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牝鸡司晨新解(1/2)
却不料此时褚遂良又跳将出来捣乱,一声“且慢”便将众人的视线拉了过去。
褚遂良这离退休老干部见众人皆侧耳倾听,不由得得意了几分。
“老夫以为不妥,牝鸡司晨,乱之始也。何况还是一个不检点的乡野村妇,若连德行都不顾了,未免将我大唐的官身也太不当回事了吧?”
崔尧皱眉,这老头未免太多事了吧。
“还请褚大人莫要混淆视听,牝鸡司晨的帽子未免扣的有些冤枉。
我先前已然说明,我户部新设诸司乃是技术研发之所在,并非是牧民官,手底下管理最多的也是相关产业工匠,怎么?褚大人是觉得几个技术官僚会因为理念有了差异而造反吗?”
褚遂良捻须笑道:“混淆视听的是崔大人才是,什么叫技术官僚?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在老夫看来,这大唐的官吏可没有这么清晰的界限!
难道钻研技艺的,一辈子都要限制在技艺范畴吗?
工部尚书阎大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嘛,谁能保证一个人一辈子不升迁呢?
正所谓水无常势,若是将官员这一辈子在入仕的这一刻就注定了一辈子,那我辈还做什么官?简直没有道理!
故而,老夫认为,只要入仕,就一定注定了会发生各种调遣,或升或降,不一而足,谁也不可能带着一个标签过活一辈子。
因此,老夫有必要认为,不能只因为一技之长,就胡乱封官许愿。
入仕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是需要多方评定,综合考量而定才是。
所以,不管什么官吏,都要才德兼备方才具备了踏入仕途的资格,老夫说的可有问题?”
李承乾点点头,对着崔尧说道:“老褚说的有道理哇。”
长孙无忌悄声提醒道:“咳咳,陛下,注意措辞。”
褚遂良只当是没听见,陛下就那个素质,自己又不是第一天知道,他只知道自从不在相位上待着,自己反倒活得越发洒脱,想怼那个就怼那个,那叫一个自在。
“话不能这样说,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既是我大唐需要的人才,至于私德,某以为乃是锦上添花之物,并非为官之必要准则。
私德即便再高洁无暇,若是与民无益,这种官员才是不合时宜吧?
我朝自先帝二十一年推行的官吏考评标准,便已经可以很好的表明这种观点。
先帝昔年率先提出富民、悯农、强工、稳市、劝学这十字准则,无一不是针对各地官吏的政绩而衡量。
敢问褚大人,这里面又有哪一点是针对官员私人道德所设?
由此可见,远见如先帝,早就给天下官员做好了规则,利天下者为好官,与国有益方为良臣!”
褚遂良好整以暇道:“什么是准则?准则在老夫看来,乃是行事的最低标准,若是人人皆以准则来衡量自身得失,岂不是道德沦丧?
圣人传承千年教化,难道就传下了个守规矩?老夫不才,自诩为儒家末学后进,对于尔这法家言论实在不敢苟同!”
字数不多,讽刺十足,意思就是你这等人的道德水平太过低劣,竟以准则为自身的道德标准,老夫不屑与尔为伍。
崔尧并未恼怒,只是淡淡的说道:“以道德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一个合格的人,本身便是不道德的。
管子也曾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可见道德这个东西,其实在评估的时候是有前置条件的。
你不能强求一个快要饿死的人见到路边售卖的吃食不起贪念,也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评判一个如同孀居多年的妇人与他人撩骚了几句,便将不道德的帽子硬生生扣在别人头上。
食色性也,这种本能欲望本就不是一个正常人能够完全摒弃的,否则孟子他老人家也没必要把这句话写在经典里面。
人之所以为人,只是因为能够在欲望将要发生破坏的时候,能够及时自省,不让自己的欲望进一步发酵,破坏了公众约定的公序良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