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 第381章 登舫(求月票)

第381章 登舫(求月票)(1/2)

目录

玉州城,春雨街,杏花巷。

时至午夜,赵倜手中拿着请柬,心中终于做下决定,前去参加玉江诗会。

若是没有杨简给他宣扬诗名,那他是不会去的,一是读书紧迫,二是参与此事并无什么添益之处。

但有杨简在官府方面,乃至士林之中,给他扬名,那自又不同。

刺史、别驾、玉州的文坛前辈名士都知晓他能作诗,此番别驾之女举办诗会特意相邀,却不前往,便显得有些托大。

自家宣传名声,对方应名而来,顺理成章,乃正是宣扬名气后产生的正面效果,自己反而拒之,那还宣扬名声作甚?

而且,在此种情景加持下前去参加诗会,那么受益和碌碌无名时参与不同,官府和士林都将关注。

但凡能作出好的诗词,结束后不但诗会与人会给他大力宣说,官府士林文坛,也将乐道起来,无形之中的扬名力度要大过正常前往数倍。

心中做下决定,赵倜轻轻吐了口气,将请柬放好,然后上床休息。

第二天早晨起来,收拾完毕吃早饭,赵母询问道:“我儿,可想好了是否前往秦家小姐举办的诗词文会?”

赵倜还没等答话,赵父在旁道:“我看还是不去的好,扬名哪里不能,何必去参加这等世家子女办的东西呢,这些公子小姐不过是图个身份粉饰,玩耍热闹罢了,并无太大用处,说不定还会沾染一些朱门恶习……”

赵倜微微沉吟:“父亲,罗敷小姐有所不同,孩儿以前读过她的文章,乃是有真才学在内的。”

赵父眨了眨眼:“你之前就读过她的文章,为何这般关注?”

赵母白了他一下,轻咳道:“我儿大了,能够自己明辨是非,别将你那些道理强加于他。”

赵父急道:“怎叫我这些道理,难道事实不是如此吗,八大世家哪个不是这样,秦家,秦家我更了解……”

赵母表情一扳:“你了解什么?”

赵父瞅了瞅她,忽然声音弱下来,讷讷道:“反正就是了解,当年就了解了……”

赵母眸子转动,看向赵倜:“我儿不用听你父亲的,一切自行决定便是,若觉得那秦家小姐委实不错,亲近一些也是无妨,古语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彼此来往又何错之有?”

赵倜闻言顿时脸色涨红起来,解释道:“母亲,不是你想的那样,孩儿只是就文谈文而已,哪有什么好求不好求的。”

赵父扒拉口饭,嘟囔道:“我儿说的倒好听,又脸红甚么?”

赵倜嘴角抽了抽,想了想道:“孩儿只不过是面嫩罢了,对了父亲,为何对世家这般大的敌意呢?虽然世人都知世家腐朽糜烂,把持神器权柄,不过谈论起来多是着眼社稷,百姓清平与否,不像父亲这般听着似有私愤……”

赵父闻言不乐道:“如何质问起我来了?我就是看着世家不爽,虽然……虽然与我自身无关,可自古有一句话说得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天下事有天下人管。”

赵倜怔了怔,揉揉额角,叹道:“父亲说的也是。”

赵母道:“你自做你的,各人有各人的道理,赶快吃饭吧,吃完好去上学。”

赵倜点头,吃完饭后,背着笈箱出门往州学,赵父则送赵灵儿去女学。

这时虽然李孟已经离开,但是州学内却不少在谈论他的学问,走于学院路上,许多声音都说着通学和明论。

赵倜边听边琢磨,然后进入塾堂,来至自己的座位坐下。

莫寻在他旁边并排一行,中间隔了条窄窄过道,看他放下书箱后,低声询问道:“赵兄想得如何了?到底要不要与我去参加罗敷小姐的诗会?”

赵倜闻言不觉苦笑,去肯定是要去了,但却不是陪着对方,自己此刻拥有请柬,肯定算自行去的。

只是他还没想好怎么与莫寻解释,便道:“莫兄,此事下学之后再与莫兄分说吧。”

莫寻道了一声好,便也不再继续追问,白日读书答先生题目,再无旁事,转眼一天过去,已至放学时间。

两人一起出了州学大门,莫寻依旧没有乘车,朝向玉江边上走去。

待至江畔,莫寻笑道:“赵兄早间既言分说之词,想来是有前往诗会之心了?”

赵倜瞅了瞅他,莫寻这人聪明绝顶,什么事情洞察入微,一点就透,触类旁通,精灵无比,可就是不用功读书,做学一塌糊涂。

他斟酌道:“去是要去,只不过不能算是陪着莫兄,叫莫兄失望了。”

莫寻纳闷道:“赵兄何来此言,怎么既要去又不是陪我……”

他说到此处脸色微微变化,忽然轻叹道:“我知晓了,赵兄一定是收到罗敷小姐的亲自邀请,罗敷小姐最爱诗文,秦别驾怎么会不与她说赵兄诗才之事?说了之后罗敷小姐必然想要见识一番,定是叫人给赵兄送了请柬,请赵兄前往玉江诗会。”

赵倜看了他一眼,道:“莫兄全都猜出来,也省得在下叙说,本来还想着怎么给莫兄解释,如此倒是不用绞尽脑汁再和莫兄说明了。”

莫寻抚额道:“如此一来,我便无法再将赵兄推去前面,赵兄是赵兄,也是罗敷小姐相邀之人,与我自不算一起,我则是我,还得继续琢磨主意应付到时的诗题,赵兄想办法救我啊。”

赵倜摊了摊手:“莫兄,非是我弃莫兄于不顾,实在是诗会若即兴指题,谁也不知道要出些什么,又指出哪些条件,在下就算想帮莫兄,也思忖不出什么应对的良策来。”

莫寻愁眉苦脸道:“在下理解,只是找借口不去的话,一是驳了罗敷小姐的面子,二是显然此地无银三百两,不去就证明以往现场作诗都是假的,说不定是买来的,否则怎连去都不敢去?”

赵倜想了想:“这般看来,还是去的好。”

莫寻道:“自是如此,不去可能草包一个,腹稿都没有,打油诗都现场作不出来,去了好歹能提前预备一些,不管合不合指题,厚着脸皮敷衍,哪怕左右都会被看出来,直面相对总比逃避要强。”

赵倜思索道:“莫兄此言富含道理,也说不定指题就与事先准备的吻合也不好说。”

莫寻道:“赵兄玩笑了,哪里就能符合一点不差,但凡题目条件有个半数相同,我都可凭三寸不烂之舌遮掩过去。”

赵倜笑道:“凡事往好处想总没有错。”

莫寻道:“那就借赵兄吉言了,在下回去赶快准备几篇应当下之景、江边风色的诗词稿子,到时拿出去献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