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向同行播撒爱的天使尤金(1/2)
为什么说,从搬进这个捡漏得来的豪宅里,金融街的同行就纷至沓来?
是尤金在新到手的别墅里开了PARTY吗?不,是他们不得不硬着头皮上门拜访。
要知道,90年代的金融市场已经有了复杂的衍生品关联(比如外汇远期、利率互换、信用违约互换等),
这些投行不仅直接做空了日元,还通过“日元-美元利率互换”“日元计价债券的信用衍生品”等工具加了杠杆。
比如,他们赌日元贬值会压低脚盆鸡国债利率,于是大量做空脚盆鸡国债期货,同时用日元拆借资金去做其他高风险投资(比如东南亚地产债、新兴市场股票),形成“外汇-利率-信用”的三重风险绑定。
而自情人节开始,日元短期暴力升值,直接引爆第一颗雷——做空日元的头寸爆仓,需要追加保证金。
不幸的是,日元升值推脚盆鸡高央行加息预期,脚盆鸡国债价格暴跌,做空国债期货的头寸也跟着爆仓,形成了“二次保证金海啸”。
更致命的是,他们用日元拆借的资金成本因日元升值+加息预期飙升,而投向东南亚的资产因市场恐慌被连环抛售,无法快速变现,导致“拆入资金到期要还,资产卖不掉,保证金催着缴”的死循环。
此时,投行的现金储备不是被一次亏损耗尽,而是被“多重杠杆下的连环爆仓+资产无法变现”锁死——账上有资产,但全是卖不掉的烂摊子,手里的现金连缴保证金都不够,必须立刻找钱填窟窿,否则触发破产清算条款。
而90年代投行的资本金充足率要求远比现在严格,一旦触发清算,股东权益会被清零。
面对大笔的资金缺口,哪怕是摩根、高盛之流,对此也头痛无比。
因为筹集这些资金需要时间,而此时,他们最缺的,恰恰就是时间!
要知道,1994年2月的日元危机是典型的“黑天鹅式流动性危机”
——金融街机构此前重仓做空日元,却因日元突然升值触发高杠杆爆仓,需要在48-72小时内补充巨额保证金!
48-72小时内!
按这些投行动辄高高杠杆入场的架势,1亿美元头寸爆仓可能需要数亿甚至十几亿资金平仓。
你让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上哪去搞这么多钱来?
哪怕高盛、摩根之流在美林顿、脚盆鸡和欧罗巴等地都拥有数不清的优质资产(如美股蓝筹股、实业股权),
但这玩意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好买家。
同时,拿的出他们所需求巨款的存在也寥寥无几。
由于金融街的共识,他们能想到的寥寥几个资产接收方,此时也都陷在各自的麻烦中。
暂时买不买得起都还两说。
而如果“优质资产”也因恐慌被抛售砸价,强行变现则有极大可能会引发连锁暴跌。
比如摩根持有的可口可乐股票一旦大额抛售,可能导致其自营盘其他头寸跟着崩盘,这反而会更加加剧亏损。
向央行求助?
脚盆鸡央行此时正因日元升值焦头烂额,不愿救“做空本国货币的外资投行”;
美联储则因“日元升值可能冲击美林顿出口”持观望态度,审批流程冗长,等他们批下来,投行早因保证金违约被清算了。
其他央行也因为自身原因或者避险情绪拒绝拆解,导致传融资渠道(同业拆借市场、央行贴现窗口)瞬间冻结。
至于说向其他资本(比如中东石油资本、欧洲老牌财团)借钱?
这些资本看到日元波动引发的市场恐慌,要么趁机漫天要价,要么担心投行破产不敢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