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221章 坐镇成都

第221章 坐镇成都(2/2)

目录

李丰思索着答曰:

“阿父非是叛逆谋反,陛下大概会治以诽谤朝廷、拥兵自重、因私害公之类的罪名。”

诽谤朝廷、拥兵自重,自不必多言,至于因私害公…大概便是在得知天子御驾亲征,诏李丰北上时故意使李丰逡巡失期之事了。

李母一叹:

“这些罪名,可大可小。

“现在…就看你父是执迷不悟,还是认罪伏法了。

“倘认罪伏法,放弃军权,并主动为陛下安抚江州将校人心,使将士齐心伐吴。

“则你父非但可免一死,或许还能得个三公虚衔,回成都治事,留个体面。

“若是执迷不悟,拒不认罪…你我便当早早备好几口棺木,准备为你父他们敛尸了。”

李丰闻此沉默片刻,最后道:

“阿母,陛下…陛下说准备任我为江州都护。”

都护,位次于都督。

都督执掌江州所有军政,都护则掌军,不掌财政。

且按照管理,只掌管部分军队。

也就是说,如果李严被撸,那么李丰会都护原本统属于李严的部分将校与士卒。

李母颔首,眸子柔和了些:

“陛下如此信重于你,想来还是愿对你父网开一面,现在,就看你父如何作为了。

“你父倘若遭斩,便是其罪当诛,你日后当为李氏正名扬声。

“你父若是得生……将来能保你父性命,也只有你了。

“不论如何,你万不能如你父一般,辜负陛下,辜负天下。

李丰恍惚失神,泪洒青石。

李母望着李丰,幽幽叹道:

“丰儿,你才能不过中人,比你父尚且不及,纵得陛下信任,也不要想着建功立业,与关安国、赵辟疆这些人一较短长。

“陛下让你都护江州,你便都护江州,不要出挑,不要出错。

“能使前线粮道不绝,无后顾之忧,就已经需要你尽智竭力了。

“而能做到这些,当好一个循臣,你们李氏将来就还有复起的希望。”

李丰几度失神,最后愕然道:

“阿母有如此智慧,何以阿父还会走到这一步?”

“你父自视甚高,如何愿听我一妇人之言?”

不及收拾桌上残羹冷炙,李母便奉李严老母,与李丰一并出了府,遣家仆往集市换来许多米肉酒水,最后带着这些吃食至码头劳军,最后登上了天子船队。

家里许多仆役,命管家的心腹给钱帛粮秣遣散,只留下少许已随侍十数数十载的亲随。

余下的财帛粮秣,李丰做主,将全部献给朝廷,用以慰劳前线征战的将士,并抚恤遗孤。

大江之上。

天子龙纛所在楼船,走出一人。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我与陛下泛舟江水,你们不得陛下之命,便擅自引军而出,这是想造反吗?!

“来人,把狐忠、成藩二将给我抓起来,斩首示众,我看谁还敢在陛

长鲸号上,欲来救李严的参军狐忠,护军成藩二人面面相觑。

“怎么回事?都督疯了不成?”狐忠惊愕不已。

成藩亦是不知所措。

“还愣着做甚?!尔等以为我在开玩笑不成?!”李严对着二将身后的校尉、司马痛斥。

“再不动手,别怪我李严无情!定将你们以谋反大逆之罪论处,全部族诛!”

闻听李严此言,再看李严暴怒的模样根本不似作假,想来救下李严的诸将校无不惊慌失措。

终于,有几名校尉司马壮着胆子上前将狐忠、成藩二将擒拿。

而狐忠、成藩二将竟没有反抗。

他们眸子里的神色,先是疑惑,后是惊恐。

“都督,误会啊!”

“我们此来是…我们此来是…是以为陛下要请都督回成都任事,我们着实不舍得都督,所以才想来跟陛下请命,让都督留下来!”狐忠脑子转了过来。

李严当即破口大骂:“枉老子养你们这么多年,现在老子得陛下恩典将往成都坐镇,你们却欲阻拦,究竟是何居心?!”

狐忠、成藩二将彻底蒙圈。

这是个什么情况?

难道说……真是误会了?

陛下难道真是要重用都督,让都督去坐镇成都,来抗衡远在关中的丞相?

就在诸将疑惑之时,刘禅从舟船里走了出来。

“好了李卿,都是误会,不必如此动怒。”

随即对着狐忠、成藩二将道:

“朕今欲以李卿为太傅,领卫将军,坐镇成都。

“但卫将军没兵可不行,坐镇成都没兵更不行。

“李卿适才与朕说了,你们二将不过是一时糊涂,朕也能看出你们对李卿的忠心。

“希望你们二将,能领你们麾下六千将士,随李卿一并坐镇成都,何如?”

一并坐镇成都?

狐忠、成藩二将闻言至此,心中再无犹疑。

如果只让李严一个人回成都,那可能是软禁。

可现在让他们一起回成都,还带着六千将士回成都。

这是什么?

这就是给李严军权,让李严压制向宠,蒋琬,还有蜀郡太守,以更好地控制中枢啊!

谁不知道,谁在都城有兵,谁就说了算?!

到时候,他们这六千人,岂不就是大汉禁军?!

然而就在此时,李严却一脸惶恐地站了出来,向天子拱手一揖:

“陛下,臣以为不可!

“陛下伐吴之意已决,如今正是用兵用人之际,如何能再引六千将士回成都?

“而且,狐忠、成藩二人既知陛下在此,却未得陛下之命便擅自开船动兵!

“其心可诛,犯大逆不道之罪!

“若不治罪,将何以安天下人心?!

“臣以为,二人应论罪斩首!”

“都督?!”狐忠既惊且怒。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