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酸梅鸭(2/2)
仔细想想,她又不是不会做,想吃了就蒸呗。
三块米糕,也就过个嘴瘾,越吃越馋。
想着,她一口一个米糕,吃到最后一个,噎得直翻白眼。
这时,传来赵阿姨的声音:“小夏,我给你介绍几个奶奶认识。”
程夏被米糕噎得猛锤胸口,咕噜咕噜灌了几口水,才把糕点咽下去。
米糕香是香,就是太噎人。
她被赵芳梅拉着介绍给几位奶奶认识,被大家夸了又夸,把程夏美得冒泡。
夸她厨艺好,长得漂亮,年轻有为,以后肯定有大出息,能挣上大钱。
回去的路上,程夏脚步轻飘飘。
夸她漂亮,她笑笑不说话。
夸她挣大钱,程夏顿时心花怒放,看人的目光,都亲近了几分。
她穷怕了,一心只想搞钱。
回到家中,收到邵骏的消息。
他父母尝了她做的桂花糯米糕,非常喜欢。
刚出锅,撒上些许干桂花,黄澄澄,米糕颜值颇高。
一层洁白松软的糯米,中间一层红褐色的糖霜,上面又覆盖一层白皙糯米粉,米糕蓬松柔软,香糯糯,糖霜的甜度,恰到好处,不会过分甜腻。
今天她给的30元好处费,加上获得最受欢迎食堂窗口第一名的奖金,两个月,每月100元,程夏和他各分一半,加上今天的,共130元。
邵骏用自己挣到的第一笔钱130元,分别给父母买了礼物,他爹妈一高兴,立马给他转账5000元。
邵骏问可不可以拿5000元交伙食费,他想来蹭饭吃……
程夏正在为生计烦恼,购置铁锅、油烟机、厨具等,花掉她靠经营学校食堂,攒了两个月的钱。
现在家里买菜买米,样样需要花钱,她用的便宜哥哥给的一万块,但是照她们这样吃下去,不经花,得想想如何开源节流。
当赵芳梅找上自己时,尽管给出的报酬很低,总算有一笔收入进账,比坐吃山空强,所以程夏还是接下。
现在有人找上门来,给她送钱,程夏巴不得,但是5000元似乎有点多了,她得想想。
不等程夏给出答复,当晚,她又收到赵芳梅打来的视频,惹得程夏心里七上八下。
难道吃席,吃出问题啦?
接通视频后,赵芳梅告诉她一个好消息,今天的活动宴席筹办得非常成功,口碑不错。
又说小区里有一户业主,对方儿子马上要结婚,不想在酒店吃预制菜,想在小区办婚宴,搞流水席,问她愿不愿意接?
赵芳梅神秘兮兮道:“我那朋友给的报酬挺丰厚的,这个数。”
程夏哦一声:“580啊!”
“不,你再加个零。”见屏幕里,小姑娘大眼圆睁,赵芳梅笑眯眯说。
她又问了婚礼当天来宾人数、预算等等……
似乎有搞头,她拍板说:“可以,我接了。”
又说:“有一点比较棘手,你们那边来宾太多,我这边只有一个助手,人手不够。”
赵芳梅笑得和蔼极了:“没关系,我可以帮忙找人,说好的报酬,不算在里面。”
靠在沙发里打游戏的范祥,突然觉得后脖子一凉。
好端端,怎么感觉后背有点发寒?
……
挂掉视频,程夏美滋滋。
对方给找后厨人手,给包食材、厨具,程夏只要负责掌勺烹饪,别的都不用她操心,净赚5800,真是送上门来的好事儿啊!
她立即给邵骏打语音过去,很快,那边接听:“夏姐,想好了。”
程夏:“嗯,想好了,我接了个私活儿,你明天要不要过来帮我?”
邵骏不关心别的,只关心:“有好吃的吗?”
“有,刚出锅第一时间给你尝味儿。”顿了顿,程夏说:“一共三天的流水席,宾客比较多,有点累,三天给你开800块工资,来不来?”
邵骏:“来啊,钱不钱的不重要,主要是喜欢吃席,尤其是夏姐你做的席面。”
想起傍晚吃到的席面,那叫一个香。
突然,邵骏开口:“夏姐,我有个请求,我能给主家出个份子钱吗?”
程夏脑袋卡壳:“干嘛?”
邵骏:“我想随个份子钱,让我爸妈也出搂个席。”
程夏:“……我问问赵阿姨,可以的话,通知你。”
她给赵芳梅发信息,询问。
收到程夏的消息,赵芳梅还以为有什么问题没问清,得知她的助手想随份子钱,来吃席,赵芳梅脑袋也卡壳了。
帮忙问了朋友的,对方非常欢迎。
收到答复后,程夏琢磨着要不要给便宜哥哥也随个份子钱?
问了程帆,好像是赵阿姨有点事,他这两天休假。
程夏一听,大概知道赵芳梅让他来干嘛了。
得,又省一份份子钱了。
后厨帮厨,会单独开一桌席面,跟宾客吃的一样,只是等宾客吃完后,才开始用餐。
流水席前两日,席面相对简单,算是个便饭,给前期参与准备工作的亲朋好友吃的席面,相对来说,预算会少点。
第三天是正式喜宴,预算充足,菜色够硬,要上档次些。
花了三小时,草拟好三天流水席的菜单,赶在十一点前,发给主家。
一一扫过菜单上的菜名,有些压根儿没听说过,例如什么蟠龙菜、擂椒皮蛋、蚂蚁上树、松鼠桂鱼……
好好的桂鱼,怎么跟松鼠扯上关系,爱护野生动物,可不兴吃松鼠啊!
还有蚂蚁上树,叫他们上哪儿抓那么多蚂蚁,还有蚂蚁能好吃吗?
得到程夏的描述,原来不是吃松鼠,只是把桂鱼做成形似松鼠的形状,因此得名。
蚂蚁也不是真的蚂蚁。
确认完菜单,时间来到深夜十二点半。
挂掉电话,程夏打了个哈欠,上床睡觉。
今明后三天,有得忙了。
天没亮,她起床,洗漱完来到一楼赵芳梅家。
赵芳梅随手一指,正哈欠连天的范祥:“给你找的帮手,随便使唤,还有一个,晚一点到。主家也给安排了亲戚帮忙洗碗洗菜。”
正在甜美梦乡里,被亲妈从床上揪起来的范祥,闻言打哈欠的嘴张得吞下一颗鸡蛋:“让我打下手?”
他连连摆手:“我不行,连韭菜和蒜苗我都分不清,让我去后厨房帮忙,这不是开玩笑嘛!”
赵芳梅笑眯眯:“好呀,不去的话,手机没收。”
被拿捏了七寸的范祥,顿时没脾气了:“我去还不行吗?”
这时候才五点十分,公共交通还没开始运行,邵骏扫了共享单车来的。
见到范祥,邵骏热情道:“你就是刚来的师弟吧,你好,我叫邵骏,是你大师兄哦。”
范祥斜他一眼,没搭理。
什么师兄师弟,他又不打算学厨?
而且还是给朋友妹妹当小徒弟,给个小胖子当师弟。
集合后,三人在赵芳梅的人带领下,来到办喜事的主家,认认门。
提前采购食材的人回来了,主家租赁的厨具灶具、帐篷、桌椅板凳也一并运送来。
有人帮忙在空地搭建帐篷、锅炉,这些琐事程夏不用管,她只负责后厨掌勺。
看到有她想要的堿面,海带丝,花生米,这时候灶炉已经摆在露天空地。
清洗一遍厨具锅具,开始烧一大锅热水,给堿面和海带丝烫熟,过冷水晾凉。
热油炒香花生米,刚出锅的花生米,不脆,放到电风扇底下,用筷子搅拌搅拌,散走热气后,开始变得酥脆。
邵骏负责切黄瓜丝:“师弟,你去拌花生米,这个没有技术含量,比较轻松。”
“跟你说了,我不是你师弟。”说完,范祥爱搭不理给花生米搅拌,散热气。
他给花生米搅拌,坐到小马扎里,哈欠连天。
趁着花生米散热的时间,程夏熬了葱油、辣子油,取一只瓷碗,塞一把晾凉的堿面,黄瓜丝和海带丝,加一勺葱油、一勺辣椒油,一勺花生米,往里加葱蒜末、生抽、食盐、麻辣鲜、花椒粉、香醋、熟白芝麻,几滴香油,少许白糖。
调好味道的凉面,被放置一旁,等待取用。
等她示范一遍后,主家安排到后吃帮忙的亲戚,负责帮忙往碗里加面,把面碗送到她面前。
这样,程夏只需调个料汁,大大减少工作量。
炙热的日头升起时,空地已经搭建好遮阴的帐篷。
忙活了一早晨,主家招呼着帮忙的亲朋好友过来吃早饭。
听说老张家特意聘请了一位大厨,要办老式流水席,说实话,大家挺期待的。
现在经济不景气,也就偶尔下个馆子,谁家能天天吃的起馆子里的手工饭菜啊!
就指着老张家的酒席,搓一顿。
一大早,见到一群小豆丁,看着面生,以为哪个亲戚家的小孩。
得知这群小孩就是今天来的大厨和后厨帮手,大家面色各异,这不是过家家,闹着玩儿?
尤其是当老张指着为首的一个瘦胳膊瘦腿儿的小姑娘,说是今天掌勺的大厨。
大家都觉得老张吃错了药。
后面有赵芳梅打包票:“别看小姑娘年纪轻轻,人家可是青阳二中中餐班学生,一顿烧五百人份的餐饭。”
有人觉得程夏年纪轻轻,手艺肯定不到家,听完惊呼:“这么厉害啊!”
赵芳梅擡了擡下巴,得意说:“可不是,老张家闺女儿不是在咱们社区工作嘛,昨天吃了社区宴席,给老张两口子打包了饭菜,两口子吃了觉得好,找我从中牵线。”
“我说怎么老张提前在酒店订了宴席,定金都交了,怎么突然想到在小区办流水席。我得尝尝凉面去……”
初升的太阳,炙烤着大地,露气散去,温度攀升。
忙活的人浑身热汗,燥热不已,这时候端上一碗凉面,用筷子搅拌搅拌,让每一根面条均匀地裹上料汁儿。
裹上料汁油汁的面条,油光水滑,点缀着蒜末葱花,海带丝和青瓜丝,随着搅拌,料汁里的葱香分子飘荡在空气里。
辣椒素刺激着味蕾,分泌口水。
迫不及待嗦一口面条,柔韧的面条裹满了油脂,爽滑有嚼劲儿,偏香辣酸甜口,海带丝青瓜丝丰富了口感,清爽不腻。
花生米酥脆油香,越嚼越香,能吃到脆花生的油香。
凉面开胃,给的分量足,油水也足,三下五除二,嗦完一碗凉面,舔了舔嘴边的酱料汁,回味着刚才的美味。
连碗底的蒜末也不放过,用筷子夹起送进嘴里,辣得斯哈斯哈,也要把碗底的佐料都吃光光。
程帆来得正是时候,正赶上吃早饭。
桌上摆着几十碗调了酱汁的凉面,取来,用筷子拌一拌,就能吃。
见到妹妹程夏,程帆奇怪:“你怎么在这儿?”
程夏这才想起昨天忘了告诉便宜哥哥:“忘了跟你说,我来这家做几天流水席,赵阿姨没告诉你吗?”
程帆:“没有,赵阿姨只说让我来帮忙洗碗。”
见到程帆,范祥一改耷拉着脑袋的颓败模样儿,屁颠屁颠跑过来,幸灾乐祸:“哈哈,你也被我妈骗来当苦力啦!”
程夏递给他一碗两面,自己也取了一碗,用筷子搅着:“先吃饭,吃完了还有一大堆活要干。”
天气热,热得范祥没什么胃口,看程帆大口嗦面,大家吃得很香的样子,辣椒素的芳香在空气里游动。
被馋到,范祥也拿过一碗凉面,拌着拌着,被油辣椒的辛香勾起馋虫,心急一阵焦灼,迫不及待往嘴里送面条。
豁,有点香。
他扒完一碗,又拿起一碗嗦。
赵芳梅让给他爸带一份,老爸只请到一天假,今天还要上班。
范祥闷头吃面,含糊:“知道了知道了。”
张盼来得晚一些,埋怨妈妈怎么不早点喊自己起床,万一错过好吃的怎么办?
得知今天的早餐,是程夏师傅做的凉面,她洗漱完,推开房门,直奔空地而来。
怕不够吃,张家特意多准备了些,亲朋好友连吃带拿,给自家孩子带早餐,还剩下好多。
同一楼栋里居住的户主,老张也招呼大家有没有过早,家里办喜事,可能吵到大家,又是送喜糖,又是问要不要吃个凉面?
张盼把凉面搅拌好,开始品尝:“我的天,好哇塞,小夏师傅的手艺真好,普普通通的凉面都能做得这么好吃。”
她可喜欢凉面了,尤其是凉面里的蒜末,辛辣清冽,别有一番滋味。
俗话说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路过的户主好奇:“这是手工制作的凉面啊!”
张盼边吸溜面条,边回:“是啊,可香了,来一碗嘛!”
被招呼来的吴秋,厚着脸皮接过凉面,附和道:“真的好香,就是有点太辣,不过我还能接受。”
很快,在13栋有一户业主家办喜事,路过可以免费领取一份手工凉面的消息,在业主群里传开。
来晚一点的业主,虽然没能吃到传说中的美味凉面,也领到一份喜糖,跟着沾沾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