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292章 三合一疏

第292章 三合一疏(2/2)

目录

见到高拱着急,苏泽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了高拱。

“这是?”

“师相,这是李时珍写给弟子的信。”

“李神医?”

高拱连忙打开信。

上次李时珍在用血吸虫验证了微虫致病说后,就和苏泽建立了书信联系,两人也会讨论一些医学上的问题。

苏泽给了李时珍很多启发,现在的李时珍,都放弃了编写医典的计划。

而李时珍的新目标,是开设一座医学院。

“以实学教授医学?”

高拱皱起眉,李时珍要开设学院?

医生设馆教授弟子,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但是这种一般都是师徒父子传承,这种类似于匠人传承的方式。

也有李时珍这样的编写医书传之后世的,但是这类的医书往往都是工具书,并不是启蒙的教材。

但是信中李时珍的意思,要在金陵城建造一座专门招收弟子,传授医学的医学院。

这听起来怎么像是书院了?

如果不是李时珍,高拱大概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

苏泽说道:

“师相,您不知道,在我老家苏州府,一名精湛的医者,每年收入可达五十银元,小有名气的医者,一年收入可达百元以上。”

这下子就连高拱都有些惊讶了。

一个七品知县,一年名义上的俸禄也就是四十多银元。

大明的官员俸禄偏低,还有灰色收入,这当然不能代表地方官的收入水平。

但是无论如何,一年五十银元,那已经可以过上相当不错的生活了。

而一年百元以上,那可以说是相当富裕了。

这点苏泽也没有夸大。

江南地区的经济发达,城镇居民增长,自然催生了健康需求。

一名好的医者,自然是供不应求的。

而李时珍也发现,江南地区很多医者都是滥竽充数,他们开出来方子根本没有效果,甚至很多都是庸医,治死人也是常有的事情。

可就算是这样,江南地区的医者收入依然很高。

而这些医生敝帚自珍,将医书当做是自己的秘籍,就算是弟子也不轻易传授。

当李时珍抗灾后,见到江南是这个样子,于是萌生了授徒的想法。

从信中知道李时珍授徒的想法后,苏泽就提出了开设医学院的建议。

苏泽给出的方案很有诱惑。

首先医学院比医馆授徒的效率高多了,可以一次性培养很多人才。

其次医学院不仅仅可以用来授徒,也可以用来研究,李时珍可以一边给弟子讲课,一边研究医学,弟子同样也是助手,也能在实践中学习。

最后苏泽也向李时珍画饼,如果他愿意开设医学院,他可以帮助李时珍争取政策和财政上的帮助。

于是就有了李时珍的这封信。

苏泽说道:

“师相,李神医在金陵创办医学院,也是为了聚集弟子研究实学,同时也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医者,悬壶济世,所以弟子认为朝廷应该帮着李神医筹建医学院。”

高拱回过神来,他为苏泽这个办法拍案叫绝。

实学不是没有切入点吗?那医学不就是很好的切入点?

医生的收入高而且稳定,需求旺盛,其实也有一些贫苦读书人转而从医的。

但是这些人只能读一些古代的医书,治病水平堪比巫医,治死人才是常态,治好了反而是侥幸。

实学不是要从实际出发吗?

这医学就是最实际的东西。

苏泽的微虫致病说,奠定了实学的基础。

如果李时珍建立医学院,教授医生传授实学呢?

实学科举可能还要等等,但是实学培养医者,这似乎不难?

治病是最需要实事求是的东西了,治得好就活,治不好就死。

高拱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立刻说道:

“这件事就交给老夫!一定要让李神医将医学院建起来!”

高拱愿意推动这件事,苏泽就放心多了。

其实苏泽已经从应天巡抚海瑞那边得到了支持,如果高拱能用朝廷的名义支持李时珍办学,苏泽还可以再从太子朱翊钧那边拉点赞助,开办医学院的费用就差不多了。

以李时珍在江南地区的名望,也是绝对不愁找不到学生的。

实学在科举上也许没有优势,但是在其他学科培养人才上却有巨大的优势。

原时空,近现代大学,基本就是两个路子。

一个是王室或者宗教学校,这在东方就差不多是国子监和书院,这些其实都是专门培养官员的机构,教授的都是文法类的知识。

另一类则是职业和技术的学院,这一类往往是基于现实需要而诞生的学院,教授的是工程、算术、航海之类的专业技能。

而医学院又是最特殊的。

原时空,最早的近代意义上的医学院,是英国皇家医学院。

是由王室投资,但是培养的医学专才的学院。

这大概是因为,医学是王室和百姓都需要的,谁不想要健康呢?

苏泽拿出医学院计划,高拱满意的说道:“是老夫误会子霖了,派遣书院督学的事情,老夫会和吏部协调的。”

高拱这个吏部尚书发话,苏泽就知道自己的计划差不多成功了。

高拱又想了想说道:

“李神医请求创办医学院的事情,你也写进奏疏里,三事并一疏,由老夫来说服其他阁臣。”

苏泽只好回头修改奏疏,最后将这份三合一奏疏折腾出来。

《疏壅滞振文教兴医学以育实才疏》

写完校对后,苏泽将奏疏塞进了【手提式大明朝廷】。

——【模拟开始】——

《疏壅滞振文教兴医学以育实才疏》送到内阁,在高拱的说服下,阁臣都支持你的奏疏。

隆庆皇帝又下发吏部礼部讨论,两部都基本上赞同你的奏疏。

但是奏疏最后部分,李时珍创办医学院的提议,却遭到了太医院的反对。

面对太医的反对,隆庆皇帝通过了举人铨选改革和书院改革,搁置了创办医学院的部分。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830。】

【若要完全通过你的奏疏,需要支付300点威望值,是否支付?】

好家伙,苏泽千算万算,没想到竟然是太医院反对。

也对,就是隆庆皇帝,也不愿意得罪太医。

既然这样,苏泽也不吝啬这300威望点,直接选择了“是”。

【威望点已扣除,剩余威望点:530点。请尽快在现实中完成上书。】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