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这府试题竟如此之难!(1/2)
知府点头,瞥了一眼更香,“时辰已到,发放考卷。”
“遵命!”
教授与训导协作,分发了密封的试卷。
铛!
钟声骤响。
考生们满怀自信地启封试卷,准备作答。
然而,瞥见试题的瞬间,他们的毛笔僵在半空,自信荡然无存,脸色骤变惨白。
叶轩出题的恐怖再次笼罩心头。
所有考生凝视首题,再次愕然。
考生们此刻双目圆睁,紧盯着首题,嘴半张,思维一片空白。
这题!
如何解答?!
考生们发现了一个悲惨的事实:
他们补过课,却如未补。
首题全然不解。
“为何……为何看不懂啊……”
考生们发出绝望的呼喊。
他们已深入研究过叶轩以往的考题,涵盖天文地理、断案算术等。
相关内容无所不学。
甚至频繁前往县衙观摩知县审案,亲身下田劳作。
然而,他们始料未及。
这些考题来源不明,甚至难以理解。
回想起这段时日的风吹日晒,皮肤晒伤变黑。
回想起从不沾泥的双手,如今布满老茧。
回想起旁人的异样目光。
一时之间,悲伤涌上心头。
考生们崩溃,泪眼婆娑。
仅是府试而已。
何必出题如此严谨?
如此艰难?
还让不让人活了?
他们尚未成为秀才。
出此难题,实属高估。
首题一出,考生们数月累积的信心瞬间崩溃,无从修补。
眼眶里盈满泪光,他们竭力控制,不让泪水滑落,眼睛紧盯着第一题:
“私有甲弩,仅报持槊一张,重量有异,应如何量刑?”
考生们开始深入剖析此题。
私藏甲弩,自首时却声称仅有一把槊,量刑标准何在?
“原来如此。”考生们恍然大悟,紧锁的眉头稍展。
但很快,新的难题浮现:如何量刑?
他们的脑海中掀起风暴,回想起近两个月来在县衙观察到的知县断案情景。
张三李四为家禽家畜、田地、箩筐等琐碎小事争执……
等等!为何尽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考生们的思绪突然中断。
私藏甲弩,究竟该如何判决?
他们的思维陷入停滞。
知县处理的案件中,根本没有私藏甲弩的先例!
这让他们如何抉择?
考场内,静得骇人,针落地的声音都能清晰听见。
阳光洒满考场,考生们的心却如寒冰。
绝望之情弥漫。
这次考试,恐怕凶多吉少。
府学的教授、训导们在考场内来回巡视,脚步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响亮。
哒、哒、哒……
知府端坐案桌后,目光扫视着众考生。
他身旁香炉中的香正缓缓燃烧,猩红的火光映衬着袅袅白烟。
“这届考生怎会迟迟不动笔?难道连府试题目都无从下手?他们的资质实在令人堪忧。”
知府望着下方的考生,心中暗自叹息,轻轻摇头。
“听说这届科举,是由礼部郎中叶轩出题。”
“皇上怎会将此等重任交予一名礼部郎中?”
“区区礼部郎中,能出什么高难度的题目?”
“想必,这届选**的士子,也不会太过出色。”
“且让我瞧瞧,这礼部郎中究竟出了些什么题目。”
知府拆开自己的府试考题卷。
瞬间,他瞪大了双眼。
这题!
第一题:私藏甲弩,且有不同重量的云止槊一张,该如何定罪?
竟一开场便是如此棘手之题。
若非他经验丰富,历经无数案件,还真不知如何裁决。
此题,确有难度。
但对他来说,尚能应付。
知府继续浏览。
第二题:甲与乙隔河对峙,有人建议趁乙军半渡而击之,甲却拒绝。交战后,甲军大败,有人责备他,甲却不服。
第三题:丙为县令,政绩**,丁说他非治大县之才。壬反驳道,君子不器,岂能因职位大小而异?
第四题:乙用牛祭钟,牵牛经过堂下,甲见牛颤抖,便以羊替换。有人对他说,只见牛之哀,未见羊之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