一万精锐,全部是骑兵。”

“他们可以根据战况随时支援各个方向,这是我父亲多年征战总结出来的经验。”

“那如果蛮族从东南两个方向同时进攻怎么办?”姜青檀想到了一个更复杂的情况。

“这正是机动兵力存在的意义!”谢知刚拍了拍他的肩膀,“如果东南同时受敌,驻城的三万主力可以分兵支援,而机动部队则根据具体情况,优先支援压力最大的一方。”

“同时,我们还可以派遣机动部队绕后偷袭,或者切断敌军的补给线。兵法云:兵贵神速,出其不意。这机动部队就是我们手中最锋利的剑。”

“原来如此!”姜青檀恍然大悟,眼中满是敬佩,“难怪都说镇国公用兵如神,这种布局确实巧妙!”

谢知刚正要继续讲解,突然听到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这声音在寂静的山间显得格外突兀,由远及近,节奏急促。

他下意识地抬头望去,只见一骑快马正从山下的小道疾驰而过。

骑马的人身穿深色劲装,头戴黑色兜帽,将大半张脸都遮住了。

他紧紧贴着马背,身形压得很低,明显是在全力赶路。

正在这时,一阵山风吹过,那人的兜帽被风掀起,露出了他的侧脸。

虽然距离有些远,但那张脸的轮廓还是清晰可见。

“咦,那个人我好像见过。”姜青檀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脑海中努力搜索着记忆。

突然,他拍了拍脑门,想起来了,“那不是跟着孟统领的那个侍卫吗?叫什么.赵三?”

谢知刚心中一动,目光变得犀利起来。

他仔细打量着那个急速奔驰的身影,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他怎么会一个人出现在这里?”姜青檀觉得有些奇怪,“而且看这个方向,他是要往京都的方向去。孟统领不是还在云城么?怎么他的侍卫要单独赶路?而且这么急匆匆的,莫不是出了什么事?”

姜青檀向来心直口快,懒得多想,直接双手合在嘴边做成喇叭状,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喂——是赵三大哥吗?你这是要去哪里啊——”

他的声音在山间回荡,清晰地传到了山下。

骑在马上的人听到喊声,身体明显一僵,几乎是下意识地回头望了一眼。

当他看到山丘上的两个人影时,脸上的表情明显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这个反应落在谢知刚眼中,立刻证实了他心中的猜测。

此人必有问题!

只见那人立刻重新扯上兜帽,狠狠低下头,同时用力一夹马腹,催促坐骑加速。

“站住!”谢知刚的声音如雷鸣般响起,威严而不容置疑。

对方不但不停,反而拼命催马狂奔,马蹄扬起的尘土在山道上形成一道烟尘。

“想跑?”谢知刚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道寒光。

他当即从腰间取出一张精钢制成的硬弓,动作流畅地从箭囊中抽出一支雕翎箭。

只见他拉弓如满月,箭在弦上,瞄准了赵三坐骑的后腿。

这个位置既能让马匹失去行动能力,又不会对人造成致命伤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