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火红大明 > 第四百二十六章 闲聊

第四百二十六章 闲聊(2/2)

目录

“借侄儿吉言了!大郎你脑子灵光,学习成绩也好,这中学毕业不论干什么,这公司都是抢着要。”张叔笑着将酒杯一饮而尽。转头对着李四成说道。

“大郎你的好好学,虽然咱们是跳级上去的,但是中学学的东西可就多了。你可不能掉了链子。”作为父亲的李四成叮嘱儿子。

“那是必须的,我中学毕业之后还想上高等中学。”李定国信心满满的说道。

“有志向是好事,别像我大哥家儿子的似的,勉勉强强小学毕业。要不是公司开办了各种职业学校,这小子只能和我大哥回家种地。”张叔怒气不争的说道。

“老张哥家的大儿子我也知道。确实不喜欢读书,不过我听说人家现在在机械厂里边儿收入很高。怎么说呢?只要小学毕业知道点知识,会读会写。还是有工作可以做的,现在公司人才缺口这么大,不要说咱这些子侄辈的,咱哥儿俩不也是一直在努力学吗?要说土里刨食,确实不如这做工来的票子多。”李四成长叹一口气。

“咱们这些学习过的人,公司可是很看重的。我听说这次咱们工作队一起外派就有7个,很快就有新的人补充进来,到时候李老哥可就是除了队长和两个带班的老前辈了。带新人可是很消耗心力的事情。”张叔关心到。

“这有什么好说的,咱们刚进工作队的时候不也是那些老前辈们一把手教出来的嘛。公司对咱们现在这么好不好好干,对得起公司,你看看那些偷奸耍滑的不都被公司清退,驱逐出了登来青,我听说有几个死气白咧的还要回来,结果公司人压根都不理他们。”李四成比起他们也是非常生气。

“那可不!要我说这些人就该直接让他们去劳动改造,现在公司的矿场上缺人,缺的厉害,这些人丢出去也是浪费,还不如让他们一边干活儿一边好好寻思寻思。”张叔也是生气,转头看向一言不发的李定国。“今天咱们都是高兴。不要提那些不开心的事儿。我听说这跳级上学校的,学校都会给发奖学金。到时候李老哥,你那些票子可就真的压箱底了。”张叔岔开话题。

“张叔,学校确实会给那些越级上来的。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发奖学金,但是我没要,毕竟我是越级上来的,又不是学习好的,学校中那些比我学习好的同学大有人在,我和我爸现在两个人,爸现在公司有的吃,有的穿,还有票给。我们中学吃的,喝的,用的学校都给负责。且不说我这没有拿到奖学金,就拿到奖学金也是要退回去的。”李定国这会儿让李四成和张叔一愣。

“也是,咱家情况其实来说已经比较好了。我们工作有补贴,年底有奖金。现在别说吃喝不愁,就是咬咬牙和公司签个借款合同也能买一处宅子,这奖学金拿不拿都不打紧。”李四成反倒没有生气,而是认真的说道。

“是啊,爸。其实虽然中学都是管吃管住管用,但是还是有很多同学的家庭环境差很多。我听一些学长说他们家境好点儿的都会把奖学金拿出来。补助这些家庭不太好的同学。”李定国开口说道。

“是啊,别说咱们队里,就我们这些外派的安家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款子,外派的每年还有补助津贴什么的。我家婆姨算了算这补助津贴,奖金算下来都快有我半年的薪水多了。”张叔提起这些也是非常认真。

“那你家闺女到时候嫁,可是不好找婆家了。毕竟你这条件摆在那里。”李四成调侃到。

“那不至于,咱比下有余比上还是不足嘛。不过我家闺女也算争气,这不我外派之后人家就要去那里的医学院上学。这医学院毕业之后估计到时候李老哥还有大郎侄子。去了医院还得有你家小侄女儿照顾呢。”张叔笑着端起酒杯。

“咱的日子确实好太多了,这世道不卖儿卖女已经是好家境了,在咱公司这女孩儿生下来有补贴,还给安排读书,读完书之后又给安排学校学点儿手艺出来还有工作。”李四成虽然没有女儿,但是他也清楚世道之艰难。

“那可不咱们公司一直都在讲男孩儿女孩儿都一样,不好听的,咱在家里种地的时候,这女孩儿成年不也要下地干活吗?干不了活儿的也要在家和他奶奶和她妈妈做点儿女红什么的补贴家用。现在你看看有多少干部是女孩,这医院有多少女大夫,这学校有多少女先生。上次来咱们工作队考察的内部就是干部学校毕业的女孩子嘛,人家才2二十三,咱兄弟俩二十三那会儿还土里刨食呢。现在人家一个月挣的票子都顶上咱那会儿一年的收成。再说了,陕西那地方干旱多久了?老天爷也不下雨。我虽然是淮安府的在漕运码头上有点儿,但是要像现在养活一家老小,那把我劈成三瓣儿都不够使。”张叔回忆起来也是一把心酸。

“确实如此。世道艰难,老天爷也在捉弄咱。”李四成想起这些也是非常难过。

“父亲张叔我却不这么认为,同样是天灾为什么我们登莱地区不仅可以接纳难民,又可以保证衣食无忧?依我看天灾只是起因,人祸反而是将这种灾害扩大化的根本原因。

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哪个皇帝哪个官员都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可是实际做下来的也只有登莱,父亲所在的工作队宿舍有一条很大的标语:为百姓服务。

父亲和张叔这些同事也在实行这一标语。更不论整个兴华公司干部,这些经历过普通人生活,知道生活艰难的人,一步一步学习文化,通过考试成为干部官员,他们清楚百姓生活之困难艰苦,才能更加事实的履行这一标语。

在这些干部在那些护卫队手中一步一步的建立了水渠水库,重新修建官道才有了现在百姓出行粮食灌溉的便利,所谓的天灾在登莱地区又不是没有出现。而天灾导致的百姓食不果腹,更是在这些人的努力下才没有出现。老师常给我们说人定胜天。便就是如此了。

为什么我们喜欢登莱,为什么登来干部一声号召,大家都会不遗余力的去完成那些交给我们的工作?无非就是大家都被尊重,干部们并不是在后边喊着口号驱赶着我们,而是他们总是会出现在最危险,在最困难的最前方,带着我们一起去克服。

父亲,所以我非常感谢您能带我一起来到登莱,见到这些真正为百姓做事的地方,我努力学习也是希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让更多的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年幼的李定国说完之后拿起酒杯给自己的父亲和张叔斟满一杯酒,自己又以茶代水敬了两位一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