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暮汉昭唐 > 第594章 天下归一尽在今岁(4k)

第594章 天下归一尽在今岁(4k)(1/2)

目录

神武五年,三月。

“前年大军南征伐蜀,前后费粮百余万石,另支钱两千万于军费。幸蜀中富庶,破成都,开府库以赏建功兵将。”

庾嶷评估大军开支,说道:“今陛下调发近三十万大军南征,受役民夫不下三十万,幸能船载兵粮南补。臣暂且估算南征费时八月,臣筹粮五百万石屯于益、荆、豫、徐四州,备绢、锦二十万匹,另存钱二千万以为不时之需。”

张虞沉吟了下,说道:“朝廷户数不及两百万,去岁赋粮四百余万石,绢、麻共三十余万匹,盐、铁之税供钱二十亿。今岁举兵南征,几费国家一岁度支。”

张唐在释奴前的户籍在一百八十六万户左右,总人口不超千万。去年一整年下来,将所有财政统计起来,并折算成钱差不多在四十亿。其中户赋、商税有二十亿,另盐铁占半壁。

四十亿小钱的财政收入看似很多,但对处处需要用钱的张唐根本不够。今番南征灭曹,动用军粮、辎重便超二十亿。其中占比支出最大便是粮草,五百万石军粮,光采购就要花费十五亿,还不算其他辅料支出。

因此张虞口中南征几费国家财政一年支出,并非夸张言语,而是实际支出数据。

庾嶷苦笑了下,说道:“今岁百官月俸需暂停发放,连食邑收支一并调用。如我朝不能一统东南,下次欲伐东南恐需休整数年,方有余钱以供大军南征。”

张虞说道:“国内千石官吏以下俸禄照常发放,但千石以上官吏发半数,二千石以上官吏及后宫妃嫔月俸停发。待秋收时发放半数,所欠俸禄与明岁俸禄一并发放。”

“劳丞相安抚国中上卿,望诸卿能与朝廷共进退,竭力收复东南。”

“诺!”钟繇领命道。

“陛下,那今年科举可要如期举行?”杜畿问道。

“科举为选官大典,朝廷如下东南,凭中国现有官吏,安能填补南土郡县?”

张虞从榻上起身,说道:“何况国朝官吏良莠不齐,昔因天下初安之故,精通儒经俊杰者少,朕勉强委用。及天下归一,朝廷当淘汰劣吏,委任贤者为官。”

乱世初安的背景下,有能力通过州郡考核,且参加科举的士人,不太可能有平民子弟。大部分是世家子弟,再不济是家道中落的士人。

故对张虞而言,每岁科举的目的在于摆脱两汉遗留下来的门生故吏的风气,及以便他整顿地方吏治,有助于将朝廷政令推广至四海。

其实天下想要治理好,不单单要求朝廷上的君臣贤明,更要州郡长吏能善治地方百姓。整治恶霸流氓,令百姓生活安然,开垦荒废田亩,经几年平稳度日,才能说步入正轨。而生活富庶了,对生活有了希望,人口自然便会繁衍。

说着,张虞念起一事,问道:“去岁自下释奴诏以来,地方州郡情况何如?”

“禀陛下,经户部近来统计,释奴诏颁布以来,共析三十一万余口。依陛下诏书,准奴自行归乡,发授田亩。无家者三女为一户,二男为一户,男授百亩之田,女授四十亩耕田,以便赋税征守。”杜畿说道。

张唐既以户征收赋税,无妻子或无丈夫的男女会在官府的安排下搭伙,以便共纳赋税。而凡有在籍的人口,官府必须为其授田。

如丁男、中男授田一百亩,成女授田四十亩,其中女子田亩随婚嫁而流转。一户之家盖有田一百四十亩,如有子女成丁者,官府会依照人口再授田亩。

如一户有田一百四亩,依照户级制归属于下中或下上户,而下下户一般是寡妇或授田在六十亩以下的家庭。

律法虽规定了授田制,但天下诸郡人地矛盾不同,如中原地区寡有人烟,每户得田数肯定够数。蜀中少经兵事,其人口稠密,授田数会有所不同。

“今岁政令不变,继续推行释奴令。并下诏于中原各州郡,凡建有坞堡者,需一一拆除,不准自留。如明岁末而未拆者,以私藏甲兵,蓄意谋逆罪惩治。”张虞沉声说道。

“臣领命!”杜畿应道。

依照设计三等九级户差制之初,因担心向大户征收太多赋税而引起反抗。故张虞采纳贾诩的计策,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以便让大户缴纳更多户赋。而想让大户不敢对抗朝廷,关键在于是否拆除坞堡。

凡得国正者的王朝,无不核查田亩,并检索人口。但闹出比较大的风波,大体唯刘秀的度田事件。刘秀度田引起的叛乱,在他强硬的手段下虽说被镇压,但深究为何贼乱会扩大,或许与大族自恃坞堡有关。

后续隋唐开国皇帝,无不在天下初安之时,便下诏拆除坞堡,后续大索貌阅,推行输籍法。而朱元璋更为激进些,让兵卒上门核验,用朱元璋的话说,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来做军。

不管张虞后续采用哪种方案,今下都必须让豪强、大族拆除坞堡,以便朝廷加强对地方大族的控制。

张虞环顾众人,问道:“今下可另有要事上报?”

“陛下,事关南征之事,臣尚有疑虑!”田丰持笏板出列,说道。

“卿有何疑虑,但说无妨!”张虞说道。

“禀陛下,自去岁我军袭扰东南以来,南人不敢卸甲,舟舸兵马齐备,兵民为之疲惫。然虽说如此,是役南征不宜急促,丰以为主力大军宜为后动。”田丰面露忧色,说道:“可令偏军先行用兵,暗观曹操兵马动向。”

“卿出此言何意?”张虞眉毛微皱,问道。

相比袁绍的独断专行,张虞对谋士意见多会听取。尤其在南征事宜上,张虞基本放手让枢密院自行筹划,最多是过问用兵事宜,及相关战略思路。

田丰先瞄了眼荀攸、贾诩二人,说道:“以仆之见,曹操或许不会受我军调度迷惑,将兵马屯于淮南,而是恐会布于荆州,以保荆楚安宁。”

“卿能否细言?”

闻言,张虞若有所思,坐直身子,问道。

田丰大胆直言道:“臣与贾君见解有所出入,贾君欲布重兵于淮南,以诱曹操率兵迎击。而令文远将军率兵横击荆楚,夺取东南上游,顺流夺取金陵。然贾君能知荆州之重,曹操岂会不知?”

“如实而言,淮南水网密集,邗沟风大冬季结冰。曹操弃守淮南,我军兵入淮南,然舟舸不能越巢湖、邗沟,步马望江而叹,又有何用?”

“而荆州江水不同,冬季无结冰之患,舟舸如能顺江破敌。兵马渡江,则无敌于南楚诸郡。曹操久居东南,岂会不知荆州之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