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 第378章 釜底抽薪(求月票)

第378章 釜底抽薪(求月票)(1/2)

目录

第378章釜底抽薪(求月票)

眾人立刻不语,梅剑眨了眨眼睛,也不敢再说话。

本想著童姥不高兴兰剑离开,提起对方心中不满,谁知换做赵倜却更加恼怒。

童姥气呼呼地道:“他……他算什么掌门,不知用何手段抢来了信物指环,又骗取了北冥神功,来我灵鷲宫大摆威风,仗著人多势眾,欺压於我,霸占硬称掌门之名,与那些崑崙之人有何区別”

余婆婆迟疑道:“姥姥,这……还是有所区別的吧”

童姥道:“有何区別不都是想要占我縹緲峰,想要吞併我灵鷲宫吗”

余婆婆道:“不管如何,掌门他……总是持有信物为证,虽然是逍遥派的指环,可毕竟同源,我灵鷲宫不就是逍遥派吗还有北冥神功,姥姥之前曾不止一次说过,只有掌门才能学习此功,其他人不能学得。”

符敏仪也开口道:“姥姥,掌门他並没有霸占这里,住了没就多久便离开了,然后这两年连管都没管过我们。”

童姥目光扫过眾人,神色慍怒道:“好好好,张嘴掌门,闭嘴掌门,我一直都没想到,你们竟然早就在心底当那小贼为掌门了,既然如此,你们想要投奔他便径管去吧,我也不阻止你们,都走吧走吧!”

眾人闻言面面相覷,梅剑陪笑道:“姥姥,掌门当时也未对灵鷲宫如何,还照顾有加,后来南下之时还请姥姥帮衬,可见姥姥在掌门心內的重要地位……”

“他那是请我帮衬他是……”童姥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想到南下崑崙的种种屈辱之处,脸色不仅微微酡红,呼吸都有了几分急促。

“姥姥……”石嫂这时道:“不管怎么说赵公子拥有掌门信物,还有北冥神功在身,就算於外界江湖,也是会被认做我逍遥派掌门的,如果我们反而不认,那当年祖师传下的这两点规矩岂不成了儿戏,被江湖之上耻笑”

“哼!”童姥嘴角弯了弯:“那小贼何德何能做我逍遥派掌门,下次遇见我必將七宝指环收回,至於北冥神功……也不再叫他使了!”

“是,是,姥姥说的是。”梅剑继续陪笑道:“除了信物与北冥神功,兰儿妹妹如今一直跟隨掌门,掌门可以说与我灵鷲宫有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繫,且不是恶劣的关係,至少也算同宗同脉联络,如今灵鷲宫遭逢变故,天下无处可投,无论是看掌门,还是看兰儿妹妹,去投奔住下一段时间总於情於理说的过去。”

童姥细致双眉扬起:“看来你们是铁了心要去投靠那小贼”

眾人有的低头,有的旁顾,各自訥訥,梅剑这时又道:“姥姥刚才不是说再遇见掌门必然將七宝指环收回,也不叫掌门运使北冥神功了吗奴婢看这却是个机会,不妨藉此过去,然后既能避一避崑崙之人,又能实行此事,岂非一举两得”

“梅儿你……”童姥眼珠转转,冷笑道:“却是好计策,我怎么没有想到”

梅剑急忙道:“姥姥怕是早就想到了,只是借奴婢的嘴说出呢……”

童姥再次哼了一声:“倒也算可行……”

眾人见她鬆口,纷纷又议论起来,余婆婆道:“姥姥,既然决定了撤离,我看事不宜迟,该马上行动方好。”

童姥道:“宫內的一些重要物品可都藏匿好了”

符敏仪道:“都藏好了,藏不了的已然毁去,金银细软等物直接带走。”

童姥想了想道:“金银之物必然是要带著的,我们灵鷲宫人多,別过去那小贼处再叫他瞧不起,安个白吃白喝的名声,被他嘲讽嫌弃。”

符敏仪道:“姥姥放心,灵鷲宫这么多年积攒,足够我等用度,必然不会叫掌门嫌弃吃白食的。”

“嗯,那便好。”童姥点了点头,忽又皱眉:“就怕那小贼又自称掌门,言宫內宫外都是他的財產,金银財宝也全是他的。”

梅剑笑道:“掌门若如此说,不正是也要给手下食粮月例吗说与不说,都不会以为我灵鷲宫是白吃饭的。”

童姥挥了挥手:“算了,暂不计较这些,去招呼外面人等,现在就从后面山洞出发离开吧。”

余婆婆忽然道:“对了姥姥,那个剑神卓不凡还关押在牢中,要如何处置”

童姥道:“此人是那小贼擒获,丟在灵鷲宫养著,一起带走还给那小贼便是了。”

余婆婆称好,隨后眾人一起行动起来,没多久便集合至后殿出口地方。

灵鷲宫的后殿是依峰而建,有门可以通往山中,山中有几条道路交叉,一条能够从天山北麓出去。

这时童姥一声令下,所有人进入山洞之內,又將后殿大门的机关关闭,然后循那条能够出山的道路往前行走。

待走不多时,便看洞壁出现许多文字图案,字样古早,有武学也有道术。

童姥微微沉吟:“全都毁掉吧,万一崑崙的贼子寻到机关打开此处,这些东西就落在他们手中了,绝不能叫他们占我灵鷲宫的丝毫便宜。”

眾人称是,然后著手损毁壁上字样,片刻完毕,继续往深里走去。

半晌之后,就看有光芒从远处射进,又走了几十息,一块巨石在前方阻挡,四周缝隙阳光渗入。

一行人合力把巨石移开,露出青草木枝,气息立时清新无两,拨动枝草至两旁行出后已然山外世界。

等所有人都出了山洞,將巨石推回原位,童姥转头看了一眼,神色略显淒凉,小脸之上全是不舍。

余婆婆在旁道:“姥姥,还是赶快走吧,崑崙之人皆有法术,唯恐察觉,再追至这边生出麻烦。”

童姥点了点头,举目东望,眸光似水样流转,口中忿忿然道:“走吧,前往兴州!”

眾人称是,各自展开轻功,下山向河西之地奔行而去……

涿州城內,赵倜坐在节度使府大堂上,聆听眾將报事。

此刻战场已经打扫完毕,清查了各处三天,城池內外大抵靖平。

赵倜与眾將议论了一番前景军情,然后散去堂议,接著给赵煦写奏摺。

待奏摺写完,外面有校兵报导:“殿下,西军送来信息。”

西军就是章楶带的队伍,赵倜从东京出发时曾经去信,言道如何下朔州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