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我爹贪污入狱,国防大学还要特招 > 第577章 厚重而又沧桑

第577章 厚重而又沧桑(1/2)

目录

资料室的门伫立在昏暗的走廊尽头,像一位沉默寡言的老者。门有些陈旧,边缘的油漆已经剥落,露出斑驳的底色。赵承平走到门前,伸出手,握住那有些冰凉的把手。

当他轻轻转动把手时,“咯吱”一声轻响在寂静的走廊里回荡开来,仿佛是岁月在叹息,诉说着那些被尘封的往事。

他一迈进资料室,一股陈旧纸张和灰尘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历史的味道,厚重而又沧桑。一排排高大的档案柜如同整齐列队的士兵,沉默地守护着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赵承平迅速在其间穿梭,脚步匆匆。他的目光急切地扫过柜子上的标签,眼神里满是渴望,心中默默祈祷着能尽快找到当年那场车祸的调查报告。他的手指轻轻划过标签,每一次触碰都像是在触摸一段可能解开谜团的线索。终于,在一个标有旧案编号的档案柜里,他的目光定格在了那份调查报告的档案盒上。那一刻,他感觉自己的心跳陡然加快,仿佛时间都为这一刻凝固。

他小心翼翼地将档案盒取出,双手就像捧着稀世珍宝一般。他把档案盒轻轻放在旁边的桌子上,每一个动作都轻柔得生怕惊扰了里面沉睡的真相。

打开档案盒,里面的纸张已经微微泛黄,泛着一种陈旧的光泽,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霉味,那是时光留下的独特印记。

他先看到了几张现场照片,照片里的场景惨烈至极。那辆被撞得面目全非的汽车,车身扭曲得如同麻花,金属部件扭曲变形,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巨手随意揉捏。

玻璃碎片散落一地,在灯光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仿佛是那场灾难留下的绝望泪花。四周的地面上满是刹车的痕迹,一道道黑色的线条像是大地痛苦的抓痕,斑斑血迹更是触目惊心,仿佛还在诉说着当时的惊险与恐怖。

然而,一个细节陡然引起了他的注意。死者王建军手腕上的手表停在了11点15分。

他的眼神瞬间凝固,就像被磁铁吸引住一般,眉头紧锁,形成了深深的沟壑。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疑惑,像一团乱麻在他脑海中缠绕。

他迅速翻找尸检报告,手在纸张间急切地翻动,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当看到报告中显示死亡时间在10点半左右时,他的心跳猛地加快,仿佛要冲破胸膛。手表时间和死亡时间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仅仅是手表故障,还是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一种强烈的预感告诉他,这可能是解开父亲失踪谜团的重要线索。他仿佛看到了一条隐隐约约的线,将父亲的失踪和这起车祸串联在了一起。

他的手微微颤抖着,偷偷地拿出手机,眼睛还不时警惕地向四周张望。他的眼神里充满了警觉,像一只在黑暗中觅食的猎豹,时刻提防着周围的危险。他尽量把手机屏幕调暗,微弱的光线在他的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手指快速地按下快门键,每按一下,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仿佛做了什么天大的错事。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害怕被人发现自己在窥探这些秘密,害怕自己的追查会因此中断。拍完后,他匆匆将档案盒放回原处,双手慌乱地整理着桌面,试图让一切恢复原样,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离开了资料室。

下班后,城市的街道上热闹非凡。霓虹灯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芒,车辆川流不息,喇叭声、刹车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喧嚣的都市交响曲。

行人如织,脸上洋溢着下班的轻松与愉悦。

然而,赵承平却无心欣赏这热闹的景象。他的脑海里全是那份车祸调查报告里的疑点,那些疑问像一群嗡嗡作响的苍蝇,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他径直走向图书馆,脚步匆匆,仿佛身后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紧紧盯着他。

图书馆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书墨香,安静而祥和。柔和的灯光洒在书架上,给每一本书都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他在前台工作人员那里说明来意后,便来到了存放旧报纸的区域。

这里的报纸按照年份整齐地摆放着,一摞摞的报纸像是历史的厚重沉淀,每一张报纸都记录着那个时代的故事。

他蹲在地上,开始一本一本地翻阅当年的报纸。每翻开一份报纸,纸张都会发出清脆的响声,像是在开启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

他的眼睛在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片中仔细搜寻着,眼神专注而坚定。希望能找到与那场车祸有关的更多信息,每一次扫视都像是在黑暗中寻找一丝光亮。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的脖子开始酸痛,就像有一根绳子紧紧勒住他的脖颈。眼睛也因为长时间的专注而有些干涩,像干涸的河床。

但他丝毫不敢懈怠,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找到更多线索,揭开真相。

终于,在一篇不起眼的小报道里,他发现了重要线索。报道里提到车祸地点就在码头附近,还提到有目击者看到黑色轿车,可警方通报里却完全没提这个线索。

这其中的蹊跷,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让他意识到事情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

他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迷宫之中,每一条看似正确的路都可能通向死胡同,而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线索,就像迷宫里的陷阱,稍有不慎就会让他陷入更深的困境。

夜幕如墨般沉沉地压下来,城市在夜色中渐渐安静,喧嚣的街道归于平静。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像一个个孤独的守望者。

赵承平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

屋内的灯光昏黄而柔和,洒在地板上,形成一片片温暖的光斑,却无法驱散他心中的烦闷与不安。他走进卧室,缓缓躺在床上,双眼望着天花板。

天花板上的纹路在灯光下显得模糊不清,就像他心中的谜团。大脑却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那些线索在脑海中不断翻腾,像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让他无法平静。

他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被子被他蹬得乱七八糟,枕头也被他挪来挪去。一种强烈的冲动驱使着他,他猛地从床上坐起,趿拉着拖鞋来到书桌前。

拖鞋在地板上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像他急促的心跳。他打开台灯,暖黄色的灯光照亮了桌面,他拿起纸笔,准备把目前掌握的线索都写在纸上,试图梳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

笔尖在纸上摩挲,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春蚕在咀嚼桑叶。他写下第一行字:“父亲查到了领导受贿的证据,准备举报前突然失踪。”

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父亲那坚毅而慈祥的面容浮现在眼前。他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坐在父亲的膝盖上,听父亲讲述那些正义与邪恶的故事。

他记得父亲那段时间总是眉头紧锁,额头上的皱纹像一道道深深的沟壑,行色匆匆,脚步急促得像要去追赶什么。嘴里偶尔会嘟囔着一些关于证据、举报之类的话,声音低沉而焦虑。那时的他还小,并未在意,只觉得父亲变得有些陌生。如今想来,父亲那时一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黑暗中独自与那些腐败势力抗争。他就像一位孤独的勇士,面对千军万马,毫不退缩。而他的失踪,无疑是那些人为了阻止真相曝光而采取的卑鄙手段。想到这里,赵承平的手微微颤抖,那是愤怒与无奈交织的颤抖。一股怒火在心中熊熊燃烧,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要将那些黑暗势力烧成灰烬。

接着,他写下:“关键证人王建军在父亲失踪后死于‘车祸’,而车祸现场有疑点。”王建军的照片仿佛就印在他的脑海中,那是一个看起来精明干练的男人。

他穿着整洁的西装,打着领带,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机智和敏锐。他是领导的秘书,知晓很多内幕,就像领导身边的影子,掌握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父亲失踪后两个月,他就遭遇了所谓的“车祸”。赵承平又想起白天在资料室看到的照片,那惨烈的现场,汽车的残骸、血迹和刹车痕,一切都还历历在目。

还有手表时间和死亡时间的差异,这就像一个巨大的问号,悬在他的心头。他仿佛能看到王建军在车祸发生前的惊恐表情,瞪大的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那辆肇事车辆背后,说不定就隐藏着那些想要灭口的黑手。他们就像一群躲在黑暗中的毒蛇,随时准备给那些威胁到他们利益的人致命一击。

他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那是他对那些凶手的愤怒和对王建军的惋惜。

最后,他写下:“现在领导又和陈晋中秘密见面,明显是在销毁证据。”

第二天清晨,第一缕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线,小心翼翼地穿过窗户的缝隙,轻柔地洒在赵承平的脸上。

他却在一夜辗转的梦境中备受折磨,那些支离破碎的梦境里,全是父亲焦急的面容、王建军车祸现场的惨状,以及无数双隐藏在黑暗中、窥视着他的眼睛。

当他终于从噩梦中醒来,只觉头痛欲裂,双眼布满血丝,像是两团燃烧殆尽却仍有余烬的火炭。

然而,心中那团探寻真相的火焰,非但未被昨夜的梦魇浇灭,反而在清晨清冷的空气中烧得愈发炽热。

回想起昨日梳理的线索,每一个细节都如同沉重的铅块,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王建军,这个关键人物,就像一把未开启的锁,藏着无数可能揭开父亲失踪之谜的答案。

那串神秘的数字、车祸现场的疑点、王建军那句“要出大事”的醉话,如同一张错综复杂的网,将他紧紧束缚,又指引着他不断向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