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苏尔置业(1/2)
罗恩旗下的产业中,在新德里能值得提上一嘴的只有太阳电视。
作为印度最大的私营电视台,它为罗恩带来了非比寻常的曝光量。
新德里人听说他的事迹,多都是通过太阳电视台,他们对苏尔电器其实没有太直观的印象。
这里既没有电器工厂,也没有电厂、水泥厂,抑或是国际学校和苏尔医院。
说白了没什么实体产业,存在感不强。
为了弥补这一短板,罗恩思来想去还是苏尔置业最为合适。
这是今年准备新组建的集团,专注地产开发、基础工程建设。
细分下来就是住宅开发、商业地产、产业园建设、城市运营,未来还有可能涉及零售。
北方邦的五星级酒店、高级公寓、发电厂都相继完工,他准备把团队调到新德里,成立苏尔置业总部。
第一个项目就是阳光五星级酒店,堂堂首都,怎么能没有苏尔先生的产业呢。
动用了好些关系,罗恩才在印度门和总桶府的中间地带、责任大道的北边圆环附近拿到了一块地。
地皮不算大,但建一座五星级酒店绰绰有余。
这是黄金地段,光是买地就花了两千多万美元,合计10亿卢比。
比孟买那里还夸张,考虑后面的酒店建设、装修,没有2亿美元拿不下来。
这个代价是高昂的,说不定许多年后才能回本。
不过这是牌面,即使亏钱也不算什么。等酒店建成以后,必然吸引大量的政客和官员。
他们带来的人脉资源会让罗恩受益匪浅,酒店的利润反而是次要的。
德里的阳光酒店不能再走宗教风,现代都市和厚重庄严才适合它。
罗恩聘请了国外团队来设计,快的话几个月就会动工。
除了这座五星级酒店,他还在德里南区拿了一块350英亩的超大地块。
这里已经靠近城市郊区,所以土地相对便宜,比阳光酒店那里低了太多。
新德里作为首都,未来的城市圈必然还会向外扩张,罗恩就是在提前做准备。
这块地和孟买那边类似,都是按照大型商圈规划,购物中心、公寓、写字楼、露天广场、娱乐场所、国际学校.
同时苏尔置业的总部也会放在这里,作为新德里未来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初步投资五亿美元,可谓雄心勃勃。
这个计划一经发布,就吸引了众多关注。媒体大肆报道,政客也帮着吹嘘这将会是亚洲最大的商业生态圈。
想要打响苏尔置业的名气,没有什么比砸钱更好使了。
效果很显著,越来越的派对、沙龙开始邀请罗恩,尽管他以前也不缺这样的关照。
拉投资、找赞助的,罗恩大多婉拒了。
在印度,不要轻易的去投资别人的项目,因为亏本的概率极大。
印度商人的操守,堪称世界最低。
他们会先把钱塞进自己的口袋,临到项目日期将近,才开始考虑生意。
那时候什么都迟了,要么追加投资,要么认栽。
即使有些人真的在做这个项目,后面也会被各种各样抽象的因素打断进度,最后导致项目一拖再拖,直到烂尾。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印度政府的工程就首当其冲。
会磕头的母舰就搞了几十年,东大三四个五年计划都走完了。
还有所谓的航天计划,提出的时间倒是很早,结果一直到罗恩天降印度次大陆都没什么消息。
当然以上都属于正常的商业表现,不正常的就如阿林丹姆那样,都是诈骗犯,他们才是印度商人中的主流。
对于罗恩的大手笔,有称赞,自然也有微词。
社评家们倒是很一副杞人忧天的样子,他们说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如果有大量资本注入并迅速脱离贫困处境,那很有可能会顾及不到居无定所、无亲无故的人。
有报纸还精心做了一张印度财富塔形图,塔的高度代表了个人财富的数量和集中程度。
孟买的塔最高,原因可想而知。
有数的几个大家族都在那里定居,包括罗恩在内。
新德里紧随其后,这里是权力中心,北印度的富豪,大多集中在核心区域。
国外的《纽约客》杂志,也越来越注重对印度新兴财富集团的报道。
在几十年前,公认的印度首富是海得拉巴王朝的最后一任尼扎姆,奥斯曼.汗--南印度的统治者。
印度独立后,他被政府赶下台,同时财富也被迫上缴了。
不过关于他的事迹,依旧会被时常提起,文章说奥斯曼行为古怪,身材瘦小,吃饭一定要用锡盘,而且要半蹲在垫子上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