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谍战代号:未亡人 > 第1373章 德川..8

第1373章 德川..8(2/2)

目录

但现在,不管是他,是小油王,还是小郭,都开始有了专属于自己的私人力量。

这是长辈家族的认可,也是依靠。

小张三打给了张老三,给了三个人的地址。

“杀干净了。不要活口。”

“什么人?”张老三问。

“坏人。”

张老三笑了笑,“这里面有一个人,常年在租界,一直跟我在生意上有绊子,因为有洋人撑腰,我一直没捞着收拾他。

这倒是好,省事了。”

小张三多问了句,“之前一直在租界?”

“没错,上午还在租界呢。怎么晚上就到了这里了,真是奇怪。”

小张三忽然间明白。

这三人,应该都是租界的目标,只是因为日本人内部的某些原因,或者就是特务本身对情报的敏锐,让他们都聚到了日占区。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导致齐多娣本该在租界除掉的目标,急切的转到了他的手中,成为了他的任务。

“派些好手。”

“什么好手,有武器就行。”

张老三挂掉了电话。

小张三隐隐约约猜到,可能跟之前的十三太保的残余几个人有关联。

也就是之前电话里说的残羹剩饭。

那都是些精挑细选出来的人物,不得不防。

小张三想再嘱咐嘱咐

电话打过去占线,想了想算了,父亲应该在安排事。

“他也是老青帮,不用我多说。”

自己在那眯了一会,就被电话惊醒。

“喂。”他迷迷糊糊接了电话,“说。”

“三个人。死了俩,跑了一个。”

小张三瞬间睡意全无。

任务失败了。

跑了一个,就可能坏大事。

他连忙问什么情况。

“那个叫灰蛇的功夫不错,也很机警,撂倒了两个弟兄后跑了,负了点伤,不过看情况伤的并不严重。”

小张三暗自苦恼,挂了电话,就联系老齐。

告知了情况。

齐多娣想了想说道:“不要紧,今晚十三太保联系不到德川雄男。”

“为什么?”

“今晚的他,泥菩萨过河。”

小张三明白了。为什么非得今晚出手。

看来日本军部高层的变动,跟德川雄男有关系。

甚至于都接不到电话。

十三太保因为身份的问题,一直保持着单线联系,即便是要紧事,也不会直接见面。

“他万一联系特高课呢,德川不在,还有其他人啊。”

齐多娣在电话里笑了,“今晚他的办公室,很安全,没事。”

挂掉了电话,小张三把目光看向对面的三楼。

“那个谁,给我拿个望远镜来。”

“干嘛啊哥。”

“少废话。”

小张三拿着望远镜,对准对面的三楼。

夜风吹拂,窗户开着,窗帘飘动。

隐约间有个瘦弱的人影坐在床上,一动不动。

是个女人,也不是白冰。

白冰永远是里面最勤快的,除非睡觉,她不会待在床上浪费时间。

应该就是那个德川中佐的妹妹了。

看她那个样子,像是受到了某种惊吓。

“受了惊吓往奇哥这边送?”

小张三疑惑着,放下了望远镜。

特高课,侍卫室。

行军床上。

郑开奇呼呼大睡间,电话猛然响起。

郑开奇猛然坐起,一把拿起了电话。

电话那头,是一个蹩脚的日语,“中佐先生,我是灰蛇。”

急促的声音,喘息的语气,加上带着恭敬的慌张言语,郑开奇立马反应过来,不是眼睛,就是特工。

带名号的眼睛不多见。

灰蛇......

嗯,是十三太保里负责追踪的那位。

看来是老齐

怎么还跑了一个?

“莫西莫西。讲话。”郑开奇压低了嗓音。

“太君,我被袭击了。对方是有备而来。我能不能寻求紧急庇护。我现在在特工总部不远处的电话亭,马上就到特工总部门口——”

郑开奇心头一颤,就要说话,对方却没了动静。

像是失去了声带。

话筒那边有微微风吹动的声音,像是话筒在半空中摇晃。

郑开奇有些不明就里,想了想,看向周围。

工藤新并不在办公室,不知道去了哪里。

郑开奇刚想着出门,工藤新就开门进来,警觉道:“有电话的声音。”

“你什么耳朵?”郑开奇惊讶道。

工藤新笑了:“我就在门口。给你站岗。”

“哎吆喂,我哪里配啊,你可是服务中佐大人的。不说了。刚才有个电话寻求什么紧急庇护,说到一半挂了。

我正要出门找你呢。”

工藤新脸色一变,他是知道十三太保的。

“你坐一会。”

工藤新立马安排人去附近的电话亭看,不久,三人抬着一个无头尸体来。

郑开奇一看,也是大吃一惊。

“就他?头呢?”

“被割了。”工藤新骂道:“真的是,你们那句古话。屋漏偏逢连夜雨,该死的。”

“这是?”

“哦。特工组的外勤人员。”工藤新随口说着。

郑开奇突然说道:“工藤君,我现在有个推论啊,可能有点黑暗,但我觉得可能性挺大的。不吐不快。”

工藤新心烦意乱,说道:“你尽管说。我们,是好朋友。”

“说错了你可别生气啊。”

“没有的事情。”

“我怎么觉得,这几天发生的事情,都是在针对特高课。”

“哦?怎么说?”

“先是什么货车丢了,又是麻吉少佐被杀。

又是凑巧三笠长官被杀,特高课的特工又被阻击——”

看着工藤新慢慢难看的脸,郑开奇笑了笑:“是不是,有人在针对他?”

“有人?”

“日本人。”郑开奇重复了一遍,“军部的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