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进权谋文成了香饽饽 > 第86章 宁远灭门案(15)

第86章 宁远灭门案(15)(1/2)

目录

第86章宁远灭门案(15)

杨清宁回头看了一眼,见董春青身边的侍女抱起了凌南策,一行人朝着反方向走去,心里不禁泛起了嘀咕,想着这个庆嫔到底打得什么主意。

鸿飞燕病逝,张明华被凌迟,后宫实在挑不出一个掌权的,凌璋便想起了宫里还有个林太妃。先皇在世时,林太妃只是个嫔位,并不受宠,也没有子嗣,先皇去世后,便给她提了提位份。凌璋见她母家没了人,又没有子嗣,身份上还压得住,便决定让她暂时掌皇后之权。

按理说,董春青虽然出身不太好,母家世代经商,父亲只是个五品官,但她好歹是后宫中为数不多生了皇子的人,怎么也得得个妃位。张明华获罪被凌迟,鸿飞燕病逝,只要她是妃位,那掌权的理所当然就是她。可事实却是,凌南策已经三岁,她依旧只是个嫔位。

“小宁子……”

杨清宁想事想得出神,没瞧见凌南玉停了下来,径直撞在了他身上,虽然不疼,却撞得凌南玉一个趔趄。

杨清宁下意识地拉住了他的手腕,紧张地问道:“殿下,你没事吧?”

“无妨。”凌南玉摇摇头,道:“小宁子在想什么,这般入神?”

“在想案子。”杨清宁低头看向凌南珏,道:“殿下,时辰不早了,你快回宫吧。”

凌南珏擡头看看凌南玉,见他没说话的打算,乖巧地点了点小脑袋,道:“太子哥哥,那珏儿告退了。”

“去吧。”

杨清宁看向小宇子,叮嘱道:“好好跟着殿下,若有事解决不了,便来东宫求助。”

“是,公公。”小宇子急忙应声。

看着凌南珏一步三回头地离开,杨清宁不禁感慨:“殿下,五皇子与您小时候可真像!”

凌南玉怔了怔,随即问道:“小宁子喜欢他,可是因他像我?”

杨清宁点点头,道:“是啊,五皇子不仅长得与殿下有几分相似,就连性情也是,看到他,就好似看到了儿时的殿下,乖巧可爱,软萌软萌的,十分招人喜欢!”

凌南玉的心情突然好了起来,试探地问道:“那小宁子是喜欢我多一点,还是喜欢他多一点?”

杨清宁转头看向凌南玉,好笑地说道:“这根本没有可比性,殿下可是奴才看着长大的,在奴才心中谁也比不上殿下。”

凌南玉闻言心情瞬间飞扬起来,兴奋地说道:“我就知道小宁子对我最好!”

“殿下这话可不能乱说。”杨清宁四下瞧了瞧,苦笑着说道:“皇上才是对殿下最好的,奴才位居其次。”

一次两次,杨清宁或许没有察觉,可次数一多,想不察觉都难,凌璋嫌弃他,多半是因为凌南玉对他太好,凌璋在吃醋。自己的儿子,却与旁人亲近,若换成是他,心里也一定不是滋味。

“小宁子说的是,父皇最疼我,嘿嘿。”凌南玉明白杨清宁什么意思,傻笑地应和着。

杨清宁看得一阵好笑,转移话题道:“殿下不觉得奇怪吗?”

凌南玉被杨清宁这没头没脑的问题问得一愣,随即说道:“奇怪?哪里奇怪?”

“庆嫔可是如今宫中唯一生育过皇子的宫妃,却依旧只是个嫔位,这不奇怪吗?”

凌南玉瞥了一眼梅林的方向,不屑地冷哼一声,道:“她能保住嫔位,已经是父皇开恩了。”

杨清宁一怔,随即反应过来,道:“难道这里面另有内情?”

见凌南玉要回答,杨清宁出声打断,小声说道:“殿下别说,让奴才猜猜,这内情可与皇后夺权有关?”

凌南玉点点头,笑着说道:“小宁子聪明绝顶,无人能及!”

杨清宁连忙制止,小声说道:“殿下慎言,这是在宫外,让人听了去,又是一桩是非。”

“那咱们赶快回宫,在外面做什么都觉得不安心。”

两人没再逗留,径直回了东宫,在杨清宁的卧房坐了下来。

凌南玉握住杨清宁的手,一边搓着,一边哈着热气,好看的眉头皱起,道:“怎么拿着手炉,手还这么凉?”

“身子虚,一到冬日就手脚冰凉,拿不拿手炉都一样。”杨清宁无奈地抽了抽手,道:“殿下,奴才喝杯热茶就好了,若被人看到成何体统。”

“这屋里就咱们两个,谁能看得到。”凌南玉非但没松手,还紧了紧,道:“况且,以前小宁子就是这般帮我暖手的。”

“那时殿下还小,奴才这般为你暖手,并无不妥。可奴才一个大男人,殿下为奴才这般做,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况且,殿下的手还在伤着。”

“伤的手指,我用手心,不碍事。”

“这是碍事不碍事的问题吗?”杨清宁哭笑不得地抽回手,道:“殿下快坐吧,待会儿小敏子进来上茶,看到了不好。”

“他又不会传出去。”凌南玉虽是这么说,却也没再纠缠,坐到了杨清宁的上首。

见他坐好,杨清宁便继续方才的话题,道:“皇后膝下无子,又对殿下心生怨恨,所以便打算夺权后,扶植六皇子做个傀儡皇帝,而她则垂帘听政。那这般说来,这个庆嫔定也知道皇后的计划,甚至是参与其中,皇上竟没发落她,还真是格外开恩了。”

“庆嫔的出身虽然不高,却有个世代经商的母家,据说他们家世代积累下的财产,竟能赶得上国库,可见一斑。”

“这么有钱?”杨清宁惊讶地睁大了眼睛,随即想到了什么,紧接着说道:“难道庆嫔没被发落,是她母家花钱买的?”

凌南玉笑着点点头,道:“小宁子聪明绝顶,没人比得过!”

“那殿下可知他们花了多少钱,才保住了庆嫔的地位?”

凌南玉小声说道:“具体数额我也不知,不过父皇说现在国库充盈,待来年春日,让人去辽东溜达溜达。”

“去辽东溜达?”

辽东那边素来不太平,经常有蛮人抢掠,凌璋这是想扩张领土,拿蛮人开刀。杨清宁忍不住感慨道:“皇上这是赚得盆满钵满啊!”

一场叛乱不仅解决了外戚和诸多藩王,还赚了大笔的钱财,凌璋这次可真是赚翻了,这番谋划足见他心机有多深。

“是啊,看在钱的份上,父皇也就放了她一码。”凌南玉对董春青十分不喜。

“只可惜这个庆嫔不是个聪明的。”杨清宁笑了笑,道:“怕是又要给皇上送钱了。”

“是蠢。”凌南玉丝毫不掩饰对董春青的不屑,道:“我那六皇弟也被她教得不成样子,娇纵跋扈,略有不顺心,便打骂内侍、侍女,他不说停,便不许停,每隔几日,那西华宫便有人被擡出来。”

“皇上都不管吗?”

杨清宁问完就后悔了,若他初来时,这么问还有情可原,可他在宫里呆了这么多年,再这么问那就是犯蠢了。

“父皇日理万机,哪有心思管这些。”

杨清宁靠近凌南玉,小声说道:“皇上不管不问,并非是事忙,而是故意放纵。”

“故意放纵?”凌南玉沉吟片刻,道:“小宁子的意思是父皇是故意纵着他们,让他们犯错?”

杨清宁小声说道:“若他们不犯错,那皇上怎么拿他们的把柄,若没有把柄,又怎么要银子?”

“原来如此。”凌南玉恍然大悟,随即皱紧了眉头,道:“那这般说来,宫里可是又要乱了?”

杨清宁提醒道:“这庆嫔明显在打殿下的主意,殿下今后行事要小心些,但凡与庆嫔沾边的事,尽量躲得远远的,莫让她算计了去。”

“我每日除了上朝,就是在御书房帮父皇理政,再不然就在宫里陪小宁子,哪有功夫搭理她。”

杨清宁闻言忍不住叮嘱道:“她若是有心算计,总会找到机会,殿下还是莫要掉以轻心的好。”

“好,听小宁子的。”

“若皇上在等她犯错,那她身边定有人监视,殿下应不会有什么危险,只是以防万一,还是要谨慎些,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

“小宁子放心,我记下了。”

冬去春来,四季往复,转眼便又过去两年,这年的冬日与往年不同,只有入冬的时候下过两场雪,每日‘呼呼’刮着北风,天气又干又冷。眼看到了腊月,临近新年,京城的街道越来越热闹,不论是大户人家,还是平民百姓,都开始为迎接新年做准备。

王广被抓后,凌璋颁布旨意,宁远县高家灭门案重新调查,由三法司会审,经查证,灭门案的凶手是永州府知府黄骏,是他派人灭了高家满门。

事情起因是高家长子高贺与友人上山游玩,谁知中途下起了雨,众人被困在了山上,便四处寻找山洞避雨,无意间发现了西山的矿洞。山上的守卫发现了他们,一路追杀,他们一行七八人,最后只有高贺失足滚下山坡,保住了性命。

高贺被一猎户救起,背回家中养伤,许是伤了脑袋,又许是受了刺激,他失去了记忆,不知自己是谁。后来,高家人找到他,将他接回家中调养,身子一日好过一日,记忆也慢慢恢复,他便将西山的事告诉了高剑。

高剑和孙志是好友,思量再三,便决定将此事告知与他,可惜走漏了风声,在孙志去高府赴约之前,绑架了高贺和他的儿子,用以要挟高剑。高剑得知消息后,便送走了孙志,而那些人见孙志离开,便堂而皇之地进了高家,将高家一家老小全部杀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