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货郎摇鼓记——挑担客的市井账(1/2)
"摇鼓声穿深巷,货担压弯脊梁。胭脂换鸡卵,针线抵米粮。算盘珠儿响叮当,谁见你鞋底磨穿?功劳簿上,尽是东家笔墨香。"
摇鼓声里讨生活
济宁府的青石板路上,陈货郎的拨浪鼓摇醒了晨雾。担子两头颤悠悠:前筐针线顶针,后筐麦芽糖块。他最得意的是那杆旧秤——秤砣磨得发亮,秤星却从不准,主顾买三两能得四两。
腊月廿三,杂货铺张掌柜拍出半吊钱:"年关下乡收山货,收满百斤赏你件棉袄。"陈货郎想起五年前的事:他拿婚戒换的野山参,被掌柜当"镇店宝"供着,却说是自家祖传的。
秤杆暗藏九星文
进山收核桃时,陈货郎多了个心眼。在王家沟称完山货,他拿烧火棍在秤杆背面划道痕——收李庄的栗子划叉,赵寨的干菇画圈。夜里宿在土地庙,就着月光刻木牌:某村某货几斤几两,牌角钻个针眼大的孔。
回城交差时,张掌柜抚着虎皮褥子吹嘘:"这老货眼毒!专收的上等皮子..."陈货郎蹲在灶房啃冷馍,听见前厅客商问价,掌柜竟把三十斤核桃说成五十斤。那袋核桃分明系着他打的鸳鸯结——当初为哄小媳妇多给半斤核桃学的。
针线缝出乾坤账
正月十五看花灯,陈货郎在摊前卖绒花。见卖糖人的老吴被掌柜轰出来:"什么陈年芝麻账也敢来讨?"他心头一凛,连夜翻出压箱底的腰带——那是走街串巷时老娘缝的百家布。
次日收鸡蛋,他当着村妇的面,扯断红线系在筐沿。回城交完货,偷偷把红线穿进腰带布眼。这"百家线"越攒越多:红记鸡蛋,蓝记山菇,黄记芝麻。腰带勒在破袄里,像缠了道彩鳞的瘦龙。
摇鼓震落公道雪
三年后东窗事发。张掌柜偷税被查,公堂上咬定陈货郎虚报斤两。府尹惊堂木拍响时,陈货郎抖开百家布腰带:"青天老爷看针脚!"
红蓝黄线头在阳光下分明:每道彩线都栓着小木牌,牌上刻着村名斤两。张掌柜瘫坐在地时,陈货郎从筐底掏出包东西——三年间的货样:王庄核桃、李寨板栗、赵沟芝麻...每包贴着带日期的红纸,纸背是他用米汤写的收货账,遇碘酒显了形。
担子里的活账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