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 沈墨言的结局(1/2)
一个穿着不起眼的黑色连帽衫、身形瘦削的男子,双手插在兜里,低着头脚步匆匆,从沈墨言侧后方的人流中自然地贴近。
擦肩而过的瞬间,时间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
连帽衫男子插在兜里的右手如同毒蛇出洞般闪电抽出,一道冷冽的寒光在他指间乍现,快得几乎捕捉不到轨迹。
刃口呈诡异弧度的单刃薄片,薄如蝉翼,在阳光下甚至没有反光,精准地、无声无息地抹过沈墨言的左侧颈动脉。
没有呼喊,没有挣扎。
沈墨言脸上的平静和那丝笑意瞬间凝固,眼神里爆发出惊愕和茫然。
他身体猛地一僵,手中的纸袋脱手掉落,几本厚重的精装书砸在人行道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鲜血,并非喷涌,而是如同被打开的水龙头,以一种诡异而迅疾的速度,从他颈侧那道细得几乎看不见的伤口里汩汩涌出,迅速染红深灰色大衣的前襟。
他下意识地抬手想去捂住脖子,身体却不受控制地向前踉跄了两步,膝盖一软,“噗通”一声,面朝下重重栽倒在冰冷的人行道上。
鲜血在他身下迅速洇开,像一朵在石板上骤然绽放的、妖异而巨大的暗红色花朵。
“啊……”
“OhMyGod……”
“Help!……Soonehelp……”
刺耳的尖叫声瞬间撕裂了午后的宁静,周围的人群如同炸开的锅,惊恐地向后退去,瞬间空出一片真空地带。有人捂住了嘴,有人惊恐地后退,有人慌乱地掏出手机报警。
那个连帽衫男子早已如同水滴汇入大海,在人群骚乱的掩护下,几个灵巧的转折便消失在了摄政街纵横交错的巷弄深处,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阳光依旧明媚,橱窗里的古董依旧熠熠生辉,只有地上迅速蔓延的血泊和那具迅速失去温度的躯体,无声地诉说着刚刚发生的、干净利落到令人心悸的杀戮。
不远处的一辆黑色轿车里,暗色玻璃窗后,一对雾一般的眼眸目睹了一切。旁边座位上,一本克里希那穆提的《生命笔记》静静躺在那里。
“阿弥陀佛……”白皙的柔若无骨的手掌合在了一起。
马岛山丘下深达一百二十米的地下,是创世尖端技术研究院的核心区域,空气里弥漫着恒温恒湿系统低沉的嗡鸣和精密仪器特有的臭氧味。
李安然站在主控台前,身上只穿着一件简单的黑色高领衫,看着面前巨大的屏幕上,一个三维动态模型——一架流线型、充满未来感的无人机正在虚拟的复杂峡谷地貌中高速穿梭、规避、锁定目标。
尼古拉站在一旁,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手指快速在辅助键盘上敲击:“老板,基于解析出的LPI协议框架,我们成功模拟了对方主动雷达波的规避算法,同步率已经达到92%,干扰压制模块的反制效率提升了……”
他话音未落,主控台侧面一个不起眼的红色加密通讯灯急促闪烁起来,发出蜂鸣。
李安然的目光从屏幕上移开,眼神没有丝毫波动,伸手按下了接听键。
“老板,”安娜的声音从扬声器里传出,一如既往的冷静,却多了一丝尘埃落定的意味,“伦敦消息,‘信风’断了。”
屏幕幽蓝的光芒映在李安然深邃的瞳孔里,如同寒潭深处冻结的星火。他沉默地看着屏幕上那架在虚拟峡谷中灵巧穿梭、如同幽灵般的无人机模型。
“知道了。”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
他切断了通讯,目光重新聚焦在屏幕上。
寒风裹挟着黑海特有的咸腥与重工业废气的浑浊气味,呼啸着穿过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破败的厂区。巨大的船坞空空荡荡,生锈龙门吊的钢铁骨架如同巨兽的枯骨,沉默地刺向铅灰色的天穹。
标语牌上“光荣属于红色镰刀造船工人!”的俄文油漆早已剥落,只剩下斑驳的残迹。
船体结构设计大师,安德烈·伊万诺维奇·波波夫裹紧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旧呢子大衣,花白的胡子在冷风中颤抖。
他站在自己工作了近四十年的设计大楼前,望着这片曾经创造过“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如今却死寂一片的荣耀之地,浑浊的老眼里只剩下无尽的悲凉和麻木。
口袋里的工资袋薄得可怜,那点格里夫纳连买足够全家一周的黑面包都勉强。
一个穿着不起眼灰色工装、帽檐压得很低的精瘦男人悄然靠近,用带着浓重顿河口音的俄语低声道:“安德烈·伊万诺维奇,‘北极星贸易公司’的代表到了,在老地方等您。还是上次的条件,全家直飞…温暖的南方。”
波波夫布满皱纹的脸颊猛地抽搐了一下。他环顾四周,破败的厂房仿佛就是对他莫名坚持的最大嘲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