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染坊夺彩记——染匠缸中的五色劫(1/2)
"青出于蓝胜于蓝,谁见染工十指斑?
绸庄掌柜夸新色,笑指天工非人寰。"
染缸深处淬骨血
苏州山塘街的染坊里,徐三指正搅着半人高的靛蓝缸。他的手指早已看不出肤色,蓝中透紫,紫里泛黑,像十根浸透沧桑的老梅枝。这双手有门绝技:能辨七十二种染料成色,指尖在染浆里一蘸,便知是茜草初红还是苏木老赤。
那日,绸缎庄接了桩御用差事——染百匹"雨过天青"缎。坊主钱扒皮叉着腰站在缸前:"染成者赏银十两,染砸了扣三年工钱!"徐三指盯着缸中浮沫,忽想起二十年前的旧事:他爹为染一匹龙袍赭黄,生生熬瞎了眼,功劳却被安在坊主小舅子头上。
霓裳羽衣换皮囊
开染那夜,徐三指摸黑翻进药铺后院。他记得《天工开物》里提过,晨露未曦时采的蓼蓝最是上色。露水沾湿裤脚,他掐着五更鼓采回三筐嫩叶,又按古法添了螺壳粉固色。
交缎那日,钱扒皮领着绸庄掌柜验货。阳光斜照缎面,忽蓝忽青如江南烟雨。掌柜的抚掌叫绝:"钱掌柜好手段!这色竟似天上借来的!"徐三指蹲在染缸后搓手,听着自己七天七夜不眠的功劳,成了别人酒桌上的谈资。这光景恰似《金瓶梅》里来旺儿媳妇的绣鞋,针脚里的心血全作了西门庆的玩物。
布纹暗涌藏惊雷
徐三指蹲在阊门外漂洗染布,河水被染成斑驳的蓝。对岸传来丝竹声,唱的是"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他忽地扯开一匹次品布,在纬线里抽出根银丝——这是他从《考工记》"染人"篇悟出的法子:织布时暗掺金属丝,遇碱水即显异色。
次日染绛红缎,他往茜草汁里掺了铁屑。钱扒皮捧着红缎献宝时,徐三指在墙角冷笑。三日后,绸庄掌柜暴跳如雷——那红缎遇梅雨竟泛出铁锈斑,细看却是"徐染"二字。这手"血染术",还是跟城隍庙画符道士学的显形法。
五彩经纬现真章
三年后,钱塘织造局征"五彩祥云锦"。徐三指在经线中暗夹孔雀翎,纬线里藏进金箔丝。献锦那日,巡抚对着日光细看,忽见云纹中浮出百鸟朝凤图,惊为天工。
钱扒皮刚要开口,徐三指已撕开锦缎一角:"大人请看,这经线七十二股中,每股皆藏染工姓氏。"但见抽出的丝线上,密密麻麻烙着"徐"字暗印,正是用《齐民要术》记载的蜡缬法所制。满堂哗然中,坊主外甥袖中滑落本《盗染录》,里头贴满剽窃的染料方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