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8章 视察国资委(1/2)
正月初八的滨州,晨雾裹着雪粒打在国资委办公楼的玻璃幕墙上,凝成一道道冰痕。
滨州市国资委主任王凤国站在门廊下第五次看表时,黑色轿车的影子终于穿透雾霭。
他下意识地拽了拽深蓝色西装下摆,这件去年新买的西装,今早第一次穿就被冷汗浸出了深色的印子。
“主任。”
王凤国身边的人低声问道:“这沈书记什么意思,大年初八上班第一天不开常委会,跑咱们国资委来视察工作?”
“我上哪儿知道去。”
听到这个问题,王凤国没好气的说道:“我估计市委常委们都很好奇,要不你去问问沈书记?”
对方闻言缩了缩脖子,哪儿敢在说话。
开什么国际玩笑!
这位沈书记虽然上任的时间不短,但大家如今都已经知道,这绝对是个手段狠辣的官二代,真正有本事的人。
沈青云下车时,带着一身寒气。
他没像往常那样与迎上来的人握手,目光越过王凤国的肩膀,落在门楣上滨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铜牌上:“王主任,听说你们档案室保存着全市国企改制的全套档案?”
他的声音平静,却让王凤国的后颈瞬间泛起凉意。
很显然,这位沈书记来者不善啊!
“是的,是齐全的,沈书记。”
王凤国侧身引路时,皮鞋跟在大理石地面上滑出半寸,缓缓说道:“九五年第一批改制企业开始,每卷档案都按规定保管。”
这种事情上面,他不敢隐瞒沈青云,毕竟沈青云的身份摆在那里,人家自己也能够查到的。
“走吧,过去看看。”
沈青云一马当先的走在前面,朝着国资委办公大楼走去。
身后一大群人跟着他的脚步,一个个脸色都很严肃。
市委书记大年初八上班第一天不开常委会,却来到国资委进行调研,这本身就代表着某种信号。
档案室在三楼西侧,铁门推开时发出吱呀的老响。
三十组铁柜摆在那里,空气中飘着樟脑和霉变的混合气味。
沈青云径直走向标着轻工系统的区域,手指在积灰的柜门上划过,留下一道清晰的白痕。
“滨州第一造纸厂,五七年建厂,零四年改制。”
他突然开口,像在背诵某种早已烂熟的经文:“职工总数两千三百六十二人,其中离退休五百六十七人,当时评估净资产三千五百万。”
王凤国的喉结猛地滚动:“沈书记对情况很熟悉。”
“我不光熟悉数字。”
沈青云弯腰抽出最底层的档案盒,封条上的红色印章已经褪色,平静的说道:“我还知道,这家厂改制时,职工应发买断款总额四千三百万,实际发放不足一千八百万。”
他戴上白手套,指尖捻起一张泛黄的工资表:“秦佑天,技术员,工龄二十年,应发三万八千六百元,实发一万三千元。这中间的钱,去向是什么?”
档案管理员小李慌忙翻找台账,手指抖得差点把文件夹掉在地上:“这,这可能是分期发放的记录……”
“分期十年?”
沈青云把工资表拍在金属台面上,发出哐当巨响:“还是说,分期进了某些人的口袋?”他突然转向王凤国,眼神像冰锥:“你们这些国资委的干部,对这些事情了解么?”
“这个,我们真不知道。”
王凤国犹豫了一下,还是老老实实的说道。
“是么?”
沈青云冷笑道:“可是每年都有造纸厂的群众上访。甚至几年前还有人举报,当初负责改制的工作组副组长,收受贿赂,是一台奥迪轿车,你们怎么处理的?”
王凤国的眼镜滑到鼻尖,他扶眼镜的手在抖:“当时,当时查过,说是他个人借款……”
“个人借款?”
沈青云冷冷的看着他:“你觉得这个理由合适么?”
说着话,他没好气的说道:“我看了你们国资委去年的工作总结,说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化解。这就是你们的化解?把老百姓的血汗钱变成领导的豪车?”
隔壁办公室的人都被惊动了,趴在门缝里张望。
王凤国的脸涨成猪肝色,站在那里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如果是别人批评他,他或许还敢反驳一下,可沈青云的身份摆在那里,人家是市委书记,下一步是省委常委,这样的人根本就不是自己能够反驳的。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是省国资委主任,面对沈青云的时候,那都是没有任何底气的。
沈青云没理会他的忙乱,转身走向另一个档案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