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偷来的仙术有点神 > 第623章 终不似,少年游

第623章 终不似,少年游(1/2)

目录

风道是她造的。

亭是她造的。

她自己还在亭中留下了一幅自画像。

林小苏大感兴趣:“此画中人,却是哪位前辈为何留下这幅画”

长老作了解释……

此画,乃是青丘三千年前的一位传奇女子所画。

此女,名胡姬。

胡姬有一双胞胎姐姐离姬,二人从小到大,从未分离,然而,三千年前,离姬江湖中邂逅一苍渊俊杰,隨他而去,胡姬北楼为她送別,弹了一曲《人海茫茫》,没曾想,一曲成真。

从此以后,再也没见过这位姐姐。

她多方打听,甚至还进过苍渊,谁曾想,那位苍渊俊杰,竟然查无此人,而她姐姐,也就此人间蒸发。

胡姬万念俱灰返回青丘,造了风道,打造了这座醉月亭,在亭中自画一像,置於其中,这或许是一个美好的期待,期待著来到青丘的某个客人,看到这张画像,给她提供她姐姐的消息,毕竟她的像貌与姐姐几乎完全相同……

长老讲完了这段风道与醉月亭的歷史,手一起,一根香飞上天空,迎风而燃。

全场安静如夜。

所有人都注视著两人的表现。

香燃未半,李承年轻轻一笑,走到照壁之前,提笔写下……

“风道上客,夜来醉月眠,千秋犹恨短,阴阳顶上参。谁言北楼別,此生再无喧且伴流云去,执手看来年……”

五言之句,一泻千里。

字字珠璣,句句有物。

充满了对胡姬寻找姐姐的祝愿。

也充斥著对胡姬这位传奇仙子的恭维。

满场之人,全都点头加讚许……

“一首长诗,包含风道,醉月亭,亦融入了『北楼』,真是落笔成篇,无愧於京城才子也。”二长老道。

大长老拈鬚而笑:“李公子可是书香门第,其曾祖父乃曾是大荒帝师!”

“寻常人,帝师已是顶峰,而其曾祖,出宫门之后,成江南大儒,真正是名满天下……”

密室之中,七公主和她三姐眼睛也亮了。

虽然说姐妹俩看男人各有侧重点,比如说七公主只看脸,三姐更看重男人猛不猛硬不硬,但是,身为狐族女子,还是喜欢诗文的。

这李承年一提笔,一行行考究至极的诗词从笔尖而出,自然流淌,这份文笔流香的瀟洒,这份才华横溢的姿態,还是让她们沉迷。

唯有千灵圣女,眼中有了疑问……

这真是他临时写的

我为什么就那么不信呢

比如说,这里面有一句:“阴阳顶上参”!

说的是胡姬修的是阴阳法则。

而且已然绝顶。

长老们介绍过她的修为法则吗

没有吧

你如果是第一次听到她的故事,你如果不了解她的生平,你怎么知道她修的是阴阳法则

她严重怀疑,这是大长老跟他唱的一曲双簧。

提前泄题,提前准备……

那么,他呢

他能写出什么

不可否认的是,他是大夏那边的人,他饱受大夏文化薰陶,他头脑中应该记下了一堆的古诗词,在这个修行为重,诗词为消遣的荒古界,诗词这一块理论上无惧他人。

然而,这里的背景有些特殊。

跟大夏一个是世俗界,一个是仙侠界,能完美对接么

李承年笔一收,最后一句:“何当剪青翼,飘然水上仙”题上了照壁。

全诗十六句,八十个字。

有地名,有歷史,有讚许,有祝愿,亦有最后的那一份劝告:放下。

完整度可以说是相当高了。

大长老一声嘆息:“李公子之诗,相传在京城千金不换,今日看来,果是高明之至,胡姬若知,当谢公子也!”

声音一落,那幅画像突然动了。

哗哗一响间,画上的女子似乎微微一礼。

眾人全都看呆了。

这间醉月亭,难道还真的与那位传奇女子相通

李承年的诗,竟然得到了她的认可!

这是从来没有发生的事情。

李承年兴奋了,深深一鞠躬:“谢胡仙子!”

“苏公子,该你了!”大长老淡淡道:“请吧!”

此时空中之香,已然快要燃尽。

千灵圣女目光一抬,心头微紧。

他会写哪一首哦,不,抄哪一首她怀里这本诗集中,似乎没有特別合拍的……

林小苏目光抬起,画中女这一刻似乎也看著他。

她的面容,宛若二八佳人。

但是,她的眼睛,却是无尽的沧桑。

带著时光一去不回头的无奈。

带著成长带来的忧愁。

林小苏开口了:“仅以一词送与胡仙子,此词名:《唐多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