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 第359章 甲午战争

第359章 甲午战争(1/2)

目录

游乐场修好后,五女就玩欢了。

李渊拽了拽张彦:“我说孙女婿,你这是把朕的牌友都勾搭走了啊。”

“别瞎说,我没有。”张彦绝对不会承认,而且为什么要承认?

这几个丫头岁数本来就不大,游乐场的吸引力对于她们来说就是致命性的。

“唉,朕也挺难的,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爱好。”

朱由检则是松了一口气:“这样也行,那两个丫头不来刺激朕了。”

朱由检说完后还瞪了张彦一眼:“都怪你小子,要不是你,朕的闺女也不会漏风。”

“朕的媺娖以前多孝顺,再看看现在。”

“呵,你砍媺娖的那一刀,我还没算账呢。”

朱由检很想打张彦一顿,但是他不敢,如果他敢动手,到时候就是十朝皇帝圈踢他了。

那些狠人,没一个是他能惹得起的。

“你别那么小心眼,要不朕再赔你一个闺女。”

朱由检现在想把小媺娖送出去,只要别气他,爱去哪去哪。

“可以啊,小昭仁就行,正好需要一个开心果。”

“滚!想都别想!”

小昭仁现在可是朱由检内心最美好的净土,贴心又可爱,不可能允许被祸祸了。

尤其是朱媺娖,小昭仁本来就很粘朱媺娖,如果让小昭仁来,不出三天,一定漏风。

“咦?张公子,你又弄好玩的了?”

张彦一回头就看到了朱瞻基:“不是,你又偷你爷爷的戒指了?”

“唉,别说的那么难听,我这怎么叫偷呢?我是带慈烺来玩。”

一身龙袍的朱慈烺有些尴尬:“父皇,儿臣是被迫的。”

朱慈烺明白朱瞻基是什么意思,不就是拉一个垫背的嘛,可是为啥不拉宪宗?

有宪宗在不是更好吗?

朱慈烺哪里能明白,朱元璋和朱棣自带滤镜,如果朱瞻基敢带朱见深来,那他一定会挨一顿死打。

朱元璋和朱棣了解朱见深,除了有关万皇后的事上不理智以外,朱见深在其他地方还是很靠谱的。

朱由检赶紧行礼:“叩见宣宗皇帝。”

“别,我可不敢,我就一太孙,担不起你一个太上皇的礼。”

要说现在的朱瞻基最恨谁,朱祁镇绝对是第一,下一个就是朱由检,毕竟亡国之君,还做了那些破事。

最主要是碰到两个不讲理的祖宗,好子孙就是他们的种,差的就是他的种。

现在的朱瞻基有事没事就去成化时空避难,爷爷要去寻求孙子的庇护,他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了。

洪武时空的锦衣卫诏狱中,朱见深也见到了清朝二帝。

“怎么样啊见深,咱可一直给你留着呢。”

康熙和乾隆一脸惊恐的看着朱见深,朱元璋和朱棣就算再猛,那也不如朱见深给他们带来的阴影大,不然清朝也不会不遗余力的黑朱见深。

“多谢太祖。”朱见深残忍一笑:“二位,我们谈谈,朕非常欢迎二位前往成化时空,成化犁庭现在已经开始了,想看吗?”

朱元璋的恶趣味上来了:“见深,赶紧把他们带走,让他们去看看,咱很期待。”

几个小丫头把能玩的都玩了个遍才停下。

不过游乐场还在运转,因为朱瞻基也入迷了。

朱慈烺有些无奈,没想到自家祖宗那么贪玩。

这时,朱媺娖蹦蹦跳跳的来到张彦身边:“夫君,你说甲午海战后,满清要是拒绝赔钱会咋样?”

“怎么说呢,倭国有两个选择,要么在列强的干预下认了,要么接着打。”

朱媺娖愣了一下:“这不是和没说一样嘛。”

“不一样,如果倭国认栽,倭国可能会被债务压垮,虽然可能性比较小,但也并不是没有。”

“咦?咋回事?”

“很简单,倭国就是一个赌徒,他们把自己强行拉到了悬崖边缘,他们就是强逼自己和清朝来一场生死局。”

朱媺娖想了想:“倭国不会轻易认栽吧。”

张彦点头:“对,倭国不会轻易认栽,当时倭国的财政收入大概是八千多万,相当于五千万两白银。”

“在战争之前,倭国大藏省还陆陆续续发放了八千万的战争债券,开战之后又花了四千万。”

“再加上为了应对战争,加大了对海军和陆军的建设,倭国大概花了两亿,这相当于倭国三年的收入。”

“如果这场战争倭国没有收益,倭国的经济会直接崩溃,伊藤内阁也会被其他势力取代。”

“而且新上台的势力估计也不会待长就会被赶下去。”

“而且当时倭国内部的经济也到了崩溃的边缘,1880年的米价比1878年的米价贵了七成。”

“在这种物价飞涨的情况下,战争还没办法转化成利益,倭国的财政就彻底崩了,整个倭国都会变成一个烂摊子。”

“经济危机加战败就等于内乱,而且战前的倭国人也没有信心能打赢满清。”

“开战的命令也是经过多次否决的,整个过程充满了焦虑。”

“不过最后倭国还是把一切压到了这场战争上,伊藤博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决定开战了,所以倭国的压力也很大。”

“如果输了,或者没拿到赔款,不止是政治和经济,就连倭国百姓的情绪都会崩溃。”

“所以就算是满清不给赔款,倭国也会顶着压力继续打,一个把一切都抵押出去的赌徒会突然回头吗?这种回头和自杀没区别。”

“就算列强出手干涉,倭国最多会放缓战争的步伐。”

“但是就算倭国砸锅卖铁继续战争,那也是硬着头皮上的。”

“人在没有底牌的时候才会选择退让,这也是李鸿章被倭国愤青打了一枪后,倭国就减免了一亿两白银的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