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大人国,腾云驾雾(1/2)
不一会儿大船来到水仙村,停泊下来。
廉锦枫拿了参袋和皮衣,准备回家。
李奕考虑到,廉锦枫家境贫寒,便带了一些银子,与小秋、敖鸾一起上岸。
锦枫在前面引路,不一会儿,就到了家门口,轻轻敲门。
从里面走出一个老妇人,把门打开,接过皮衣,恭声道:“小姐,怎么回来这么晚?夫人比之前稍微好点了。参取来了吗?”
廉锦枫微微一笑,先把李奕三人领到书房,然后赶紧进屋,搀扶着母亲良氏出来,向李奕表达感激之情,然后向小秋、敖鸾行了礼。
话题转到家族的历史上,原来廉锦枫的曾祖父,以前住在岭南,因为躲避南北朝的战乱,逃到海外,最终在君子国安顿下来,建立家业。
李奕精通医术,先为良氏治好病。
闲聊一阵之后,知道他们一家四口不想再待在君子国,便将他们都收进剑灵世界,再出海游玩。
锦枫有个弟弟叫廉亮,才十三岁。那个老妇人,是良氏的陪嫁丫鬟。
又过了几天,大船来到大人国。
因为大人国与君子国接壤,风俗习惯、言谈举止,以及土特产,都与君子国颇为相似。
李奕想去游玩一番,于是带着小秋、敖鸾,一同上岸。
“听说大人国的人,只能乘云,不能走路,我心里总是痒痒的,恨不能立刻亲眼看看。现在终于来到这个地方,真是心想事成啊!”小秋呵呵一笑。
敖鸾笑道:“虽然到了,但离有人烟的地方,还有二十多里远。我们得赶紧走,不然回来晚了,路上不方便。
前面有一座险峻的山岭,岔路很多。大人国就把这座岭当作城墙,岭外全是稻田,岭内才有居民。”
走了一阵子,离那座岭不远了,田野中已经可以看到人家。
那里的人,比别处的人,要高出二三尺不等。
这些人行走时,旦停下来,云也就不动了。
李奕等人上了山坡,弯弯曲曲地绕过两个山头,前面都是岔路,走来走去总是在山里打转,穿不过岭去。
敖鸾看看四周,笑道:“看样子,是走错路了。正好那边有个茅草屋,何不找个人问问路?”
于是,三人一齐走到茅草屋前,正要敲门。
这时,从东边走来一个老翁,手里提着一把酒壶,还有一个猪头,走到茅草屋前,推开屋门,想要进去。
李奕拱手行礼:“请问老人家,这座庵叫什么名字?里面有没有僧人?”
老翁听完,说了声“得罪”,连忙进屋,把酒壶和猪头放下,然后走出来,拱手道:“这座庵里,供奉着观音大士,我就是那个僧人。”
敖鸾感到诧异:“你这老兄,既然是和尚,为什么没剃发呢?你又买酒,又买肉,难道还养了尼姑?”
老翁笑着点点头:“在里面虽然住着一位尼姑,而且是小僧的妻子。这庵堂里,除了我俩,再没别人了,我们从小就在这看守香火。
说到‘和尚’这个称呼,我们国家以前从来没有这个说法,但听说华夏自汉朝以后,住在庙里的人都要剃发,男的叫和尚,女的叫尼姑。
所以,我们这里也遵循华夏的规矩,凡是进庙看守香火的人,虽然不吃斋,也不剃发,但称呼是一样的。
就像我被称为和尚,我的妻子被称为尼姑。不知三位,为何会来到这里?”
敖鸾说明了他们的来意。
老翁弯腰行礼:“原来三位是来自华夏的大贤人啊!小僧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何不进庙里,喝杯茶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