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 不再是呼风唤雨的郡主(1/2)
赵巧儿掩嘴轻笑,眼中闪烁着幸灾乐祸的光芒:“可不是嘛,当初在锦绣坊门前,那厮可是连正眼都不瞧郡主您一眼。“
提到锦绣坊,长乐郡主的眼神骤然阴冷。
她很清晰地记得那一天。
新景帝登基便不承认她的郡主的身份,那日在锦绣坊门前,新景帝没给她好脸色,魏成超就在旁边也不曾帮她说一句好话。
枉她当初还帮魏成超密谋绑架韩蕾,如今看来,魏成超那厮不过是个白眼狼。
所以,现在她就要看着身为四大世家的魏家全族覆灭,就要看着魏成超永不翻身。
既然苏家已没落了,魏家也一样覆灭,那岂不是很公平?
“咔嚓”一声,长乐郡主手中的筷子断成两截。
“郡主……”赵巧儿惊呼。
“住嘴!”长乐迅速制止她,警惕地环顾四周,“现在哪还有什么郡主。”
她自嘲地笑了笑,从袖中取出丝帕,慢条斯理地擦拭着手指,“我如今不过是个看戏的闲人罢了。”
只要景帝不承认她的郡主身份,外面的人即便是依照往常一样叫她一声长乐郡主,她知道那也不过是用“郡主”这个名号在撑场面而已。
大厅中央,几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高谈阔论。
“魏家这次是彻底完了!据说连祖宅都被查封了。”
“说也奇怪,那位不也是魏家的吗?为何会对魏家出手?”
“谁让他们要心存不轨呢?那位要的可都是忠心耿耿的人。”
“听说魏大公子通敌,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难怪啊!”
长乐郡主听到这里,忍不住轻笑出声。
她凑近赵巧儿耳边:“你说,要是魏成超知道当初给他出主意绑架韩蕾的人,现在就坐在这里看他笑话,会是什么表情?”
赵巧儿眼中闪过一丝不安:“郡主,这话可不能乱说……”
“怕什么?”长乐不屑地撇嘴,“苏家倒了,魏家也要完了,谁还会在乎那些陈年旧事?”
她端起酒杯轻抿一口,“诶?对了。说起来,你上次提到的那个红衣男子,到底是什么来头?”
话题突然转变,赵巧儿明显松了口气,脸上浮现出娇羞的笑容。
“我也不知,只知那位公子长相妖艳,气质出众。而且还用金叶子装饰衣裳,看他那一身打扮必是身份不凡。”
“哦?”说起身份,长乐郡主来了兴趣,“那他比你兄长赵樽如何?”
赵巧儿哪知长乐郡主对赵樽的执念,她嗤笑一声,不屑道:“我兄长不过一介武夫,给那公子提鞋都不配!”
听赵巧儿为了她喜欢的男子而诋毁赵樽,长乐郡主瞳孔微缩。
她不动声色地放下酒杯:“那你有机会将那公子引荐给我认识认识,我也好替你……把把关。”
“好啊!好啊!谢谢郡主。”赵巧儿连声道谢。
长乐郡主翻了个白眼,心里暗骂一声“白痴!”。
就在这时,腾云楼的大门再次被猛地推开。
一队身着皂衣的大理寺衙役鱼贯而入,为首的捕头环视大厅,目光如电。
“大理寺奉命查案!都呆在原地,不要动。”
大厅瞬间安静下来。长乐心头一紧,下意识攥紧了手中的丝帕。
她看着那群衙役径直朝自己走来,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她的心上。
“长乐郡主。”捕头在她们桌前站定,声音洪亮,“尔等涉嫌勾结反贼赵樽,图谋不轨。奉大理寺卿之命,即刻锁拿问审!”
长乐猛地站起,椅子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声响。“放肆!本郡主乃先帝亲封的郡主,尔等怎敢……”
她的话戛然而止,因为他看到了捕头面上的冷笑。
捕头从怀中掏出一卷文书:“陛下有旨,废王女苏氏勾结逆党,削去一切封号,即刻收监!”
赵巧儿已经吓得面无人色,她颤抖着抓住长乐郡主的衣袖:“郡……郡主,怎么办……”
长乐郡主这才恍然惊觉——她已不再是那个可以呼风唤雨的郡主了。
周围的食客们指指点点,有人甚至发出讥笑声。她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仿佛从云端跌落泥潭。
“与长乐郡主一起的一应人等,全部带走!”捕头一声令下,衙役们如狼似虎地扑上来。
“冤枉!我是冤枉的!”长乐郡主挣扎着,发髻散乱,珠钗掉落在地。“一定是有人陷害本……陷害我。”
没有人理会她们的喊叫。
在众目睽睽之下,长乐郡主和赵巧儿以及一众丫鬟小厮,被那些衙役粗暴地架出了腾云楼。
待他们离开后,腾云楼里的吃瓜群众又开始热烈的讨论起来,只是这次好议论的对象全都换成了长乐郡主……
……我是求一条龙的分割线……
苍州,扶风县。
隆冬时节的扶风县银装素裹,呼出的白气在空中凝结成霜。
虽地处大景朝西北边陲,寒风刺骨,却掩不住这片穷山恶水的土地蒸腾向上的生机。
水泥厂就设在扶风县,这里大大小小的水泥道路都已全部贯通,交通甚是方便。
县城的街道上,新铺就的水泥路面平整光滑,与两旁灰砖青瓦的商铺相映成趣。
屋檐下悬挂的冰凌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宛如一串串水晶帘幕。
“老张头,没想到我们活了一辈子还有幸看到了水泥路”一个裹着厚棉袄的农夫踩着坚实的路面,对正在扫雪的同伴笑道,“往年这时候,咱们县里的土路早就冻得坑坑洼洼,现在可好,下再大的雪也不怕了。”
“可不是嘛!”老张头拄着扫帚直起腰来,指着远处冒着白烟的厂房,“多亏了王爷建的那个水泥厂。听说京城里的官道都没咱们这儿的平整哩!”
两人说笑间,一队满载货物的牛车缓缓驶过。车上摞着用稻草仔细包裹的玻璃器皿,在阳光下照射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泽。
与扶风县一江之隔的甘络县有宋元庆驻守,宋元庆有心站队赵樽,所以赵樽麾下的五百亲兵轻松了许多,他们的将领华天佑也清闲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