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多斯拉克人的荣耀(1/2)
在这片被广袤的草原上,自称为多斯拉克人的游牧民族已在此繁衍生息了不知多少个世纪。
多斯拉克人将自己的部落称为“卡拉萨”,整个卡拉萨就像是一个流动的王国,战士、牲畜、女人和帐篷,随着水草的枯荣不断迁徙。统领这一切的是部落中最勇猛的战士,被族人尊称为“卡奥”,其他地区的人则习惯叫他们马王。
在多斯拉克的习俗里,发辫是勇士荣誉的象征,战败者会被割掉发辫,发辫越长便越能证明其勇猛无畏。因此每个卡奥几乎都拥有齐腰长的粗壮发辫,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被认出,那是他们荣耀与力量的标志。
当一个卡拉萨的人口增长到一定数量,便会分成若干部分,称之为“卡斯”。卡奥会安排多名地位仅次于自己的“寇”去管理这些小部落。一旦卡奥离世,这些寇便会通过决斗来争夺新卡奥的位置,或是分散开来各自成为新的卡奥,延续着部落的血脉。
每位卡奥身边还有一支忠诚的亲卫队,即血盟卫。卡奥视他们为兄弟,赐予他们最高级别的待遇,分享自己的黄金、牲畜、奴隶,甚至是妻子,唯独不会分享胯下的战马。血盟卫则誓言一生陪伴卡奥左右,若是卡奥死于战斗,他们会在余生中竭尽所能为其复仇,复仇之后便会自杀以追随卡奥。
末日浩劫之前,多斯拉克人虽以勇猛善战闻名,却也有着自己的禁忌与克制。
他们从不敢往西跨过草原中部的萨恩河一步,对于那些与瓦雷利亚保持着商贸关系的周边国家,也仅仅是进行一些简单的食盐、铁器和皮革贸易,有冲突有战争,但从未组织过大规模掠夺。
那时的他们如同草原上的狼群守着自己的领地。
末日浩劫的降临,打破了厄斯索斯大陆原有的秩序。古帝国的殖民地区相继宣布独立,最强大的瓦兰提斯城邦陷入了长达百年的血腥战争,再也无暇顾及草原周边的国家。
多斯拉克人失去了钳制,如同脱缰的野马潮水一般向四处发起进攻,一举荡平了整个大陆中部,广袤的草原也因此被改名为多斯拉克海。
萨恩河发源于草原中部,一路向北流入大海。
在河的南岸,曾矗立着一座占地庞大的城市沙那斯。这里曾是古龙王们的盟友之地,城外是一望无际的肥沃农田,城内建筑精美高塔林立,是雄踞大半个草原的萨洛尔王国都城,被人们誉为“高塔之城”。
两百年前,多斯拉克人的铁蹄开始向西挺进,萨洛尔王国的十余座城市相继被毁。至高王玛佐罗?阿莱休带领着所剩无几的臣民退守都城沙那斯,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殊死抵抗,保卫最后的家园。
为了守护这座最后的都城,城里的男女老幼都拿起了武器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军队。这支军队拥有六千辆镰刀战车、一万名披盔戴甲的骑兵、一万名轻骑兵,以及近十万名长矛兵和投石手。
而围攻沙那斯城的,是西部草原上最强大的四个部落。他们没有老弱病残,全是能征善战、最为勇猛的马上战士。
当哈洛卡奥、扎科卡奥、魁洛卡奥和“瘸子”拉沙卡奥带领着八万骑兵发起冲锋时,那马蹄声震耳欲聋,整个沙那斯城都在震颤,仿佛大地都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血战而颤抖。
结局似乎早已注定。至高王玛佐罗?阿莱休靠着偷袭成功将哈洛卡奥击杀,这是防守方唯一的胜利,剩下的战斗成了一场一边倒的屠杀。最终防守方战死十万军民,沙那斯城的防线彻底崩溃。
多斯拉克人认为大地是他们的母神,用犁、铁锹和斧头割肉是有罪的,他们只要征服一座城市就会烧毁田野、农场和建筑,使草原恢复到荒芜状态。
半个月后,沙那斯城被攻破,“瘸子”拉沙卡奥一把火将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城烧成了废墟。更具侮辱性的是他还给这片废墟起了个名字:维斯?克沃,意为“蠕虫之城”。
随着这座最后的都城被毁,仅有极少数逃难的人侥幸存活下来,他们聚集到了厄斯索斯大陆最北端的塞阿斯,男女老幼加在一起还不到两万,而萨洛尔王国的财富、文化则化为了灰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