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寒门国舅 > 第785章 人选

第785章 人选(1/2)

目录

第785章人选

御前奏对还在继续。

刘健望向一旁的兵部尚书余子俊,道:“余尚书最为合适。”

也不去探讨皇帝的建议是否可行,直接就让兵部尚书挂帅去当三边总制,看起来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余子俊急忙推辞:“老臣年老体迈,怕是难胜任此职……臣举荐左都御史马文升,其有卓越的军政才能,又在西北经营多年,足以震慑鞑靼外夷。”

上来就举荐了两个人选。

一旁的王恕听了,感觉背脊一阵发凉,因为他很怕皇帝下一步就看向他,甚至有让他去西北领兵的打算。

既然皇帝想体现出对这件事的重视,必定是要派德高望重的大臣前往,虽然他王恕没有西北治军的经验,却做过南京兵部尚书,在治军上也很有一套,更主要的是,现在朝中所有人都很尊重他。

派个能震住场面的实权派大臣前去,再合适不过。

且以王恕对皇帝的了解,自己的存在,很可能影响到了张峦的晋升,暂时把他派去西北,就会让皇帝腾出手来,让张峦晋升左侍郎,甚至还有机会当六部尚书。

朱祐樘道:“徐先生,您认为呢”

徐溥谨慎地问道:“陛下,如今朝廷财政捉襟见肘,非要在此时,于西北用兵吗”

显然徐溥考虑的不是什么扬我国威,谁都知道不能放任和助涨鞑靼的恶行及嚣张气焰,也的确该给其一个深刻的教训,但也得好好算算加强边镇军备的成本。

徐溥现在俨然把自己当成大明的丞相,也就是朝廷的大管家。

作为一个当家人,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财政问题,得保证朝廷能正常运转下去,而不是为了面子工程穷兵黩武,尤其还是做一些不太必要的无用功。

朱祐樘道:“徐先生,朕的意思,仅仅是找一人总制三边军务,至于接下来是否要对草原用兵,还得看鞑靼人的动向。

“即便要出动出击,也是以局部小规模战事为主,只要能杀鞑靼人的威风和制止其野心便可,就好像李孜省领衔的偏头关那一战,点到即止,仅此而已。”

徐溥自然要琢磨皇帝这话。

难道皇帝打算把李孜省召回来,派其去当这个三边总制那治河怎么办

牵一发而动全身,徐溥脑子转得飞快,并未主动接过话茬。

最后朱祐樘看向王恕,问道:“王老部堂认为谁人合适呢”

王恕仔细想了想,从容建议:“陛下,以户部右侍郎张峦前去如何”

此话一出,旁边三人都用异样的眼光打量他,就连站在皇帝身后的李荣和覃昌,都觉得不可思议。

你王恕不会以为皇帝是打算让其岳父去西北建立军功,才召见你们做这一番安排的吧

真不是!

你们别想岔了!

李荣和覃昌都在琢磨,要是陛下想让那位张国丈前去领兵,断不至于让张国丈赋闲在家休养。

再说了,一个跑去西北打理军政的张国丈,算不得称职的权臣,更像是被放逐出权力中心,让皇帝失去身边的凭靠。

“不好。”

朱祐樘这次回绝得很干脆,“岳父重病在身,之前差点儿没救回来,亟需养病,实在不适合长途远行……还是换别人前往吧。”

不说张峦不能胜任,仅仅说张峦不适合旅途劳顿。

大概意思是,等以后合适的时候,朕还是会让我那岳父去边塞尝试一下,甚至可以是最优选择。

但现在绝对不是。

朱祐樘道:“这样吧,几位卿家回去后,好生议议,明日朝会上做廷推和商讨。及早把人选定下,可以安前线将士之心……朕也希望西北边疆局势不会出现大的变故,一定要抓紧时间,不可疏怠!”

徐溥道:“陛下,您可有问过张学士的意见”

“徐先生是说岳父吗”朱祐樘摇头道,“我不想打扰他静休……这种事,朝廷能自行解决,为什么要劳烦他呢”

徐溥心想,你这叫什么话

问问他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也好让我们避个雷,不是挺好

反正他支持谁,我们一起反对就行了。

只要不是他举荐的人上位,其余人等我们都能接受。

朱祐樘道:“户部也的确该调拨一批钱粮协同前往,尤其是延绥军饷,有士卒已两三年未曾领过钱粮,家中日子过得异常清苦。之前补发的军饷数量严重不足,徐先生,您有时间的话,麻烦去催促一下户部……”

给你徐溥权力,让你以顾问的身份,去户部指导工作,这样你就更像是大明的宰相了。

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看朕对你都这么信任了,你是不是也别找朕的麻烦尤其是帮朕赶紧把钱粮凑出来,为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大战,做好准备呢

徐溥再道:“那陛下,若要安排三边总制,具体需什么条件是从中枢或者地方调派是以有治军经验者优先,还是协调和后勤能力突出者优先再或是……能服众,能御敌,善于修筑城塞者优先”

只问你,要从京城派你的亲信去,还是就地提拔巡抚或左布政使去干

再或是问你,到底需要个善于防守的,还是擅长把握战机能打胜仗且喜欢主动出击的总得给个方向吧

可惜皇帝到最后也没有给出标准答案,大概意思是你们自己看着举荐,举荐到令我满意为止。

等几人从乾清宫出来,王恕急走几步,追上徐溥后询问:“时用,你认为陛下到底是何意啊想在西北重兵屯防再或是要以趁用之人,以备不时之战”

他想弄明白,皇帝是要穷兵黩武,还是说准备培养他的人去掌握军权

皇帝做一件事,总归有其目的性,我们得先知道他想达成的目标是什么,才好做下一步安排。

徐溥笑了笑,道:“王公的问题,对在下来说未免有些超纲了……陛下并未提前打过招呼,可能只是因为鞑靼内部发生变乱,想趁机安定边防。推举等事,等明日朝会上再议吧。”

王恕道:“那陛下提前召见我等的目的又是为何”

他其实并不觉得皇帝做的是无用功,或者说,皇帝想让他们提前给出人选和方案,再或是给出一些指点,让他们按照这个方向去挑人。

只是他们好像都没有搞清楚皇帝的意图,再或是有人领会了,只是碍于政见不同,不愿意把人选推举出来。

但……如果皇帝只是跟他们打声招呼,说要选个三边总制出来,完全没必要在乾清宫单独召见。

徐溥摇摇头,表示不知。

旁边的刘健做出补充:“陛下对于军政之事有独到见解,但自古兵家无小事,必定要恪守朝廷用人原则……以如今朝廷窘迫的财政情况,根本就不适合主动出击,边塞当以固守为上,选人也要在这方面多加倾斜。”

无论皇帝本来的目的想选谁,只要我们按照自己的原则,只举荐我们心目中的理想人选,完全不用去考虑皇帝的需求。

王恕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心里却在想,还是你们这些馆阁出身的人豁得出去,皇帝真心把你们当先生对待,你们却用自己的方式去编织出一张大网,限制皇权,算你们牛逼。

至于最后成不成事,全看你们的本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