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管你是人是仙穿越了都给我种田! > 第204章 盯上江南

第204章 盯上江南(1/2)

目录

五月带走最后一丝清凉,进入六月的长安愈来愈炎热,晨间傍晚似乎只要还有一丁点阳光,燥热的温度就不会降下去,于是乎避暑纳凉的人就变得多了起来。

富贵人家都有属于自己的避暑消夏的山庄别院,寻常百姓只得依靠登山游水,找一片茂盛的山林或湖泊水潭来躲避酷热。

也不知怎么回事,这才六月就这样异常炎热,西北刮来一阵大风,带来的黄沙能笼罩半个长安城,将人困在家中无法外出。

面对突然而至的酷热和沙尘暴,纪清越赶紧回到画里。画里的气候是由外面的世界决定的,外边下雨,画里也会下雨,外边下雪,画里也跟着下雨,如今刮起沙尘暴,他得回去查看地里的情况,等结束了再出来。

虽然有神奇土地这个超级低保,保证画里的作物不会暴毙,但极端情况下处理不当还是会损失惨重。

……

距离李三郎检验证物已经过去十日,检验结果确实出现了纪清越说的那些现象,将浸入盐酸的石头粉末放在铜钱上用力摩擦,铜钱上果然出现细微的如同银屑般的银白色粉末,这时再把铜钱放上火上灼烧,银白色粉末便会消失,同时出现一丝细微的臭味,如同腐坏的臭蛋,将李三郎熏得猝不及防。

纪清越解释说,丹砂是硫化汞矿物,里便含有大量汞,汞便是水银,要想检验碎屑里有没有汞,可以根据一些化学鉴别方式观察,如今用的就是铜片置换法,硫化汞与盐酸反应,在铜片表面摩擦会产生银白色的汞铜合金,这种合金在加热后会消失,摩擦过程中还会产生一种臭鸡蛋味的硫化氢气体,李三郎就是被这种臭气熏到的。

有趣的是,李三郎过几日再去验证时,发现竟然毫无反应!

要说他为什么还要检验一次,一是出于谨慎确定结果的准确性,二是化学实验确实有趣,就像小孩得到了新玩具,总想拿出来玩耍。

也就是这一测,竟然发现了这么令人震惊的事。

李三郎又挑出一些碎屑继续检测,得到的结果还是毫无反应,没有像第一次试验那样既出现银白色粉末,也产生臭味。

这些石头碎屑很可能已经被调换了。

纪清越也同意李三郎的猜想,没有银白色粉末表示碎屑不含汞,没有臭味表示不含硫。

即使元素分布得再怎么不均匀,在李三郎几次测验中,也不可能一次都检测不出与第一次试验相同的结果。

只能说明,从胡商那里得到的证物已经被人调换了。

为什么要调换?是什么人调换了证物?

至今为止,三个胡商的真实身份还未查明,过所上的信息也未能完全查实就已经结案,没办法大动干戈地继续调查。但是,李三郎很庆幸自己动作迅速,赶在证物被调换之前就做完检验,得出石头是丹砂的结果,由此证明三个南蛮胡商曾经去过锦州,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路引很有可能是准确的,造假的是身份信息。

毕竟造假的成本还是挺高的,造假的地方越多,被发现的风险也跟着增加。

现在仅凭他一人之力已经无法再追究案件背后的真相,不过他相信这一切只是一个开端,灭口的目的是为了隐藏更大的秘密——丹砂的去向。

一番计算下来,每个箱子除了放置蜀锦和蚕种,还要藏丹砂,根据箱子容量和蜀锦占比,汇总起来丹砂大约能装满十只箱子。

这种不多不少的数量要想做到掩人耳目也不是什么难事,如此一来,会是谁拿走了这些丹砂?

纪清越回到画里,立刻下山直奔房子,将门窗和挡雨板都放下来,防止沙土吹入房子,接着把四散的牲畜赶回砖房,还在地里的水稻小麦和蔬菜之类的作物只能自求多福,但愿沙尘暴的威力不大或神奇土地给力,让作物安全渡过这场灾害。

没有卖菜这个消耗新鲜蔬菜的途径,现在地里的蔬菜基本只用作留种,把引水沟挖到地里,只需隔几日开沟放水一次,保证土地湿润就行。

当种子存够数量后就用骡和山羊送到山顶的库房,方便店铺取货。

最初,他与李二郎想的是依靠棉花赚足名声和钱财去长安,做出巨大贡献后说不定能得到皇帝赏识。可一路走下来,他们发现仅仅这么做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幸运地见到皇帝也无法拯救皇帝,难道要跟皇帝说:“明年你会死于一场刺杀吗?”

纪清越敢肯定,若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给皇帝传消息,不出一日,就会被皇帝派来的人顺藤摸瓜找到,即使找不到他本人,身边的李家人也一定会受到牵连,那个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就不是他能够控制的了。

敌人在暗他在明,最终还是得依靠自己调查。

万幸的是,关于棉花的那份属于李家的功劳都归到三郎身上,大理寺七品主簿虽说只是一个负责档案卷宗管理的小文职,但也算得上正式步入长安的官场,打听和搜罗官场上的一些消息肯定会方便得多。

将李三郎推入大理寺的左仆射大人不知是什么立场,因为陆小姐成功躲过山单匪患,所以从根本上阻止左仆射大人黑化。在人们看来,陆大人是改革的重要推手,除了江南侵吞军粮一案,还有两年前颁布的新税,也是在陆大人的布局下一手推动的,如今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顺利实行。

这么一看,陆大人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具有铁血手腕的“能臣”。

官场中不少人在传李三郎与左仆射大人关系复杂,并非是提携关系,左仆射大人之所以安排李三郎授职,都是因为自家女娘!

陆家小姐与李三郎差不多年纪,男子十八未娶倒是不少见,可女子十八未嫁就稀罕了。

十八还未说亲的姑娘,在大黎已经算得上“大龄姑娘”了,幸亏陆家小姐家世不凡不愁嫁,极其疼爱女娘的左仆射大人自然慎重对待,唯恐选错人害了自家女娘。

可怜李三郎,在陆家没有表态之前既不能否认又不能解释,唯恐说错话惹怒陆家让陆家小姐陷入进退两难局面,故而只得低头忽略他人的八卦,默默完成手头上的工作。

大男人被谈论几句又没什么,别人想说什么就让他们说吧……

说起来,自从曲江大会结束后与陆家小姐在陆家别院里碰过一次面后,李三郎与陆府再无交集。

上一次碰面是陆家小姐主动邀请,除了告知他授职的事已经确定让他回去等消息外,还有国公府祭佛的安排。

每年七月十五,尉迟一族便会前往福安寺祭佛,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不同的是,今年七月十五,国公府不止是祭佛,还要重新修缮灵基大师的佛塔。

“十年前西北的那场兵乱过后便是一场撼天动地的地龙翻身,佛塔本就因年代久远而风化腐朽,地龙过后更是崩塌断裂,损毁严重。”陆绿对李三郎说:“当时国公府只对地上的石塔做了彻底修缮,而未敢触动下方的地宫。”

“这是为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