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病症重现,江湖救急(二合一章)(2/2)
方言听到这里,点了点头:
“好吧,我理解你的苦衷,那我尽量在一周时间,帮你把身体调理到相对正常的状态。”
王擘说道:
“谢谢方大夫!”
方言对着他叮嘱:
“治病期间避免情绪压抑,每天至少抽半小时放松,比如听下音乐什么的,同时严格控制好作息时间。”
王擘说道:
“好,我一定配合!有劳方大夫了!”
接着他转头对着妻子问道:
“东西带了没?”
他妻子把手里的一个包举了举:
“拿着的,在这里!”
“给我。”患者说罢接过包,然后放在了方言的桌子上,他从里面拿出个匣子来,对着方言说道:
“方大夫,这个是我的一点小收藏。”
方言一看那匣子感觉有些眼熟。
问道:
“什么东西?”
王擘看了看周围凑上来个几个人,说道:
“古剑。”
说着他打开了匣子。
匣子打开的瞬间,众人都不由自主的凑近了过去,只见一柄短剑静静躺在匣子里,通长不过两尺,剑鞘是暗褐色的鲨鱼皮所制,边缘裹着磨损发黑的铜饰,几道深浅不一的划痕顺着鞘身蜿蜒。
方言一看好家伙,怪不得眼熟呢,感情自己家里放着一把。
“古董啊!”一旁的何经纬有些眼热,这玩意儿他在英国的拍卖行看到过类似的,那家伙一些喜欢收藏古剑的人,价格给的相当高。
下一秒,王擘“噌”地一声抽出短剑,剑锋斜斜映出周围人的影子。
短剑剑身并非雪亮,而是泛着一层温润的暗青色,仿佛蒙着薄霜,转动中光影流转间隐隐透出细密的水波纹路,
那是千锤百炼锻后,留下的印记。
有点像是大马士革钢的纹路。
剑柄缠着褪色的深蓝色丝绦,末端悬着一枚小巧的铜环,环上刻着模糊的云纹。
这玩意儿好看是好看,但是看着吧……有点像是假古董。
其他配件像是真的,但是这个剑特别新。
方言也不好说,只能对着王擘说道:
“挺好看的。”
王擘对着方言说道:
“我本来就喜欢收集这些东西,这个是在国外拍卖行里买到的,听说是从我们国内被运出去的,然后我就买了下来,一直放在我香江那边的别墅里。”
“这次回来我就把它给带上了,想着送给方大夫您。”
方言笑了笑,说道:
“这么远带回来,有心了。”
方言也懒得管真的假的了,人家送的就拿着便是,这种场合总不能站出来质疑他的东西有问题吧?
那多尴尬啊。
这边方言收好了剑,然后就让他们去办理入院去了。
他也没看那把剑直接放在了自己诊台下面去了。
这不是第一个送古董的,但是第一个送剑的,很有纪念价值,回头慢慢研究吧,万一真是削铁如泥的宝剑传到现在了呢。
接下来方言就打算叫第三个人进来了,结果这时候门被敲响了。
打开门,孟济民探了个头进来,他对着方言说道:
“老方,救个急!”
“咋了?”方言问道。
孟济民说道:
“有个患者左眼外凸,眼裂,前几天我治的,吃了药,还是不对劲。”
他对着方言拱手:
“帮我瞧一眼,分分钟!”
方言看了下时间,站起身,说道:
“行,走吧。”
接着他直接走了出去,在门口的时候,对着第三名患者和家属说道:
“实在不好意思,我先帮同事处理个小问题,你们先进去坐。”
患者家属倒是很通情达理,点头说道:
“没事儿,方大夫去吧。”
这时候其他人也跟了过来。
他们就喜欢这种突发情况。
而且听着这个病还有点怪的样子。
一边朝着孟济民诊室走,方言一边对着孟济民问道:
“具体什么情况?”
孟济民说道:
“不好意思啊,我这……”
方言打断道:
“哎呀行了,你直接说病症。”
孟济民挠挠头,说道:
“患者,女,三十七,前几天接诊,左眼球外凸超过八个月,最开始没有治疗,后来突出严重的时候到医院检查,没有检查出结果,又换了好几家医院,都没检查出问题来,然后按照甲状腺问题治疗,但是治疗后情况更是严重。”
“当时我问过她,自己说是八个月前她家里的爷爷去世后,她大哭了一场,那会儿就开始出现眼睛不舒服了,最开始的时候只是有一点涨,但是后面明显增大,闭上眼睛都有很强的不适感。”
“去了医院的眼科检查眼球底部,没有查出问题来。”
“四诊呢!”方言问道。
孟济民说道:
“舌苔白,脉弦缓,表情抑郁,食欲一般,二便如常。”
方言问道:
“你当时怎么判断的?给了什么药?”
这时候已经到了他诊室前。
孟济民听到方言的问题,一边推开诊室门一边解释道:
“我当时考虑她发病和爷爷去世后大哭有关,中医讲‘悲则气消’,但她又有眼球外凸、眼胀,结合脉弦缓、表情抑郁,觉得更偏向‘肝气郁结’——肝开窍于目,肝郁气滞容易导致气机逆乱,上冲于目,可能引发眼部异常。”
“而且她多家医院检查排除了甲状腺等器质性问题,更倾向于情志因素引发的气机失调。所以我当时开了疏肝理气的方子,用了柴胡疏肝散加减,想着先顺顺肝气,看看能不能缓解眼部的胀感和外凸。”
他领着方言走到患者面前,补充道:
“药里加了郁金、青皮增强理气之力,还加了夏枯草、决明子,想着清肝明目,针对眼部症状。结果吃了三天,她说眼胀没减轻,反而觉得眼睛更沉了,外凸看着也没好转,我就有点拿不准了……”
说着,方言和一起来的其余众人看向患者的左眼,发现左眼球确实比右眼明显外凸,眼裂也略宽,患者闭目的时候,左眼上下眼睑之间能看到一条细缝,与孟济民描述一致。
方言也没废话,直接开始四诊。
这会儿的患者舌苔白浊,脉弦缓,左眼外凸,眼裂增宽,表情有些难受,询问后二便如常,食欲差。
孟济民这里没治好,她有点受打击了。
一旁的金无病对着患者说道:
“这是方言,方大夫,你别愁眉苦脸的!”
患者听到这话微微一怔,这才看向方言。
发现居然真是报纸上登的那个医生,顿时脸上又有了希望的光。
方言这会儿却有点挠头了,按说孟济民的药没毛病啊。
那为啥不见效还更严重了呢?
不光是他,其他跟着过来的人也有些懵逼,他们可是看着方言和孟济民他们交流过的。
按理说,应该是没错的。
方言摸了摸下巴,开始重新捋。
患者因为突然大哭、悲痛过度,气逆上行伤了肝气,引发了五脏情志之火,也就是怒、喜、思、悲、恐等情绪失调产生的内热。
火气的特性是向上燃烧,顺着肝经窜到眼睛,而肝和眼睛是相通的,中医说“肝开窍于目”。
至于为什么偏偏是左眼外突呢?
医书上有“左属肝”的说法,意思是肝经的经气在左边更旺盛,所以这些由情绪引发的火气会带着肝气,顺着肝经专门冲到左眼里,导致左眼向外突出。
肝郁气滞、气机上冲,可用药后反而加重,这说明问题的根源或许藏在更隐蔽的地方。
他重新俯身为患者诊脉。
这次指尖感受到脉象虽弦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涩,不像单纯的气滞。
再看患者舌苔,白浊中泛着淡淡的水滑感,绝非肝郁化火的燥象。
这会儿是六月底,八个月前是什么时候?十月底,十一月初的样子了,正处于秋季向冬季过渡阶段。
那会儿天气是什么样子?
方言回忆了一下,有小雨,白天最高气温可能在15℃-20℃左右,夜间最低气温在5℃-10℃左右,且随着时间推移,气温会持续下降。
方言想到这里忽的灵光一闪。
“你爷爷去世时,你是不是在灵前守了很久?”方言忽然开口。
听到方言的问题,其他正在思考的人也都有些懵逼,怎么突然问这个了?
这边患者愣了愣,然后回忆了下,点头道:
“是……我守了三天三夜,那会天冷还下着雨,眼睛一直哭,后来就总觉得眼眶里像灌了沙子。”
方言长长的吐出一口气,然后掀起患者左眼睑看了看,问道:
“你眼睛这里是不是总觉得发凉?”
“嗯!”患者说道:
“尤其刮风的时候,像揣了块冰在里面!”
听到这里,孟济民眼睛一亮:
“诶!这……这难道是……是寒凝血瘀?”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晚点还有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