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美好员工,美好自己(1/2)
日本春节陪泉水姐和女儿,中国春节陪林清浅和儿子。
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二月下旬。
但就在这么短的时间段,却发生了两件对中国,以及亚洲和世界的大事。
一件发生在二月初,华尔街白手套索罗斯,开始试探性的进攻泰国股市、楼市、汇市……
所得结果,他很满意。
只亏损了几百万美元,就让他试出了泰国金融的深浅。
另一件事发生在中国,那位主持对外开放的伟人,永远的离开了他热爱一生的祖国。
“真羡慕你啊!”
竹下雅人看着林清浅,眼中满是遗憾。
他这辈子是外国人,无法参与那位伟人的葬礼,亲自向他敬重的对象道别。
“不要这样,你可以这件事过后申请参观八宝山啊。”
“嗯,好,有机会我一定要进行申请。”
竹下雅人心里有了决定,以后一定要将金陵、奉天、京城等地的纪念馆,以及各类标志性场所都走一遍。
他的灵魂不需要,但肉身还是需要赎罪的。
伟人的事情告一段落后,竹下雅人拿起高峰提交给王爱民,然后王爱民又提交给自己的星海集团中国区大小工厂监察结果,以及整改方案。
监察结果没什么好说的,除了少数几家问题不大,绝大多数工厂都贪腐横行。
主要是星海集团扩张太快,公司队伍建设根本跟不上。
前世的华为曾经也有过这样的路程,公司内部一塌糊涂。
后来找了IBM学习,虽然依旧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但已经只剩下疥疮之痛。
星海集团现在要做的,就是也将中国区工厂的问题,降低到只有疥疮之痛的层次。
至于完全杜绝贪腐,那是一个人类永恒追求,但永远也达不到的目标。
只能定期进行巡查监视,发现一批干掉一批,让公司人员流动起来。
仔细认真的翻看两遍后,竹下雅人让秘书将星海集团中国区负责人王爱民,以及刚提拔不久的监察负责人高峰叫到自己办公室。
“报告我已经看过了,这是我对人员的处理意见。”
“你们先看看。”
说完,竹下雅人将秘书复印好的报告递给两人。
上面的处理意见很简单,轻微案件,公司会给他们留下脸面。
退回贪污所得后,公司或是通报批评、或是扣除今年奖金、或是给你出具离职通知。
中等偏下一点的案件,同样是退回赃款,然后给予直接开除作为警告。
中等以及中等偏上,不仅需要退回赃款,还会进行一定程度的上诉索赔。
至于情节严重的那批人,直接从严从重处理掉,铁窗泪最少也是五年起步。
“会长英明,这样既显示了公司的仁慈,也给那些想要做坏事的员工一个重重的警告。”
王爱民看的很快,对竹下雅人的处理也非常敬重。
处理员工确实不能太严厉,但也不能进行纵容。
现在这样就很好,抓大放小。
情节清的简单处理,甚至有的干脆就不处理,只是给予奖金扣除或者公司内通报处理。
情节严重的,那就很不好意思了。不严厉处理你,都平不了公司内部的民愤。
“这个处理结果,以后我们可以进行参考吗?”
高峰想的更多,他希望这份说明可以成为范式,让之后对类似情况的处理有条例可依。
总不能处理一个最底层的小员工,也要会长亲自出面吧。
“嗯,可以,但不要暴露给中下层员工。”
竹下雅人可不希望,自己的宽容变成底层合法贪污的手段。
要是中下层员工知道贪污多少可以不被开除,绝对会有心里藏魔鬼的员工效仿。
因为相对于贪污的那些,取消半年奖根本就不算事。
尤其是对销售人员和地推人员来说,结果更是如此。
“是,请会长放心,这份文件只会流转于监察部门中高层。”
开除权利,历来都是非常大的权利。星海集团虽然不会有国家那么的严格,但也只会允许中等往上职员拥有。
比如说部长副部长这一级别的管理,才拥有开除最底层员工的权利。
项目组长一类的小管理,最多是向上级申请将员工调离自己的小组。
“嗯,爱民桑,你可以告诉几个副社长,但其余的就要进行保密。”
“是,明白!”
新的员工监管条例确定后,三人开始就工厂整改意见进行讨论。
主要就是针对竹下雅人之前指出的不足,在住宿、卫生、食堂等方面进行整改。
除此之外,还有工厂流程的进一步优化。
不要求达到公司日本工厂的水平,毕竟两国国情不同。
日本人眼下学历更高,工人的素质也更加优秀。
再加上日本工人和管理层长时间经受世界市场的竞争,在制造领域做到世界顶级。
而中国,九十年代的工人素质相对来说差上许多。别说高中生或者是技校生,就连初中学历都是少数。
很多代工厂,都以农民工兄弟为主,就连小学毕业的都不多。大把文盲,大把不识字的员工。
当然,星海集团下辖的工厂会好上许多。
虽然很多工厂贪腐严重,但待遇和工资依旧领先同行。工人的学识,也普遍有小学毕业水平,初中生水平同样不少。
因此星海集团当下对中国区工厂的要求,会比中国内地其余代工厂高一些,最少达到日本80%以上水平。并且这一数字还需要不断提高,最终在21世纪初达到日本工厂90%水平。
至于2010年以后,中国制造会由原本的粗制滥造提高到世界精品工业品程度。那个时候中国工厂和日本工厂,就需要达到同样水平。
不过眼下时间还早,星海集团中国区工厂有着充足的时间进行调整。
“不错,很好的建议。我们公司有钱,不要担心买地建楼的花费。”
“四人间、两人间、单间,必须成为公司的主流。”
“甚至就连更大的两室一厅、三室一厅房子,我们也要有,然后提供给成家的员工居住。”
说到这里,竹下雅人继续进行补充道:“对了,公司一定要多买地盖房,然后我们以略微高于成本的价格卖给公司员工。”
“现在中国的住房太过紧张,公司许多重要员工都挤在小小的房间里。”
“这怎么行!”
21世纪前,中国城市居民的住房非常紧张。
经常是祖孙三代七八口人,挤在一个二三十平的小房间内。
京城那些老胡同局面,就是这方面活的历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