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泰顺惊怒,熹妃痛哭(2/2)
忠怡亲王斟酌词句,轻声道:“袁晳性子绵软,倒不似能做这等事的……除非有人从旁教唆。”
泰顺帝驀地起身踱至窗前,见窗外雨势又急了,雨帘已密得看不清三丈外的太湖石。
泰顺帝背对著忠怡亲王,冷声道:“袁易可会参与”
忠怡亲王一怔,袖中手指掐进掌心,低声道:“这……亦未可知。”
忠怡亲王见泰顺帝肩背绷如铁板,忙近前两步劝道:“四哥,此事还需等父皇彻查清楚才好,咱们如今要做的,是盯紧老八老九老十他们。”
泰顺帝森然道:“也要盯紧袁时!”
这“袁时”二字咬得极重,似从齿间磨出血来。
忠怡亲王一怔,从泰顺帝神情语气及“袁时”这个称呼,知道他眼前的四哥怀疑袁时参与了谋害袁歷。
……
……
熹妃柳氏,今年三十余岁,较之泰顺帝整整小了十五岁春秋。
她生得有几分姿色,虽已过了桃李芳华,却因著精心调养,仍似枝头盛放的芍药,自有一段风流態度。
熹妃柳氏平生只得袁歷一子,將满腹心血尽数浇灌在这棵独苗上。
袁歷能得太上皇景寧帝与泰顺帝两代天子青眼,密立为储,其中少不得熹妃柳氏教养与周旋的功劳。
泰顺帝自从上了年纪,在女色上就淡薄了,哪怕他成了大庆天子。不过,他对熹妃柳氏倒是另眼相待。一来因熹妃柳氏风韵犹存,又擅长討好他;二来终究是爱子生母。饶是如此,每月翻牌也不过一二之数。
昨晚泰顺帝才翻了熹妃柳氏的牌子,今晚竟又有太监捧著绿头牌来向熹妃柳氏传旨。
熹妃柳氏既惊喜又诧异。
待回过神来,熹妃柳氏便疾步转入內室,连声唤道:“开妆奩!”
镜中映出张飞霞的脸,熹妃柳氏轻抚云鬢,见一缕青丝不驯,忙蘸了茉莉头油抿好,又对贴身女史低声道:“去取那套桃红色云纹寢衣来。”
声音虽平静,眼角却已漾起笑意。
当熹妃柳氏来至澹寧居,照例在龙榻旁等候。
往常这个时辰,泰顺帝必在御案前批阅奏摺,直至亥时甚至子时。
偏生今夜戌时三刻,泰顺帝便靴声囊囊来到熹妃柳氏跟前。
泰顺帝只著素綾中衣,头上金冠未卸却已鬆散,几缕鬢髮散落额前。往日里刀削斧刻般的面容,此刻在宫灯映照下显出几分颓唐,眼下两团青影沉沉,连那九五之尊惯常挺直的腰背,也似被无形重担压得微曲。
“圣上今儿怎地这般早歇”熹妃柳氏笑著问道。
泰顺帝摆摆手,吐出两个字:“累了。”
二字说得甚轻,却似有千钧之重。
伺候沐浴时,柳氏特意多洒了半瓶茉莉香露。氤氳水汽中,她见泰顺帝肩颈处筋肉紧绷,便使了巧劲揉按。往常这般,泰顺帝总要赞她妙手,今夜却始终闭目不语,唯见水面浮著的瓣隨著他沉重的呼吸起伏。
待沐浴完毕,红綃帐內,云起雨落。
匆匆事毕,幽暗之中,泰顺帝將熹妃柳氏揽入怀中,手指无意识地绕著她一缕青丝打转。柳氏正暗自欢喜,忽听得头顶传来沙哑之声:“歷儿……在扬州遇刺……歿了!”
这话说得甚轻,落在熹妃柳氏耳中则似焦雷炸响。
熹妃柳氏一时似未反应过来,只觉耳边嗡嗡作响。待明白过来,浑身血液都似凝固了。
她猛地撑起身子,瞪大眼睛望向幽暗中看不清的泰顺帝:“圣上……您说什么”
泰顺帝將熹妃柳氏颤抖的身子紧紧搂回怀中,声音嘶哑如裂帛:“歷儿在扬州遇刺歿了,朕……对不住你!”
熹妃柳氏不禁呆愣起来,呆愣之中,咬著唇无声落泪,泪珠子断了线似的往下坠,將泰顺帝前襟浸湿了一片。
“怎么……怎么遇刺的”她颤声问道,“是何人这般狠毒”
泰顺帝將景寧帝密信所言略述一番。
话音未落,熹妃柳氏已再难自持。先时还只是抽噎,渐渐竟化作嚎啕。哭声悽厉,直透雕窗欞,惊得外间守夜的宫女们面面相覷,有个年轻的更是嚇得打翻了烛台。
“我的歷儿啊——”熹妃柳氏十指死死攥住泰顺帝的衣襟,“离京前还活蹦乱跳的……说好了要给臣妾带许多江南的土物……”话音陡然转尖,“怎么转眼就……就……”
泰顺帝任由她在怀中撕扯,只將人搂得更紧些。
待哭声渐弱,泰顺帝方抚著熹妃柳氏的背脊道:“太上皇亲在扬州彻查此案,朕也会……”话到此处喉头一哽,“必教那些凶手血债血偿!”
熹妃柳氏哭得脱了力,蜷在泰顺帝怀中。泰顺帝轻拍其背,却觉掌心下的身子仍在细细发抖。
两人就这般睁著眼望著幽暗中的帐顶,皆在发呆。
忽听得熹妃柳氏幽幽道:“圣上,您说歷儿走时……可痛苦”
泰顺帝鼻尖一酸,忙闭目掩去泪意:“痛苦是难免的……不过转瞬之事,人没了,也就不痛苦了。”
事实上,袁歷是被一支弩箭贯身而入,心窝又补了两刀,死不瞑目,既痛苦又极为不甘。
窗外骤雨突至,打得噼啪作响。
雨声中,仿佛还混著利箭破空、刀锋入肉的幻听……
……
……
八爷党在江南至神京的千里官道上,暗设了多处秘密驛站,养著快马健仆,一有要事,便也能几百里加急传递。
就在泰顺帝收到景寧帝密信的翌日,原八皇子袁禩便收到了刺杀袁歷成功的消息,当即命心腹去请袁禟、袁过府一敘。
兄弟三人聚集於后园一处僻静的轩馆,饮酒庆祝。
袁禩一双凤眼含威不露,他手持著一只夜光杯,杯中葡萄美酒荡漾:“歷哥儿既去,该进行下一步假刺父皇了。”
袁禟咧嘴一笑:“八哥放心,江南有诸葛先生坐镇,加上我这些年精心豢养的那些死士,必然仍能成功。”
袁笑道:“咱们兄弟就等著好消息吧!”
三人相视而笑,举杯共饮。
杯中葡萄美酒,却是殷红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