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人定胜天?(1/2)
【当然,除了朝廷的战略计划之外,无数的网友对此类似的工程计划的讨论也是十分的热烈。
比如在网上热度很高的红旗河工程,据说是有专家提出的设想。
其大概就是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计划的起点为起点,并且将雅鲁藏布江也连接起来,然后沿着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修建运河,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向西引水入塔里木盆地,将那巨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改造成良田。】
...
"什么?这可能吗?”秦始皇深吸了一口气。
...
“这能行吗?光是看这地图,就能想象那沙漠是多么的巨大,这能行?”
永乐帝朱棣看向了林则徐。
林则徐摇头道:“这怕是不行吧,这沙漠太巨大了,得多少水才能改造过来啊。”
...
汉朝,汉武帝时空,因为汉武帝不在,太子又很小,所以只能让卫子夫出来顶一下。
她看了看张骞,道:“那沙漠看起来好大,这样的工程真的能行吗?”
...
祖冲之,张衡,很多科学家们都在心中快速的计算着,这样的计划是否可行,虽然不管现代世界可行不可行,他们这里也不行,但并不妨碍他们想象。
几乎所有的观众都没考虑这个河道是否能建成,绝大部分的人考虑的是这水到底够不够改造沙漠。
...
【显然,这个工程是难以实现的!
其难点主要有两个,第一,就是地势的问题。
虽然塔里木盆地的海拔高度很低,低于这个构想的取水点青藏高原的东南部,但是中间要经过的路段可不低!
虽然我们有很多类型的大型抽水机,能够将低处的水大量抽到高处,但一般都是用在特殊情况,短时间内使用。
像这种大规模长期的调水工程,则必须要利用高低差的重力势能进行自然调水。
要用抽水机,这得是天量的电力能源消耗,那当真是得不偿失。
而如果想要找到一条可以自然调水的路线,哪怕是不知道要穿多少山,越多少岭,打多长的底下隧道,绕多大的圈。
这工程量,只怕是不知道要超越南水北调工程的多少倍了。
并且,最重要的还是第二个原因,那就是这样的工程,对于塔里木盆地来说,是杯水车薪。
众所周知,沙漠的两大问题,一是降水量稀少,二是蒸发量巨大,就按这个设想调过去的水量,根本难以改变塔里木的整体环境,而且蒸发浪费极大。
很多人认为,长江流量巨大,澜沧江流量巨大,恒河流量巨大,那么从他们的上游应该也能调到特别多的水。
但实际上,这些大江大河的上游的水量只能说一般,因为真正的大江大河,不是从源头就是大江大河的,而是沿途不断汇聚了无数河流才形成的大江大河。
就像有人说,咱们在雅鲁藏布江上游修建大型水坝,将水堵起来,让下游的那个整天幻想能打过我们的天竺的世界上最脏的河流之一的恒河没水。
这种说法就是明显错了,因为在我们境内的雅鲁藏布江的水量,其实只占了天竺恒河水量很小的一部分。
恒河绝大部分的水源都来源于青藏高原南坡挡住了印度洋水汽,致使恒河流域降水量极其巨大。
所以将雅鲁藏布江堵起来并不能切断恒河的水流,其对天竺的主要威胁,大概只能是将水蓄起来之后,趁着对方雨季洪水泛滥的时候,打开闸门。
当然,我们新华夏是不会干这样的事情的!
毕竟真要有事,当年我们能锤爆天竺,能让我们的神人几天几夜都想不明白,这样的战斗力是怎么敢来挑衅华夏的,还扬言要把我们占去一大半的。
现在,只能说差距更更更大了!根本用不到这样绝杀千里的战术。】
...
“哦,原来这个方案不行啊!”张衡摇了摇头。
...
“我还以为可以呢!”林则徐说道。
...
“这第二个才是根本原因呀。”苏轼恍然大悟。
...
“嘿嘿,其实这个说的什么雅鲁藏布江修大坝的战术很好啊,反正
...
“当年韩信就是这样冲垮了龙且,不过,这个战术可以的,反正冲的也不是我华夏人!完全可以搞嘛,顺便拿啥修大坝不是还可以发电嘛!”
汉高祖刘邦嘿嘿一笑。
群臣一脸的惊讶的望过去,刘邦挺了挺身体,脸上尽是得意之色。
...
【当然,类似的天马行空的想法还有很多,比如几十年前,就有个商人扬言说要将喜马拉雅山脉炸出个巨大的豁口来,让印度洋的水汽能够穿过青藏高原,这样就能给塔里木盆地带去丰富的降雨。
那其实这个想法只能说更加的不切实际了。
因为气候问题,乃是宏观问题,非是改变一两座山,几座山就能改变的问题。
要想改变一个地区的整体气候,那除非能够改变一条山脉地势那样的伟力。
很显然,这种想法,就算是给青藏高原炸塌出一条连接南部次大陆和塔里木盆地,海拔差不多,宽度一百公里的巨大通道,都无法改变塔里木的气候!
而这样的土方量,别说是一百公里宽的通道了,就算是一公里宽的,那也不是人能完成的,毕竟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塔里木盆地平均海拔1000米。
这山石泥土往哪里放?怎么运?
现代人常说人定胜天,人拥有科学技术,能上九天揽月,能下五洋捉鳖,但其实相对于自然界,人类的力量还是渺小的。
就如很早以前,就有很多说,要是人类发生核战争,会毁灭地球。
但实际上,就世界上所有国家现存的12000多颗核弹一起爆炸,其威力差不多也就150亿吨TNT的当量。
而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地震,9.5级的大地震,其释放的能量,差不多也就等同于27亿吨TNT。
虽然这次地震对地震发生地的人类和地表造成了毁灭级的灾难,但相对于地球而言,大概也就相当于人被虱子咬了几下!
所以,我们现在改造自然的总体思想就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不是想当然的瞎整。
就像我们的伟大工程之一,改造沙漠,将沙漠变绿洲,不是将像塔里木那样的沙漠改造成绿洲,而是将毛乌素这样的沙漠改造成绿洲。
而两者最核心的区别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因为气候原因形成的沙漠,该地区降水量极其稀少,即使人工运水,种上植物也没多大用处,因为一旦失去了人力,植物就会立马缺水枯死。
而毛乌素沙漠则是因为在历史上的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导致了土地荒漠化,没有了植物的保护,其水分蒸发量急剧增大,从而使荒漠不断扩大。
但是其地区本身的降水量是可以自然保持草原植被覆盖的。
因此,这样的沙漠才有改造的必要!】
...
宋仁宗时空,张载感叹道:“这就是天人合一的道理啊!”
...
“哎,现在咱们大唐想要改变关中和晋地的地貌环境,还是很难啊,还得是先发展科技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