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堵门儿抓兔子(1/2)
江北苦挨拼耗稳战局,南陆虎臣、袁平二部急剿清窜贼。
廿一日来,就在宁国、苏州、松江相继告覆之情况下,萧急军令,立着袁平、李虎臣马不停蹄,自南京分往江南各处剿敌。
此举意明,维稳江南整体局面,势在必行,即刻清剿,堵门儿抓兔子。
其间,袁平一部,兵马不广,但精骑为主。
萧下匆命,去堵宁国一线,令中言,务必赶在敌前,截住来犯之敌巴哈纳部。
要知,这巴哈纳说来,也算萧军老相识啦。
当初山东阻击德州至济阳黄河北线,没少跟这蛮棍交手。
现今仇人见面,自是分外眼红,为确保杭州无虞,弘光帝无忧,萧郎将不得不尽派袁平快刀精骑,以赴其地对敌也。
与之同时,虎臣三万人马,部从就富裕多啦。
按将令滞留屯驻南京外,业走苏州、嘉兴一线,绕远些,去堵孔有德散窜各地清兵。
实际,之所以如此做局,萧郎自也内怀私心是矣。
凭眼下情况境地,萧此番东来,为师出有名,大道当不好不守。
九江兵马横拦长江口,克复南京是为表。
倘不即刻着兵马南发杭州勤王,总较说不过去。
可,算计去,如真就把这困窜南境的清兵兔子,吃干抹净,利落都逮干净。
那外敌肃清,等弘光帝及南党要员毫发无损缓过这口气,萧军处境亦多多后患是也。
别是辛辛苦苦一场忙,到头落个功高震主,谗佞之臣再作妖,加演一出风波亭。
呵!
如此,岂不是自讨苦吃,凭白给自己添累赘嘛。
遂,左右权衡掂量,萧靖川满心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自身长江口,配合贺舟抗北阻江,分身乏术之际,便巧妙安了袁平去近线追缴运动。
为何如此指派?
袁平又何许人也,他之所求及对南明之不满,自还在萧郎之上。
由他去杭州先锋勤王,可想而知了。
压根就不必明讲,自己这义兄当绝知其间分寸。
这关键当口上,要暗度陈仓,萧亦身边也就仅这义兄,最堪靠得住。
于是乎,转头一晃廿四来。
孙培忠北线滁州方向,业已急驰猛打,开始对滁州、来安两地抢攻,大造声势。
北岸多铎主力,于军马撤调东移之后,兵锋渐弱,由反击渐落固守。
如此这般,硬抗江岸阻击之九江各部萧军,亦算终究可喘一口气出了。
闻观北地局面缓妥。
麾下诸将们自紧绷一根弦,多有松快。
但萧靖川却是明白,他此行之大事儿,可是还万没到能懈怠之时矣。
其心,怀忧江南杭州地情况。
自不亲往顺下前沿,光从后指挥,业总觉是放不下心去。
再者,因是江南各处,清兵为乱,一并随臣僚皇帝南逃的邱致中,姚祖荫,亦短时难有消息通达。
为尽快搞清朝廷现状,萧亦务必尽快动身。
所以,长江一线,在置亲信长庭留处贺舟军中后,自己亲领千余卫戍骑兵,带丧门星、越修等,便就急赤忙慌登岸南奔,连个克复的南京城,都不及瞅一眼。
专拢千余骑队,赶着走袁平宁国一线,奔着杭州便去矣。
............
不过,世事难料,谁都想不到,真真应了那句诗。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实不成想,说去,萧之背运,倒也合了天佑南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