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她成了大渭第一个平民皇后(全文完)(1/2)
萧允动作很快,隔天就下了封后诏书。
诏书一下,满朝哗然,一些老臣马上跳出来阻止,理由无非是老三样。
说宋轻瓷身份卑贱,说她曾与人谈婚婚论嫁,说她曾被强盗掳走,不配为后。
萧允闻言也不恼,只是当众驳斥了反对的老臣,还连发锥心之问。
“质疑她的人,敢问有谁能捐出数百万两白银,造福天下百姓?”
“敢问谁能放下官位,深入民众,切切实实为百姓办事?”
反对的老臣被他怼得哑口无言,无颜以对,可他们仍不愿放弃遵守的等级制度,一下朝,便求去了太后宫中,说要面见太后。
太后一早就知道了朝上的事,心知老臣们是想把她抬出来当说客,让她去劝说皇上收回成命的。
可现在萧允非宋轻瓷不娶,她又怀了萧允的孩子,她自然不会再把来之不易的孙儿往外推,马上便装病拒见老臣们。
转过头,就让人去收拾专供皇后居住的未央宫,又让贴身嬷嬷去挑选靠谱的宫人,还让人开始物色稳婆和奶娘,方便宋轻瓷入宫后安心养胎,健康生产。
老臣们见太后不想再管此事,一个人都没了办法,只能灰溜溜离开了皇宫,私下商量办法去了。
只是他们还未想到确切的办法,京中忽然流传起了“平民能不能为后”的辩论。
原本只是说书先生们在故事中说起此事,后来不知为何慢慢传开了。
一开始没人敢参与议论,唯恐被打上乱议朝事的罪名,可后来有知名学子带头议论,不仅没被朝廷追究责任,皇上听闻还当朝夸赞后,就有人来劲了。
尤其是正在等待春闱放榜的学子们,他们这段时间本就无事,如此劲爆的话题,他们自然不会放过。
学子中精明人本就多,很快便有人察觉出皇上的偏向,为了向皇上示好,开始偏向“平民可以为后”的一方。
那些出身寒门的学子,也很快抓住风向,坚定站在这一立场。
朝中高位被世家权贵霸占久矣,大多数寒门官员在底层熬上一生都难上位,若是宫中能出一位平民皇后,自然会为他们发声。
他们站宋轻瓷,更是在站自己,所以都不遗余力为她摇旗呐喊。
有了学子们的加持,这话题热度很快扩散。
一时间,京城的街头巷尾,豪商巨贾,平民百姓,贬夫走卒俱在议论此事。
众人吵吵嚷嚷议论了十余天,终于有人根据民意得出论断,只看身份便决定一个人能不能为后的人,目光实在浅薄。
那些坚持扞卫“平民不能为后”的人,被打成固守老旧的顽固派,相关官员也被打成了昏官庸官。
甚至还有好事者,将此事编成了小曲儿,把官员的名字植入其中,在民间传唱。
老百姓们可不管身份高低,他们只在意谁对他们好,谁能为他们办实事。
那些权贵地位虽高,声名显赫,可他们根本接触不到,自不可能支持。
听闻他们竟阻止爱民如子的宋轻瓷为后,老百姓们气坏了,纷纷咒骂京中权贵。
京中百姓有知道他们府邸的,都上门口去扔烂菜叶臭鸡蛋,撞见了他们的车驾也绝不放过。
一来二去,老臣们都放弃了阻挠。
与君为敌,他们还能得个不畏强权的好名声,让人赞一句有风骨。
与民为敌,被千万人谩骂,他们便要被写入史书,遗臭万年了,没有几个文人受得了这个羞辱。
尤其是得知宋轻瓷已有身孕,皇嗣有望时,他们也就放下了执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