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大朝会上惊雷起(上)(1/2)
神龙二年正月十五,新年的第一次大朝会在皇宫之中隆重举行。
由于是大朝会,有资格参加的官员在品级上被极大放宽,神都之中,凡是达到了七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前来参加。
同时除了官员以外,朝廷还会邀请一些神都内比较出名的宿老,豪绅,贵族以及文人雅士,参加开年的第一次大朝会。
当然,被邀请参加的这些人,只能站在最外围的位置,如果没有修士境界傍身的话,甚至连皇帝长什么样子都看不清楚。
和神龙元年登基大典结束后的第一次大朝会相比,神龙二年的这一次大朝会,最明显的区别是龙椅旁又摆放了另一张椅子。
这张椅子明显比龙椅小了两圈,高度比龙椅矮了三寸,但位置却是和龙椅齐平的。
当吴璃身着盛装出现在了大朝会的宫殿内时,除了内侍以外,苏清和也平稳的走在吴璃的身边,并在众目睽睽之下,跟着吴璃一起登台,坐到了吴璃龙椅旁的那张椅子上。
明明还没有成婚,也没有被明定为大周皇后,可吴璃却直接安排苏清和坐到了龙骑旁。
那些没资格参加小朝会的官员,对于这一幕大为震惊,而有资格参加小朝会的官员们却对此视而不见,丝毫不认为吴璃做了什么过分的事情。
自从谢归尘被抓,妖魔方面潜伏在神都的密谍几乎被连根拔起后,内阁首辅张太玄就改变了对待吴璃的态度。
而内阁其他阁臣在张太玄主动示弱的情况下,自然更不可能站到皇帝的对立面去。
当唯一能够对皇帝起到制约作用的内阁都完全听从于皇帝的命令了,那么皇帝想要在朝廷上听到不同的声音,真的是一件颇为困难的事情。
更何况,有资格参加小朝会的那些官员,都知晓苏清和在抓捕谢归尘和铲除神都妖魔密谍的过程中,起到了多么关键的决定性作用。
哪怕事后苏清和因此而暴露了半妖的身份,在惊人的贡献面前,也没人敢在明面上说三道四。
相反,半妖一旦立功,不光是不能无视这份功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还必须给予这份功劳更高的奖励和认同。
否则如何收拢大周境内其他半妖的心?
树立榜样以邀买人心这种事,无论妖魔还是人族,其实都运用的得心应手。
至于说大周以后的皇帝会不会因此而沾染上半妖血脉,目前其实并不属于最迫切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边境前线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说不准什么时候妖魔大军就能真正的冲破边境防线的阻拦,这时候最重要的事情,肯定是应对妖魔的侵袭。
其他所有事情,都要对此让步!
大朝会由专门的礼部官员和太常寺官员联合进行流程安排。
跟用来讨论国事的小朝会完全不同,每一次大朝会的举办,几乎都只是一场按部就班的仪式。
让那些没有资格面见天颜的底层官员和民间代表,能够在大朝会的过程中一睹皇帝的风姿,便是大朝会举行的全部意义。
正常来讲,每一次的大朝会举办,都不会具体的商议任何事情,把全部的流程走完,大朝会就将直接宣布结束。
然而神龙二年正月十五这一天的大朝会,吴璃却在所有流程全部走完、正常应该由内侍宣布退朝时,制止了内侍的上前。
异常的举动让所有参与大朝会的官员们都面露惊讶之色。
只见吴璃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冷漠的注视着大殿下方,接着清了清嗓子,朗声道:“诸位爱卿,发生在半月之前、也就是大年三十那天晚上的事情,经过这半个月的发酵,想来大体的情况,神都几乎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了吧?
或许很多人并不清楚具体的细节,也不清楚前前后后究竟发生过什么,只能通过道听途说的方式,了解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在这里,朕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镇妖使司副司正谢归尘,以半妖身份,辜负了朝廷对他的信任!
其不但成为了妖魔在朝廷官职最高的密谍,同时还在暗中筹谋了一连串的计划,妄图通过对神都‘结界’大阵的掠夺,获取到突破至甲等之上的机会。所幸,他的筹谋彻彻底底的失败了,朝廷借此将神都的妖魔密谍清缴一空!”
说到这里,吴璃顿了顿,目光平静而有力的注视着大殿内的所有人。
有资格参加小朝会的那些官员,依旧表现的非常淡定。
可那些唯有靠着参加大朝会的机会,才能远远看一眼皇帝的人,却是纷纷面露震惊之色。
显然,他们打听到的那些消息,跟吴璃亲口说出来的这些内容相比,似乎存在着较大的出入。
“自谢归尘被活捉至今,已经过了半个月。半个月里,谢归尘一直在被秘密审讯,而审讯的结果,则令朕感到愤怒和痛心!谢归尘从担任镇妖使司的副司正开始,就以交游广阔而着称。
相信你们之中的很多人,哪怕跟谢归尘没有过交集,也听说过这位镇妖使司副司正的名头。而过去的半个月,恐怕有很多人一直心怀忐忑,在焦躁不安的等待着谢归尘的审讯结果出来。
实话实说,朕也一直在等待着这个结果,因为朕很想看看,到底有多少官员,在当前这样的局势下,依旧缺乏足够的警惕。又有多少官员,在心甘情愿的去给妖魔充当走狗!”
吴璃说话的语气重了些,偌大的殿宇内除了吴璃的声音外,再没有任何其他的动静。
绝大部分官员都在抬头看着高坐于龙椅上的吴璃,少部分官员默默垂首,不知道正想些什么。
“如今针对谢归尘的审讯已经全都结束了。通过审讯得到的名单,朕也秘密安排人进行了调查,基本可以确认其真实性。原本按照张阁老的想法,名单里的人应该被秘密抓捕、秘密审讯、秘密惩处,以免给朝廷带来不必要的动荡。毕竟……里面的很多名字,都是真正的朝廷栋梁。
可朕左思右想,觉得还是公开进行比较好。如果秘密去抓捕、惩处,那反而有可能导致许多人胡乱猜测,甚至会有人怀疑朕在趁机排除异己,这不是朕想看到的局面。因此跟诸位阁老商量了下后,朕决定在这场大朝会上,把该做的事情做了!也让大家都亲眼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