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贵女拒当吸血包,寒门白眼狼急疯了 > 第205章 沈知微

第205章 沈知微(1/2)

目录

萧珣说到做到。没过两日,一位姓姜的嬷嬷便被陈庆恭敬地请到了皇子府。

姜嬷嬷约莫五十许,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面容严肃,眼神却透着一股精明干练。

她原是宫中伺候过太妃的老人,规矩礼仪、管家理事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后来年纪大了才放出宫荣养。此番被萧珣请出山,足见其对辛久薇的重视。

姜嬷嬷的到来,让辛久薇的生活规律了许多。

在那些眼高于顶的贵女们看来,她就是个“乡下来的”、“走了大运才攀附上六殿下”的破落户女儿。她必须让自己尽快强大起来,才能不辜负萧珣的庇护,也才能有底气站在他身边。

姜嬷嬷虽严厉,但对辛久薇的悟性和韧性颇为赞赏。尤其看到她临摹萧珣字帖时那份专注和日益沉稳的笔力,眼中更添了几分深意。这位辛小姐,并非空有美貌的花瓶。

日子在紧张而充实的学习中悄然滑过。辛云舟的身体已恢复如初,重新投入了兵部的事务,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和属于军人的锐利。匀城传来好消息,辛文海终于苏醒,虽然身体虚弱需要长期调养,但意识已清,脱离了生命危险。辛久薇悬着的心彻底放下,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真切明媚。

这日,辛久薇正在暖阁里练习插花,姜嬷嬷在一旁指点着花材的搭配与意境。侍女来报,安国公府的林静姝小姐递了帖子,邀辛久薇三日后去翰林院侍讲学士沈巍大人府上,参加一场小型的“清谈雅集”,品评新得的几幅前朝字画。

“沈巍大人?”辛久薇放下手中的梅枝,看向姜嬷嬷。她对京中官员的脉络还在熟悉中。

姜嬷嬷沉吟道:“沈大人是清流领袖,翰林院侍讲学士,学问精深,为人清正。其夫人出身江南书香门第,最是风雅。他府上的雅集,在京中素有名声,非饱学之士或真正风雅之家的小姐,轻易不得入内。”她顿了顿,看向辛久薇,“林小姐特意邀请小姐,是份好意。只是……沈家有位小姐,名唤沈知微,年岁与小姐相仿,素有‘京中第一才女’之名,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性子……颇为清傲。小姐若去,需当心此人。”

“沈知微?”辛久薇记下了这个名字。清傲才女?看来这雅集并非简单的赏画品茗。

“嬷嬷放心,薇儿谨记。”辛久薇点头。林静姝是好意带她融入圈子,她不能退缩。

三日后,沈府。

沈府并不奢华,处处透着书卷气。亭台楼阁皆以竹石点缀,回廊下悬挂着名家字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茶香。来参加雅集的人不多,皆是京中有名的才子才女,衣着也以素雅为主,不尚奢华。

辛久薇在林静姝的陪同下步入花厅。她今日依旧穿着素雅的月白襦裙,只在发髻间簪了一支萧珣送的、通体无瑕的羊脂白玉簪,气质沉静。她的出现,还是吸引了不少探究的目光,尤其是那些才子们,惊艳于她的容色,但更多的贵女眼中,则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慢。

“静姝姐姐,辛妹妹,你们来了。”一位身着浅碧色云锦长裙、气质清冷如兰的女子迎了上来。她容貌秀丽,眉目间带着书卷气,正是沈巍的独女,沈知微。她的目光在辛久薇身上掠过,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如同在品鉴一件器物,最终落在她发间那支玉簪上,眼底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异色。

“知微妹妹。”林静姝笑着打招呼,为两人介绍,“这位便是辛家妹妹,久薇。久薇妹妹,这位就是沈学士的掌上明珠,京中闻名的才女沈知微小姐。”

“沈小姐。”辛久薇微微颔首,不卑不亢。

“辛小姐。”沈知微的声音清泠悦耳,却没什么温度,“久闻辛小姐是颍州辛太守爱女。颍州……听闻地处中原,文风亦盛?”她看似随意地询问,语气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对“地方”的疏离感。

辛久薇坦然答道:“颍州确乃中原之地,文教之风承袭古韵。家父虽为俗吏,亦重教化,常延请名师讲学。”

“哦?”沈知微唇角微勾,露出一抹清浅却没什么笑意的弧度,“辛太守勤政爱民,令人敬佩。只是,这京中的风雅,与地方上的‘讲学’,终究是有些不同的。辛小姐初来乍到,今日正好开开眼界。”她话语间,已将自己置于“京中风雅”的代表,将辛久薇定位为需要“开眼界”的外来者。

林静姝微微蹙眉,正想岔开话题,沈知微已转身引着众人走向花厅中央:“诸位请,今日要品鉴的,是家父新近寻得的一幅前朝画圣吴道子的《雪溪垂钓图》摹本,虽非真迹,但笔法神韵极为难得。”

众人围拢过去,对着画作啧啧称奇,讨论着笔法、意境。沈知微站在画前,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字字珠玑,引得众人频频点头,更坐实了她“第一才女”的名头。她偶尔会抛出一个问题,目光似有意似无意地扫过辛久薇。

辛久薇安静地听着,并不插话。她对书画鉴赏确实不如这些浸淫此道多年的京中贵女精通,但她用心去感受画中的意境,结合姜嬷嬷教导的世家脉络,也能听出些门道,并不觉得窘迫。

品画之后,移步至水榭。水榭临湖,暖炉熏香,备好了笔墨纸砚。沈知微提议,以方才所观《雪溪垂钓》的意境为题,众人或诗或画,随意发挥,权当助兴。

此议一出,才子才女们纷纷响应。沈知微当仁不让,第一个走到案前,略一沉吟,提笔挥毫。她画的是雪溪寒林,一老翁独钓,笔法简洁却意境深远,画旁题了一首五言绝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字迹清丽秀逸,诗画相得益彰,引来一片赞叹。

“沈小姐高才!”

“此诗此画,深得吴圣意境精髓!”

“知微妹妹不愧是京中第一才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