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太大意进村补给 太轻敌遭受重创(1/2)
夜幕降临前,赵队长命令,队伍出发。年轻人,二十多里地也就用不到两小时赶到了张家堡。李志远想,如果情况有变,直接去渡口,暴露后无法撤退。为了确保安全,自己先去二叔家联络探路,让一队人马在村边地里藏着等待。
志远趁着夜色,顺着路走到铜锁门前,看看四周,没有人影,就上前敲门。而实际上,他已被两名保安队的监视上了。
二婶李翠兰急忙开门,让李志远进去,急切的说:“娃,不好了,你二叔被中午被张魁叫进城堡里,听说高县长也来了,说是晚上回来,到现在还没回来,我天黑去叫,吊桥升起,不让外边人进去,我看这中间有事,没法过河了,你看怎么办?”
李志远一听,头突然大了,情况有变,二叔不在,没人撑船怎么办?这河没法过。
他没了主意,着急的给李翠兰说:“二婶,这可怎么办?你快跟我去给赵队长说清楚,让他们定夺。”李志远就想赶紧把情况告诉赵队长,让他们游击队领导,来做决定。
李翠兰跟着李志远来到村外,夜色中李志远把她介绍给几个领导,李翠兰也急忙给赵队长说了情况,看游击队怎么办?
几个人听了后,牛政委首先说道:“今天张魁回去,肯定把铜锁大叔控制起来了,没有撑船的,就过不了河,情况有变,为了这帮学生的安全,我建议,趁着夜色,立刻撤退。等到天明,这一帮人在山沟里也隐藏不住,就会被保安队发现,那样极不安全,学生没有战斗力,人多也不好保护。”
赵队长却说:“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人员送到泾河岸边,那边交通员等着接人,这样悄然退回,怎么给上级交代?我们可是这一支队伍,遇到情况就退缩,可不是我们游击队的做派。必须想办法把渡船的大叔救出来,赶紧送队伍过河。”
张指导员也说道:“小队人去封住据点,大队人去把张家堡攻开,把撑船的大叔救出来,连夜送他们过河,这张家堡的据点,保安队人可不多,没有张魁,他们肯定是只防不出,只要能封住他们,攻打张家堡就不难。”
李翠兰听了忙说:“不行,那城堡不好进,吊桥升起,人根本进不去,当年土匪都吃了亏,没进得去,你们硬闯,肯定要吃亏。”
赵队长说:“我们游击队,不是土匪,我们定能想到破敌的办法。一定要在敌人援兵到来之前,把这支人员安全的送过河去。”赵队长求功心切,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要力求完成任务。他觉得半路退缩,给上级没法交待,游击队,怎么能见困难就退缩呢?殊不知,他的想法实属激进。
真是情况突变求应变,求功心切错判断。
只想攻敌没防御,反倒掉入包围圈。
牛政委看赵队长态度很坚决,就说道:“那好,就先派两组人员,去侦察城堡和据点,看看那里的情况,我们再组织攻击,今晚先把据点和张家堡攻开,救出铜锁大叔,争取天亮把护送的人员送过河去。”牛政委说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几个人都觉得,已经赶到了泾河边,就不能退却,据点的人员不多,一定能攻打下来。攻破据点,强势过河,才能完成任务。此时,在他们心中,就只有完成任务这一个观念。
领着学生的三个领队,听了游击队要攻打据点,其中一个领队上前说道:“赵队长,你们游击队攻打据点,我们这些人员怎么办?没有枪支,也帮不上忙,在那里安身?我们不能跟着你们后边成了累赘呀,这些学生没见过这个战斗场面,乱了就不好组织了。”
另一个领队也说道:“这些孩子,一天没喝上水了,找一户人家,给补点水行不行?”领队的估计也是渴了,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却提出这样的问题来。
李翠兰听了,忙说道:“那就去我家吧,儿子今天刚挑了一瓮水,大半夜去谁家也不合适。我给你烧几锅开水,没啥问题。”李翠兰在夜色中,看着一帮人孩子,听说没喝上水,就想好心帮一把。
几个领队都觉得李翠兰说的对,点头表示同意。心里都很感激她。
赵队长看到这个实际情况,就命令道:“分两组人员,尽快探清张家堡,和据点情况后,回来报告。其它人员跟着二婶进村,暂时藏在二婶家里,吃点馍,喝点水,等到游击队攻破张家堡,救出二叔,我们再送你们去渡口渡河。”三位领队,都点头表示明白。
赵队长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在不明情况的前提下,让一大队人员,悄悄进村,进了铜锁的家,让队员们吃点干粮,喝点开水。
被惊醒的张良,目瞪口呆的看着一帮人,李翠兰见儿子愣头愣脑的样子说:“赶快起来,给客人烧水,还愣在那里干啥?”张良这才急忙起来,去烧水,李翠兰就让领队把人分组住在两个窑洞里。一百多人,整整坐满了两个窑洞。
真是:看到张张娃娃脸,只想帮忙自家安。
热水供给莫迟疑,小小心意暖心间。
刚刚到来张家堡,几位领导有争胜的信心,也就有了轻敌麻痹思想,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就是进驻李翠兰家,他们只想着攻击别人,没想到住在窑洞里,被围攻后将如何撤退?他们只看到张家堡一个据点上的保安人员,他们万万没有想,消息早已泄露,高县长布置的两路人马,都在悄悄靠近他们,危险正在向他们逼近,他们却一无所知。
监视李翠兰的两个保安,尾随李志远到了村外,夜色中看到许多人影,就在旁边藏起来,看到被派出去的人,就知道是去侦察情况,两人躲在暗处没动,直到看着部队进村,他们尾随着,月光下,看到一帮人进了铜锁的院子。这时一个要回去报告,另一个挡住说:“这帮人进去,肯定要吃饭,一时半会走不了,还有刚才看见有人走了,你碰上了怎么办?等他们都回来,再去给高县长报告不迟。”两个人主意已定,就躲在暗处等待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