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武将(1/2)
纳兰亮将国都由上京迁至幽州已经将近两年了,在这期间纳兰亮除了治理朝政外,还将精力花费在幽州城的建设中。
曾经幽州不过是陪都之一,虽有宫殿,但十分简陋。纳兰亮将幽州作为首都后,不光宫殿规模扩大,幽州城内的寺庙,道观,可供游玩的园林,别院也在一步步扩建中。
纳兰亮篡位后,他对大燕的态度跟自己的皇兄,还有父亲在位时不太一样。大燕这边虽已做好了纳兰亮可能撕毁合约的准备,可纳兰亮迟迟未有动作,大燕的朝臣们也就自然而然放松了警惕。
纳兰亮突然集结三十万军队朝幽州进发,剑锋直指中原。
边关送来的这一道八百里加急让大燕朝堂风声鹤唳。
今上虽然害怕打仗,不愿意再动刀兵,事已至此他不得不做好最坏的准备。
今上召枢密使李俊,枢密副使冯葵,以及赋闲在家的勇国公韩忠信,还有宰相张泽群,两位参知政事,三司使等在御书房议事,身为储君的宋嘉佑自然也要参与其中。
“陛下,若纳兰亮果真背信弃义,撕毁合约进犯我中原,老臣愿意再披战甲,誓死保卫中原,保卫陛下。”白发苍苍的韩忠信声音慷慨激昂,有着视死如归的坚定。
今上朝韩忠信欣然颔首:“朕知勇国公忠心赤胆。”
当年韩忠信参透今上主和之新,故而选择明哲保身,主动交出兵权,除了封爵外,今上授予的实职也被其婉言谢绝。
多年明哲保身的韩忠信在国家再次面临为难时,他不是继续沉默是金,而是选择以一个武人的担当站出来。
“陛下,两国得来和平不易啊,微臣甘愿亲自为国出使,换两国止戈为武。”开口的是参知政事周舜臣,他是坚定的主和派。
周舜臣虽是主和派,但他并非老贼王桂生前的爪牙。
老贼王桂去了以后,今上虽继续信任主和派,但他却一直在做去王桂化,他所提拔起来的重臣虽是主和跟中间派为主,尽量不同王桂有瓜葛。
至于王桂生前安插在朝堂内外的党羽,被今上跟东宫明里暗里的一步步去除。
参知政事周舜臣话音落,管钱袋子的三司使出班奏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